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会计风险控制研究 ◆王秀丰 (赤峰平煤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星河水泥公司 内蒙古赤峰024076)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 原始凭证数字化使得会计信息在质量上加大了风险;计算机的便 用,信息化浪潮正在不断的改变着世界经济的运行方式以及企业 捷操作给信息带来安全隐患;财务档案信息化使得信息的真实性 的存在方式。企业也迫切需要实现管理和会计的信息化以达到企 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外,系统故障、内部人员道德、系统关联方道德 业管理运作模式的变革,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信息 和社会道德等方面都加大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隐患。 化条件下企业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来源,对企业会计风险 三、如何控制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会计风险 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会计风险控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工程逐步深入人们的 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化不仅改变了企业的存在形式,使得 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流程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完成;还推动了企业 的管理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推动了网络化的实时财务报告的产 生,企业迫切需要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业务处理高度自动 化和信息的高度共享,实现会计信息化。 一、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1)信息化的含义以及发展和现状。目前信息化对人们的生活 方式和企业的管理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信息化对企业的 影响,逐渐产生了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包括企业管理信息化和 企业会计信息化两个方面。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为加强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而采取的措施,是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企业现有 的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进行整合并及时为企业的决策系统提供 准确的数据信息。企业会计信息化是依据系统和管理科学将企业 的业务流程和会计处理流程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并充分开发 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加强会计的反映和监控的综合过程。 (2)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分析。信息技术发展给全球经济和社 会带来重大变革,对企业的影响最为直接。首先它推动了企业经营 的模式向电子商务转变,电子商务正在不断取代或者改造传统的 商务活动方式,全面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只有尽快的开展电子商 务才能确立企业在市场的优势。其次,信息化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技 术本身还对企业的竞争环境和业务模式等产生影响,促进了企业 过程的重整。再者,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的工作方式和业务流 程也在发生着变化,促进了企业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优化 配置,也推动了企业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的改变和完善。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会计风险 (1)信息化条件下企业会计的主要特征。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 会计简称为会计信息化,它的主要特征是:普遍性。会计信息化的 普遍性是指要求在会计理论、会计工作、会计管理、会计教育等多 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形成完整的体系;集成化。会计 信息化要求重整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实现数据化的组 织和管理,实现信息的集成化;动态性。会计信息化的动态性包括 数据采集的动态性、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动态化,使会计信息的使 用者能够及时收到准确的信息并做出决策;渐进性。实现会计信息 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信息技术先要适应传统的会计模式并且与 传统模式相互适应才能去重构传统会计模式形成现代会计信息系 统。 (2)信息化条件下企业会计风险与传统会计风险比较。会计风 险是指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由于错报、漏报信息,使财务报告反映 失实或者依据失实的信息误导监控行为而带来损失的风险。会计 风险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可变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 企业会计信息化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与传统会计 相比有优点也有缺点,会计信息化也带来一些新的会计风险。如: (1)控制环境。企业的发展不仅受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还受 企业内部围观环境的影响。企业内部环境也能够对企业会计风险 的控制产生影响。控制企业内部环境首先要控制内部的制度环境, 建立约束机制,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能够有效控制会计风险的发 生。其次,企业还要注意企业文化的建立和文化的侧重点。建立积 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很大影响,有利于 降低会计信息风险的可能性。最后,要对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进行 培养提高,不仅要提高会计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提高他们的 道德观念,减少人为因素的会计信息风险。 (2)控制措施。完善会计理论和法律规范。传统会计理论和法 律法规都还不够完善,在会计主体、持续经济、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和会计规范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网络空间给企业带来了便利,但是 由于会计主体变化过于频繁,使得原有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对 新型的会计主体以及会计信息的编制失去意义。所以要完善会计 的主体,使会计假设在符合网络环境中联合体实际情况的同时还 要方便会计实务操作。网络环境中,会计主体太过于灵活,存在时 间也有着不确定性,导致会计必须充分考虑会计主体的经营环境 和风险,尽可能的缩短可预见的时间区间,以保证会计风险的控 制。由于网络的存续时间不确定性,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按传统的会 计分期假设对会计主体的经营过程进行分割了,而必须根据实际 情况确立正确的分期区间。 企业内部采取控制风险措施。加强控制软件设计和程序流程 是控制风险措施的首要任务。规范软件的开发,软件的开发一定要 符合有关规定,还要及时给用户测试,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另外,系 统的维护是对系统的定期硬件检修,对系统的及时调试,一定要做 好系统维护和防毒措施,尽可能的保证风险的最低化。企业除对软 件进行控制风险之外,还要建设完善的制度和组织机构,通过完善 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控制会计风险。如:建立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 制,对各个岗位进行明确的分工,这样才能保证各个岗位责任分 明,使工作人员能够相互制约;对会计档案的管理建立严格的制 度,对档案资料要妥善保管和严格管理,保证材料的安全性,防止 信息的丢失造成风险;要为会计人才建立长期的培训制度,在设定 严格入职要求的同时,要建立长期培训制度,对会计人员进行培 训。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加强其内部的审计和针对企业会计风险建 立一定的预警机制,以控制企业会计风险的发生。 四、小结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 和企业经营模式,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本文通过对 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分析,提出了一些会计信息化风险的控制措 施。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控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只有积极探 索并且勇于实践和创新,才能使信息化条件下企业风险得到有效 控制,使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更加完善,使企业能够得到很好的 发展。 参考文献: f1]刘志军.信息化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探讨[I】.中 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5). 149 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