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高支模施工的质量控制

浅谈高支模施工的质量控制

来源:九壹网


浅谈高支模施工的质量控制

摘 要:随着超高和大跨度结构的发展,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分析高支模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支模 建筑工程施工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1 前言

关于高支模的定义,建设部建质字〔2004〕213号文《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规定为:凡是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者荷载大于10kN/m2,线荷载大于15kN/m的,均属于高支模。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楼层高的结构越来越普遍,高支模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目前国内在高支模的设计计算方面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只能参照(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并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设计施工,存在大量的人为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稍有失误就可能发生模板坍塌事故,造成群死群伤。因此,必须加强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控制和管理,减少模板坍塌事故的发生。

2 施工材料

2.1门架

立柱的质量应符合GB700-79《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要求》中A3钢的要求;周转使用的门架及配件应按(JGJ130-200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质量类别判定、维修及使用,弯曲变形,锈蚀钢管不得使用。

2.2钢管

钢管包括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附墙杆等;钢管统一严格选用ф48×3.0双钢管以上,其质量应符合GB700-79《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要求》中A3钢的要求;不能选用弯曲变形、锈蚀的钢管;脚手架钢管每根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钢管上严禁打孔。

2.3扣件

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及其附件、T型螺栓、螺母、垫圈等。

扣件不得有裂缝,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时,不得发生破坏。满堂红支撑系统中的扣件必须逐一检查,保证满足规范要求规定的8K,抗滑承载力设计值的要求;当使用旧扣件时,其承载力宜折减,一般取折减系数0.8。

3 高支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1模板及支架搭设

3.1.1立杆

1、立柱的纵横向间距为0.7×0.8m(垂直行车方向为0.8m)。底板及中板施工时适量预留高出底板面l00mm的ф20mm钢筋头,立杆搭设时,必须采用“一”字扣连接,绝对不允许采用中途倒挂短钢管。

2、立杆脚部设置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距底托不大于200mm处,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相邻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小于步距的1/3。

4、立杆垂直度偏差≤H/400,2m高度的垂直偏差小于15mm;立杆接长采用对接,不得采用搭接;每根立杆底部设底座或垫板。

3.1.2纵向水平杆

1、纵向水平杆应设于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干纵距的1/3。

3、纵向水平杆作为横向水平杆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4、支架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3.1.3横向水平杆 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连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2、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3.1.4剪刀撑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满设剪刀撑;中间每隔4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间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间距为4m~5m,斜杆应尽量用旋转扣件同与之相交的立杆固定连接。纵横水平杆和剪刀撑搭接采用

两钢管上下叠放搭接,2个扣搭接长度不少于1000mm。

3.1.5扣件安装

螺栓拧紧力矩必须保证45N·m~60N·m;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力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3.1.6支架搭设基本要求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图形一致连接牢固,受荷安全不变形;支架搭设时,立杆与水平杆的接头均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3.2模板安装

3.2.1梁模板的安装

先在楼面上弹出轴线、梁及支顶安装位置控制线,然后按设计标高将钢管调至可调顶托的标高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双排下层80mm×80mm木枋,固定后在其上面安装间距200mm的上层木枋。

梁侧用木枋间距200mm作竖楞,从梁底向上300mm起间隔450mm设置1道双ф48×3.0钢管作外楞,用φ14穿墙螺杆(带塑料套管)间距450x600mm拉结,并每间隔600mm设一道木枋斜撑顶住梁中部钢管外楞。梁侧模安装完,再用通线检查梁侧模平直度、垂直度,要多检查板面平整度,梁侧面垂直度,中心线(控制线)标高及各部位的几何尺寸。

3.2.2楼面模板的安装

通线调整钢管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大龙骨,固定后架设小龙骨,然后在小龙骨上安装模板。

3.2.3后浇带模板支顶应自成体系,其刚度、强度、稳定性应能保证在相邻支顶拆除后不会受到削弱。

3.2.4模板安装的注意事项

1、模板应拼缝平整严密,拼缝位置下面必须要有次龙骨支撑并钉牢。拼缝处内贴胶带,防止漏浆。

2、可调托座(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大于200mm,可调托座(含底座)的螺杆伸出长度大于200mm时采取增加一度水平拉杆的固定措施。

3、梁板跨度大于4m时应按规定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的3L/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起拱主梁,后拱次梁。

3.3模板拆除技术措施

3.3.1模板拆除强度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并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3.3.2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工程中设有后浇带,后浇带在未浇筑以前,两侧先期浇筑的距后浇带3m以内的混凝土底模严禁拆除。

3.3.3因侧墙模板拆除比中、顶板模板拆除较早,侧墙及内外楞拆除以后,需将支顶架的顶托重新调长,支顶固定在侧墙上,且支顶需牢固。

3.3.4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先拆板后拆梁,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先拆侧模、后拆底模;梁板拆除时由中间向两边拆,侧墙拆除时由上向下拆。

3.3.5在拆除支撑梁板的模板、钢管、扣件时,不得向下抛掷,避免对楼板产生冲击荷载而使楼板表面受损。

3.3.6模板拆除必须保证有可靠的操作平台;模板应一次全部拆除完毕,模板拆除后,逐步拆除支顶架直至全部拆除完毕。

3.3.7拆下的模板应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以备待用。

3.4砼浇捣

3.4.1混凝土浇筑必须在梁板钢筋、模板工程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

3.4.2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来浇筑,采用水平浇筑顺序法;在浇捣过程中,应及时将混凝土耙开,不得大量堆积在同一处。

3.4.3浇筑过程要派专人对支架进行变形观察检查,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应及时解决;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和脚手架产生振动和冲击。构件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号 允许偏差 检查工具

立杆钢管弯曲3m4m≤20 钢板尺

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m ≤30 钢板尺

立杆垂直度全高 绝对偏差≤100mm 吊线和卷尺

立杆脚手架高度H内 相对值≤H/400 钢板尺

参考文献:

1. 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2. 刘兴炯.某大楼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