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谈如何做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

试谈如何做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

来源:九壹网
◆ 试谈如何做好小学 l\\l 口口 德与社会 教学评价 ◆吴小涛 (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义四小学) In要】小学道德和社会课程最为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教师既要上 好品质品德与社会课程,还要学会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教学评价也是老师的一种教学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对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评价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基于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搞好有效的评价,这是当前教师们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通过实践教学,分析了教学评价的内涵,进一步论述了实施有效评价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有效评价 新课程标准不但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也对教学进行了 班级里多与同学相处,相互帮助,以诚待人。那么,对这一知识的教学评 相应的改革,使之更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吃 价,则可以运用学生在学校或者家里与朋友、同学之间的交往进行评价,教 透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对教学评价进行研究,并通过实践,提高评价的有效 师运用、观察、谈话等方式进行深入评价,也可以听取学生对同伴的评价, 性。切实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通过评价,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朋友观与世界观。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3.多元素评价 教学评价,就是指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科学的定义,运用多 在品德与社会这教学中,首先是对老师的评价,评价时可以多听课,多 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有效的教学,对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 考察,多比赛。这种评价方式适合于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多元化评价方 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进行评价,应该包括如下的教 式。而对于学生“学”的评价,也要多样的评价方式去衡量。例如,在“你我 学内容:老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对教学的管理、所创设的 同行”的知识学习时,让学生正确理解男生与女生的相处问题。特别是到 教学环境。其中,最为核心的评价内容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了六年级.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交往变得微妙起来,有的同学在处理一些问 这也是在教学环节中最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评价内 题时就发生了障碍,不能很好地相处。或者远离异性。那么,我们也要教会 容为: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实施教学内容。评价不但包括教师,也包括学 他们之间的交往,体会到男生与女生的和谐相处的乐趣,了解男女生之间 生的学习情况,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才是评价的主要部分,如果学生的学 的共性与差异,学会学习异性的长处与思维方式,学会欣赏异性。这也是  习效果好,教师的教学效果当然也好。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对学生 对学生品德一个评价要素,教师在这方面的评价时要做到多观察、多BI导,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合理测试学生学习效果。 也可以布置作业,如让他们写一写你心目中的异性的优点与不足,这样的 教学评价的对象不光是包括教师的教,还要包括学生的学,只有老师 评价更为合理,而且会让他们以欣赏的眼光去了解异性朋友,也实验了综  教得好,学生学得好,才是高质量的教学。对二者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 合评价的多样化。行有价值的判断。不管是评价谁,都要体现出学生的健康成长价值、学生 的知识掌握情况,也体现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所以,品德与社会老师要 4.做好评价的实效性 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号不足,并能迅速地改正,如果失去  知晓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更以学生学来体现教师的教,这样,教学 了实效性,评价的功能就大大减少了,甚至评价是无用的。评价的实效 胜,就是让学生在对他们的每次的评价后都能得到反馈,能起到足够的激励效 评价就会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二、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途径 1.有效评价教学目标 果,从而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兴趣,促进自己的学习不 断进步,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比如,在品德与社会“成长的足迹”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制定合理的 学习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自己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发生了哪些 教学目标,来指引教学活动的方向,以便在课堂上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 变化,如身体的变化、学习的进步、生活经验积累变化等,让他们知道自己 以,教师在备课时要了解教学标准,找出合理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并运用恰 的成长都是在家长与老师的不断指导、同伴的帮助下进行的。所以,这方 当的教学方法以配合教学目标的达成。现行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有 面的评价要做到实效性要高。让他们在评价中切实了解自己的进步与 个总的目的,即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全国 成长。 56个民族之间要团结友爱成一家,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我们家乡在社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评价是多元化的,要明确评价的 会主义现代化的引领下正在逢勃发展。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尊心,形成 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形式,注重评价的实效性,切实让学生得到 对民族的自豪感,能在老师的组织下或者自行为学校、家乡等地方做出自 合理的评价,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不断战胜自己,发 己能力范围内的贡献等。教师在从事教学评价工作时,要做到全面,力求 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主动学习品德与社会知识,学会适应社会,做一 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 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生活中去,在学习与实践中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有效评价主体是学生 参考文献: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对象而展开的,以 学生为本的课堂者是真正的课堂,突出这一教学理念,教师起到课堂的引 【1]张静.《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j I 成功, 2012,(1O). 领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启发与引导作用。家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评价 者之一,家长在家里可以监督学生的学习,督促他们主动观察生活。学校 [2]李宪东.引导儿童从《品德与社会》课堂走进社会[J].教育实践 研究,2012,(12). 与社会大环境对于学生的品德起到检验作用,也应该加入到对学生的评价 中去。这样,对教学的评价才会多元化、综合化。 [3]缪金龙.例谈《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活用”[J].教学与管理.2013, (oz). 例如,在《品德与社会》“朋友之间”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就以学生为 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阅读理解本章节的内容,老师则通 过启发与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理解本课内容,让他们在讨论与探究中 明白生活中朋友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懂得朋友之间的友谊是无价的,要在 114 04/2015 [4]马洁,高惠荣,崔宁.《品德与社会》课程已有资源的有效利用l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5]陈仁德.唯有源头活水来——《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jj.新教 育,2013,(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