仪器分析期中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 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A)
A. 400~780nm; B. 200~400nm; C. 200~1000nm; D. 400~100nm
2. 符合吸收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D) A. 向长波移动; B. 向短波移动; C. 不移动; D. 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
3. 吸光度和透射比的关系是:(B)
A. 正比; B. 反比; C. 倍数关系; D. 没关系 4. 下列最常用的可见光光源(D)
A. 氢放电灯; B.氘放电灯; C.氙放电灯; D. 钨丝灯
5. 电子跃迁中较为常见是①σ→σ*跃迁,②n→σ* 跃迁,③π→π*跃迁和④ n→π*跃迁等四种类型,这些跃迁所需能量大小为(A) A. ① >②>③ >④; B. ②>①>③ >④; C③>① >②>④; D.① >②>④>③
6. 由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变化使吸收峰摩尔吸光系数增加的现象称为(B)
A. 减色效应; B. 增色效应; C. 溶剂效应; D. 摩尔效应 7. 在紫外可见光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是:(D) A. CH3-CH2-CH3 ; B. CH3-CH2-OH ;
C. CH2=CH-CH2-CH=CH2 ; D. CH3-CH=CH-CH=CH-CH3 。 8.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B)
A:能量越大 B:波长越长 C:波数越大 D:频率越高
9. 在下面五种溶剂中测定化合物CH3COCHC(CH3)2的n跃迁,
吸收带波长最短者是(D)
A:环已烷 B:氯仿 C:甲醇 D:水 10.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用下述哪种方法消除?(C) A.释放剂; B.保护剂; C.标准加入法; D.扣除背景。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 朗伯定律是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光的吸收与---------------- 成正比;比尔定律是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光的吸收与-----------------成正比,二者合为一体称为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 2. 若某溶液选择性地吸收了可见光区某波长的光,则该溶液即呈现出被吸收光的---------------的颜色。
3. 具有同一种波长的光,称为---------光;含有多种波长的光称为
-----------光。
4. 单色器主要由狭缝、色散元件和透镜系统组成。其中-------------是关键部件,它是由----------和--------------或两者的组合,它能将连续光谱色散成为单色光
5. 当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被测溶液的吸光度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入射光波长。在一般情况下,应选用----------------------作为入射光波长。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
1. 吸光度 表示了单色光通过溶液时被吸收的程度,通常称为吸光度,用 A 表示,
2. 褪色参比溶液 如果显色剂及样品基体有吸收,这时可以在显色液中加入某种褪色剂,选择性地与被测离子配位(或改变其价态),生成稳定无色的配合物,使已显色的产物褪色,用此溶液作参比溶液,称 为褪色参比溶液
3. 发色基团 即生色团是指在 200~1000nm 波长范围内产生特征吸收带的具有一个或多个不饱和键和未共用电子对的基团。 4. 红移 由于取代基或溶剂的影响造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变化,使 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吸收峰“红移”。
5. 曲线半宽度 吸收曲线极中心频率所对应的吸收系数称为峰值吸收系数。在峰值吸收系数一半(K0/2)处,吸收曲线呈现的宽度称为吸收曲线半宽度。
6. 基态 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态(这个能态最稳定)称为基态
7.多普勒(Doppler)变宽⊿υD 多普勒变宽是由于原子在空间作无规则热运动而引起的。所以又称热变宽
8. 灵敏度,即当待测元素的浓度或质量改变一个单位时,吸光度的变化量 三.简答题
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有哪些干扰因素?(4分)
答:原子吸收检测中的干扰可分为四种类型,它们分别是: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和光谱干扰
2. 何谓试样的原子化?试样原子化的方法有哪几种?(6分) 答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变成气态的基态原子的过程称为试样的“原子化”。完成试样的原子化所用的设备称为原子化器或原子化系统。原 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原子蒸气。试样中被测元素原子化的方法主要有火焰原子化法和非火焰原子化法两种 3. 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工作曲线的绘制方法?(8分)
是:工作曲线(或称标准曲线)是实际工作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定量方法。配制四个以上浓度不同的待测组分的标准溶液,以空白溶液为参比溶液,在选定的波长下,分别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制曲线,此曲线即称为工作曲线(或称标准曲线)
4.. 在使用吸收池时,应如何保护吸收池光学面?(10分) 答 使用吸收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护两个光学面。为此必须做到: 第一,拿取吸收池时只能用手指接触两侧的毛玻璃,不可接触光学面。 第二,不能将光学面与硬物或脏物接触,只能用擦镜纸或丝绸擦试光学面。
第三,凡含有腐蚀玻璃的物质(如 F - 、SnCl2、H3PO4 等)的溶液,不得长时间盛放在吸收池中。
第四,吸收池使用后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有色物污染可以用3mol·L
-1 HCl 和等体积乙醇的混合液浸泡洗涤。生物样品、胶 体或其它在吸收池光学面上形成薄膜的物质要用适当的溶剂洗涤。 第五,不得在火焰或电炉上进行加热或烘烤吸收池。 四.计算题(10分)
某一溶液,毎升含47.0mgFe,吸取此溶液5.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Fe,用1cm吸收池于508nm处测得吸光度0.467.计算质量吸光系数α及摩尔吸光系数ε。 • 已知M(Fe)=56g/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