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EAACFBEDFC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三、画一画:(12分)1、已知:如图,△ABC中,AB=AC. (1)按照下列要求画出图形: ①作∠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 ②过D作DE⊥AB,垂足为点E; ③过D作DF⊥AC,垂足为点F.
(2)根据上面所画的图形,试说明线段EB=FC的理由.
解:∵AB=AC 且AD是∠BAC的平分线,∴AD是BC边上的中线,即 BD=DC 又∵DE⊥AB,DF⊥AC ∴∠DEB=∠DFC=90, 且DE=DF ∴△BDE≌△CDF 则EB=FC
0
AEBDFC2、下图是单位长度是1的网格 (图略)
⑴在图1中画出长度为10的线段AB; ⑵在图1中画出以格点为顶点面积为5的正方形
⑶将图3中的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画出图形。
CBA0
图1 图2 图3
四:计算题(9分) 1计算:
⑴ 327 ⑵ 4236 (保留4个有效数字)
=-3+8 =4.403 =5 ⑶
1235(35) 23
3
=1+√5-√5 =1
五:解答题(6+6+7+6=25分)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AC⊥CB,AO = 3,BO = 5求CO、CB、AB的长
解:在□ABCD中, CO=AO=3
∵AC⊥BC, ∴∠ACB=90
2
0
AODCB 在Rt△OBC中, BC=√OB-OC=√5-3=4
在Rt△ABC中, AC=2AO=6, AB=√AC+BC=√6+4=√52
2.如图:ABC 中,AB=17cm,BC=16cm,BC边上的中线AD=15cm,ABC角形吗?为什么?
A2
2
2
2
222
是等腰三BDC解:∵AD是BD上的中线, ∴BD=DC=8
∵AD+BD=15+8=17=AB, ∴∠ADB=90, 即∠ADC=90 在Rt△ADC中 AC=√AD+DC=√15+8=17 ∴AC=AB
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3.如图:一架长为10m的梯子AB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c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cm,那么它的底端是否也滑动1c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2cm,那么它的底端是否也滑动2cm?
解:如图 在Rt△ADC中 由勾股定理得 BC=√AC-AB
当AB=8时, BC=√10-8=6 当AB=8-1=7时, BC=√10-7=√51≠6+1 当AB=8-2=6时, BC=√10-6=8=6+2
所以当梯子的顶端下滑1cm,那么它的底端不是滑动1c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2cm,那么它的底端也滑动2cm?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且AE=CF.请你以F为一个端点,和图中已标明字母的某一点连成一条新线段,猜想并证明它和图中已有的某一条线段相等(只须证明一组线段相等即可). (1)连结___DF_____.
(2)猜想:__DF______=__BE______. (3)说理:
解:在□ABCD中
∵DC=AB,DC∥AB ∴∠DCF=∠BAE 在△FDC和△EBA中
∵DC=AB,∠DCF=∠BAE,CF=AE, ∴△FDC≌△EBA ∴DF=BE
六:做一做:(4分)
如图: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点O为对角线的交点。直线MN经
AOMDADCEFB2
2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0
0
BNC过点O交AD于M,交BC于N:操作:先沿直线MN剪开,并将直角梯形MNCD绕点O旋转 180 度后,恰好与直角梯形NMAB完全重合;再将重合后的直角梯形MNCD以直线MN为轴翻转180°后所得的图形是下列中的 D (填写正确图形的代号).
A B C D
附加题:(6+8+6=20分)
1、我们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构造了左下图的模型:ABC是直角三角形,其中ACB是直角,分别以RtABC的三边为边向外作3个正方形,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那么S1、S2、S3三者的关系是 S1=S2+S 3 你能构造一个模型,即以RtABC的三边为边向外作3个图形,使3个图形的面积有上述关系吗?请试一试,并说明理由。
解:以Rt△ABC的三边为直角边分别向外作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有 S1=S2+S3
在Rt△ADC中, 由勾股定理得 AC=AB+BC
2
2
2
BS3 ACS2 BS3 AS2 CS1 S1 S11111AC2(AB2BC2)AB2BC2S2S3 2222即 S1=S2+S3
2.已知MN⊥PQ,垂足为O,线段AB与A′B′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线段AB与A″B″关于直线PQ成轴对称,试说明线段A′B′与线段A″B″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
M解:连结OA,OA′,OA″AA′AA″ ∵MN⊥PQ, ∴∠MOA+∠QOA=90∵A、A′是关于PQ的对称点 ∴OA=OA′ ∠AOA′=2∠QOA 又∵A、A″是关于MN的对称点
NB'0
B''A''POBAQA'∴OA=O A″ ∠AOA″=2∠MOA 即O A′=OA″,
且∠A″O A′=∠AOA″+∠AOA′=2∠MOA+2∠QOA=2(∠MOA+∠QOA)=2×90=180即点O在A″A′上,所以点A′与点A″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 同理可得:点B′与点B″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 所以线段A′B′与线段A″B″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
3.印制一本书,为了使装订成书后页码恰好为连续的自然数,可按如下方法操作:先将一张整版的纸,对折一次为4页,再对折一次为8页,连续对折三次为16
页,……;然后再排页码.如果想设计一本16页的毕业纪念册,请你按图1、图2、图3(图中的1,16表示页码)的方法折叠,在图4中填上按这种折叠方法得到的各页在该面相应位置上的页码. 8 9
5 12 13 4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