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猴年说猴》阅读练习及答案 (2)

《猴年说猴》阅读练习及答案 (2)

来源:九壹网
《猴年说猴》阅读练习及答案 (2)

猴年说猴

①关于一般公众而言, 有些人一世都未必见过真切的猴, 但对猴仿佛其实不陌生。在中国,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②中国人对猴的喜欢由来已久。 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旧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如猴形,下身似蝉状,被考

证为人类初期的辟邪饰物。 据史料记录, 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 戏猴的风俗。同时,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 排名第九,称为“申猴”。

③猴为何会遇到人们这样的喜欢呢?一是猴有 “封侯”之兆。“猴”与“侯”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在民间祥瑞图案上,这样的“期盼”

随地可见: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表达“封侯挂印”的寄望;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就有了“辈辈封侯”的寓意。二是猴能察觉、预防马疾,是马的守卫神。猴被称为“避马瘟”即由此而来。尽人皆知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就以前当过“弼马温” 。直到今日,中国云贵高原上,当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带一只猴同行。

④从古到今,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欢。文学中有猴,影视中有猴, 民间杂耍中有猴, 工艺作品中也有猴,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知足了人们对猴的喜欢心理。 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 —— 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后,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民间流行的猴

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 此中的猴翻筋斗、 猴挑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 深得男女老小的喜欢。 在各种工艺品中, 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联合人们对猴的认识, 创建了许很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 西北的“护娃猴”、南阳的“猴加官” 、北京的“毛猴”

⑤因而可知, 在公众的意识里, 猴素来就不是一只一般的动物, 而是一只文化灵物。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

(选文有修改 )

1.环绕 “中国人对猴的喜欢 ”,文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中国人对猴的喜欢由来已久; ②中国人喜欢猴的原由; ③中国人用多种多

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欢。

2.举例子是文章主要的说明方法,第④段画线处的四个例子有何作用?请

1 / 2

《猴年说猴》阅读练习及答案 (2)

简要剖析。

第④段用四个例子, 真切详细地说了然 “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

对猴的喜欢”;四个例子又分别从“文学中有猴” “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

猴”“工艺作品中也有猴”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3.文章题目是 “猴年说猴 ”,却没有介绍相关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惯等内

容,假如要在本文增添这部分内容,能否适合?请说说你的看法和原由。

不适合。由于文章环绕 “中国人对猴的喜欢 ”进行说明,谈的是文化中的“猴”。

相关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惯等内容属于自然中的“猴” ,放在这里不适合。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