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流通l THE BUSINESS EI#EULRTE 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现状及其发展的SWOT分析与建议 ——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现状及其发展的SWOT分析与建议 陈兴军林嘉达梁思敏傅妙炎胡文豪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 0642 项目: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摘要:梅菜是惠州的第一大特色农产品,同时也是中华美食上一种不可或缺的食材,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惠州 梅菜作为惠州地方特色的产物至今未能形成一个成熟的专业市场,这种特产的销售面临着诸多问题制约着其发 展,包括外部市场认知度低,品牌力弱,产品品牌纷乱多重,销售渠道局限不畅等,而销售是优秀特产市场推广 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当地市场的调研以及查阅了相关新闻报道,对惠州梅莱的生产销售模式的现状进行了研 究,利用SWOT方法,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惠州梅菜的生产销售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也为其他地方 特产的生产销售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惠州梅菜;SWOT;品牌发展 一.梅菜的生产销售现状 爱梅菜的人士大多首先想到的是惠州横沥镇出产的梅菜。在当地根 上世纪90年代,惠州经济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给惠州梅菜的 深蒂固的饮食文化底蕴中,梅菜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出产的梅菜能 崛起带来了契机,使惠州梅菜的市场日益扩大,营销方式也与时俱 远销海内外,海外顾客主要为东南亚华侨,年消费量巨大,经常被 进。据统计,2003年,全市共销售梅菜25764吨,销售收入达11507 作为礼物赠与亲朋好友。梅菜并非一种稀缺资源,但打着横沥镇标 万元,创汇590万美元。而到了“十一五”期间,惠州市农业生产和 签的梅菜则是一种稀缺资源,这是源于中华文化中对于正宗这一特 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农村经济由单一传统农业经济逐步朝多元 性的独特追求。惠卅I梅菜企业的产品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奖项。 化综合发展的现代农村经济转变,其中表现为特色农业生产得到稳 (2)特色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技术含量不高,该行业的进入壁垒较 步发展,梅菜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达到33.8%,年均增约6.0%(详见 低。而惠州当地的梅菜加工业技术相对成熟,从业人员规模较大, 下表)。 发展该行业为惠州增加收入的一条好途径。 (3)惠州市为了做强做大梅菜产业,建设梅菜生产加工基 地,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如推进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对梅 莱的生产的也进行了的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指导,促进了梅菜的 销售。实施标准化种植使得惠州市梅菜种植迅速扩展,单产生产成 本降低至少50%。同时通过对惠州旅游业的扶持,带动惠州梅菜的 销售。 (二)劣势Weaknesses (1)近年来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形势均不乐观,打击了中国的出 口与消费,农产品特产行业同样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梅菜的销售量 尽管惠州梅莱产量逐年提升,但销售情况却堪忧,存在着滞销 逐年下降,农民和加工厂的生产意愿降低。农民反映种植梅菜很大 现象,且发展前景暗淡。农户与加工企业的矛盾也由于梅菜滞销而 部分的原因是不让地荒着,还能有一点经济收益以增加经济收入。 不断扩大,生产和收购问题引发了农户的不满。而且,种植梅菜是 可见,梅菜的价值地位大不如前。据受访问的企业梅菜加工厂反 没有补贴的,再加上企业销售不出去(于是其压低收购梅菜价 应,他们这两年来的梅菜收购量减少了三成,利润减少了近两成。 格),产量过剩,又没有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本地有些年轻的 需求影响供给,因为市场对梅菜需求少了。 农户已经不愿意种植没有利润的梅菜,只有老一辈的农户在坚持这 另外,现市场销售的梅菜口味单一,若不发展新口味的梅菜吸 一传统。当作为梅菜种植主体的农户都已经没有动力种植梅菜时, 引顾客的话,梅莱的销售也会受到。包装粗略简陋,难以吸引 惠州梅菜这一特色农产品似乎也走人了困境。且惠州梅菜加工企业 人眼球。梅菜主要销往珠三角和东南亚地方,较少销往中国北方地 过多(至2003年为止,全惠州市的梅菜加工企业达35家),品牌多, 区,有固定的客源,企业基本不发展新客源,也不拓展新市场,导 但知名大品牌少,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间相互竞争,无法有效地 致了梅菜的销量未能得到提高 整合当地基础设施、原产地效应、知名品牌资源。所以在中国整体 (2)没有对梅莱种植户实行相应的扶持。稻谷的产量高 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宏观背景下,梅菜企业普遍受到严重的打击。 了,会以市场价对多余的稻谷予以收购;但梅菜不同,不 本文以SWOT方法厘清惠州梅菜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 会进行收购,滞销的梅菜就要靠农民自身解决。此外,由于缺乏技 以提供发展建议。 术支持,农民种植梅菜大多靠经验积累,梅菜的品种、种植方法、 加工工艺、销售方式等没有创新就难以适应新发展。 二.惠州梅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3)梅菜的加工主要靠人工,机械化程度低,导致加工效率低 (一)优势Strengths 下,梅菜也难以达到大批次生产。同时梅菜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 (1)梅菜为惠州市的的知名特产与文化名片之一。提起梅菜,喜 应。梅菜的种植规模不大,很难适应产业化经营。梅菜的腌制仍以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 9 THE BUSINESS EIREULRTEI商业流通 家庭为主,比较零散、规模小、效率不高,加工粗放、规模小,精 梅菜种植进行指导,发放优良种子;鼓励梅菜种植的标准化、集约 加工少,标准化生产力度不够,质量得不到保证。 一化,即鼓励乡镇企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一条龙制作,扩大生 产,形成了一个将农、工、商、产、供销融为一体的绿色食品生产 系统。 (3)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打响惠州梅菜的名声,譬如通过互联网 的方式进行推广推销;建立梅菜度假村,在梅菜种植的月份开放给 (4)与其他特色农产品如品牌化榨菜相比,惠卅J梅菜与其还有 大段差距。梅菜的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品牌意识不强,产业链 “惠州梅菜”在人们心目中只是一种产地的特色产品梅菜企业相互 间链接不够紧密,梅菜文化建设滞后,影响了梅菜市场的占有率。 之间缺乏合作,在一定程度也阻碍了成为国际品牌的进程。且梅菜 的销售方式没有与时俱进,并没有有效的借助互联网。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电商的发展为惠州梅菜产业的复兴带来了机会,部分加工厂 (二)梅菜加工企业: 旅客进行梅菜种植观看、采摘、食用等一系列旅游活动,将梅菜产 业做活;为梅菜“正名”,可以申报国家物质文化遗产等,彻底将 “惠州梅菜”打响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主开始借助移动互联网销售惠州梅菜。但由于没有系统性借力互联 网,大多数生产商仅仅处于低程度的使用这种新的销售手段,所以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形式向惠卅I梅菜生产商传授网络销售的科 学方法。 (2)将以组织梅菜协会的形式解决梅菜企业各自为政的局 面,共同打造“惠州梅菜”这一品牌。同时借助多种方式打响惠州 梅菜的名声,譬如通过互联网推广;建立梅菜度假村,在梅菜种植 的月份开放给旅客进行梅菜种植观看、采摘、食用等一系列旅游活 动,将梅菜产业做活;为梅菜“正名”,可以申报国家物质文化遗 产等,彻底将“惠州梅菜”打晌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3)可以对梅菜进行精加工,如广东祯州集团有限公司将梅菜制 作成可快捷食用的即食菜芯、酱菜、罐头等。 “橄榄油梅菜鲮鱼罐 头”、 “惠州梅菜肉饼”等特制梅菜食品,开盖即食或作为配菜, 不需要再进行蒸煮,打破了以往食用梅菜要花大工夫的概念。在销 售渠道上,市区特产店,大超市都有销售。这为横沥镇的企业做好 了榜样,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即食即用梅菜配套产品,或者开发更 多口味、更多食用方式的产品,可以帮助惠州梅菜打开销量,打响 名声。 (四)风险Threats (1)经济风险。国内外经济形势放缓,出口与消费形势均不乐 观。未来市场的潜力与风险难以预测,若投资不当,经营亏损,对 本来以及不乐观的梅菜产业将又是一个大打击。 (2)自然与环境的风险。主要有自然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前 者主要包括火灾,干旱,洪水,台风等。后者为害虫与其他生物入 侵。这均会对梅菜种植造成打击。 (3)行业竞争。中国各个地区均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如涪陵榨 菜,天津冬菜等。如何在数量众多各式各样的特色农产品中打出一 片天地,是惠州梅菜生产者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同时也应该参考 借鉴成功者的经验。 三、惠州梅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根据前文所述的惠州横沥镇梅菜的农户和加工企业的生产销售 现状以及问题,惠州梅菜亟需从、加工企业、农户三方面进行 改变,推动梅莱产业的发展。 ,-I 麝. ( 于没有建立统一的批发销售市场和市场准入制度,惠州梅 菜目前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而“惠州梅菜”在人们心目中只是一 种产地的特色产品。因此,在加快惠州梅菜产业发展时,打造大一 统的名牌产品能夺得更大市场份额。目前横沥镇正在组织的梅 菜协会对于解决梅菜企业各自为政的问题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梅 菜的整体发展。 (2)应建立一个较为规范的梅菜加工销售起源点,建立关 于梅菜加工销售的各项行业基本标准。同时对于种植梅菜的农户应 该有一定的扶持,以专门建立一个梅菜种植基地中心,聘请专家对 1O 现代商业MoDERN BUSlNESS (1)在加工销售方面,企业应做到:研究改进梅莱产品腌制加工 技术;增加梅菜产品附加值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保证产品高 质量加速推进产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互联网等现代方式,与 阿里巴巴、大买家、中国供应商等网上贸易市场平台建立联系,销 售自己的产品; (2)对于收购农户的梅莱,企业应该制定准确的标准进行收购工 作,在支持了农户的同时自己也能从中收益,不宜过度压低或抬高 价格,形成良好的收购市场。 (三)农户: (1)积极种植梅菜,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按照科学标准的 方法种植,保证梅菜的质量与产量; (2)农户应与、企业积极沟通,做好彼此间的协调工作,同 时积极向反映梅菜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寻求帮助和解决;在企 业与农户的交易中充当公证的责任,维护好梅菜收购市场的稳定; 鼓励农户互相帮助,学习新知识,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种植梅菜。 四 结束语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越来越多的当地和龙头企业开 始意识到特色农产品的营销的重要性,也开始有意识地应用营销策 略,打响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事实上,农产品营销的过程就是 一个依靠品牌优势,逐步建立农业产业规模优势,最终使本地特色 农业产业得到进步和完善的过程。梅菜,作为惠州一大土特产,当 地、企业和农民应齐心一致,做好做大品牌,既有千年种植历 史,便应将此发扬光大。做好梅菜营销,有利于加快当地梅菜产业 化的发展步伐,有利于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当地乡镇经 济的发展和当地财政收入的增加。四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惠州市统计局 [2】擦亮梅菜文化“惠州标签”.惠州日报.2O1 1.01.05 作者简介: 1.陈兴军(1 995)男,广东深圳人,本科:林嘉达(1 994)男,广东 惠州人,本科 2.梁思敏(1 904)女,广东茂名人,本科;傅妙炎(1 094)女,广东 云浮人,本科;胡文豪(1 994),广东东莞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