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上第2卷第7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 April 201 0 Vo1.2 No.7 Journa1 of China Tr丑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rformation ·85· 提高喷雾干燥技术的应用 刘涛 (沈阳市中医药学校,辽宁沈阳,1103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喷雾干燥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主要介绍该技术在生产中的优点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通过与其它提取液干燥厅法的比较和中药生产的实际情况,表明喷雾干燥技术是目前中药生产企业中干燥提取液的一种较 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喷雾干燥优点干燥方法 在中药生产企业中,将液体物料干燥成粉或颗粒,是一 锈钢材质,不对药品产生污染,而且又易清洁。整个生产过 道必不可少的生产_T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不同的中 程都是密闭的,减少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的机会,避免对药 药生产企业中有不同的方法,总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方 品产生污染,符合GMP对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法:烘箱干燥(又称干燥箱干燥)、烘房干燥、隧道式烘箱干 三、干燥的效率高 燥、真空干燥、沸腾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远红外干燥、 料液经喷嘴雾化成极小的雾滴,当雾滴直径达到10微 微波干燥等方法。从一个生产企业的角度来说,采用何种 米左右时,每升料液所形成的雾滴总面积可达400—600平 方法干燥,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被干燥物料的性质、是否 方米,大大增大了受热面积,与干燥介质热空气相遇进行热 符合GMP的要求、干燥的效率、干燥的效果、生产成本等。 交换时,数秒钟内就完成了水分的蒸发,料液干燥成粉或颗 综合上述几方面的因素,喷雾干燥应该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粒。例如一台GIZ一100型高速离心式喷雾干燥机,每小时 喷雾干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被干燥的液体物料浓缩 平均能干燥料液7O公斤,如果按三班连续生产计算,每个 到一定浓度,经喷雾嘴喷成细小雾滴,使总面积达到极大, 月能干燥100吨中药材所产生的提取液。 当与干燥介质热空气相遇时进行热交换,使在数秒内完成 四、生产成本低 水分的蒸发,物料被干燥成粉状或颗粒状。目前应用的喷 高质量,低成本是企业生存的前提。降低生产成本,是 雾干燥形式有气流式、减压式、及离心式三类。喷头有三种: 每个企业,所必须考虑的事情。所以在选择何种干燥方法, 机械式喷头、气流式喷头和离心式喷头。和其它的干燥方 低成本也是一个标准。冷冻干燥固然是好,但是生产成本 法相比较,喷雾干燥有如下几个优点: 高,不适合中药企业的大规模生产应用。由于喷雾干燥生产 一、适应 眭强 效率高,可持续生产,干燥后的成品粉末极细,一般不需要 由于中药的成分繁杂,又含有糖类、蛋白质、鞣质、果糖 粉碎加工,既能减少工序,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等杂质,所以中药提取液浓缩到一定的浓度后,其粘度相当 五、干燥的效果 大。采用烘箱等静态干燥方式,物料暴露面积小,在干燥一 料液经雾化的液滴非常小,所以干燥后的成品粉末极 定时间后,物料表面形成一层膜,水分散失慢,干燥效率差。 细,而且质地比较疏松,适合进一步制粒、压片。而烘箱干燥 而喷雾干燥属于流化操作,被于燥物料在动态情况下,粉粒 和真空干燥就没有这种效果,采用这两种方法干燥后的产 彼此分开,与干燥介质接触面积大,干燥效率高。有些中药 品都是大块,需要进一步粉碎,粉碎后的细粉质地重,制粒 成分遇高温会分解,而喷雾干燥恰恰解决了这方面问题,由 的效果不好。 于料液在干燥塔内经过数秒钟就完成了干燥过程,减少了 由于中药材性质各异,在使用喷雾干燥时应注意几点 受热时间,中药成分不会发生变化。适用于受热不稳定成 问题:1、中药提取液粘度相差很大,不能用固定不变的喷 分的干燥。 头。2、含挥发性成分的不宜直接喷粉,应先提取挥发油,再 二、符合GMP的要求 将其加入粉中。 目前的喷雾干燥设备,与物料直接接触的部分都采用不 综上所述,喷雾干燥中药生产企业中非常适用。 · · ·牵·‘}· ·辛·{,· ·<:)·÷· ·÷·寺·t}··争·÷·寺·÷·<:>·夺·夺· ·÷-夺·夺·夺·寺-夺·幸·书·夺·寺·夺·寺·夺·夺·÷·{ ·孛·夺·孛·夺·夺· 痰三者表现中至少两项时,为抗生素应用指征. 可选用 受到诸多,所以在急诊临床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医生 SMZco、阿莫西林、环丙沙星、青霉素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根据各种临床资料先进行经验性治疗,比较重要的临床资 等.支扩症继发感染中,轻症以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多 料有季节、地域、患者年龄、既往病史、严重程度和伴随症状 见;重症以金葡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多 等,同时结合本地区、本医院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和耐药性 见.需应用具抗假单胞菌活性的B一内酰胺类(头孢他啶、 判断可能病原体而选择敏感抗生素。 头孢哌酮等)抗生素,必要时可合用氨基糖甙类药物。 参考文献 3、肺部感染 [1l杜青云、张铭穷、黄纯等,《抗生素滥用与医院感染》,中华医院 肺部感染为要分为院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社区获得 管理杂志,1997 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uaP)根据病原学报告和药 『2】王晓月、翟介明,《呼吸道感染的经验用药》,中国临床医生, 敏实验结果来选择敏感抗生索是最理想的,但这在临床上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