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库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研究

水库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研究

来源:九壹网
水库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

研究

摘要:水库是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多项功能。水库的安全运行管理,不仅要考虑水库职能的运用,还需要从长远角度考虑水库的建设和综合效益。在当前科学技术条件下,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深化水库管理体系改革,积极构建水库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加强数据监测的实时性和数据的共享性,以满足水利工程监管的标准化需求。

关键词:水库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 1水库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的优势

水库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是采取统一管理的方式对各个分散的水库进行集中监测。对于新建水库的运行管理,只需要通过网络技术就可以实现连接,避免了大量硬件设备的频繁投入建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库运行管理的运维费用。水库综合管理系统的业务板块大多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水库自身的运行情况进行灵活的设定。同时,这种信息化系统通常是支持二次嵌入式开发的,也可以自定义增设或者配置业务板块。因此,水库综合管理系统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使用需求,同时还可以借助云平台等互联网技术实现系统数据的共享,以供多个用户参考使用。综合管理系统的构建可以打破多个不同层面之间的数据通道,实现多项数据的共享联用。此外,水库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还有利于系统的安全保障,其系统等级保护和数据保护模式统一,这种整合型的系统建设安全性更加可靠。

2水库工程的运行管理现状

水库工程的运行管理是对完成建设后的水库工程开展一系列保证水库安全运行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水库工程的功能效益。得益于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水管改革工作,使全国的水库工程都有了“管家”,但由于各地经济水平的不同,

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同,不同地区水库工程的运行管理现状也有所差异。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运行管理状况稍好于西部地区,南部地区的运行管理状况稍好与北部地区,但对于水库工程运行管理的实际操作方面还是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水库工程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责任人未对水库工程的运行安全履职尽责;水库工程的管理单位责任意识不强,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不够,对水库工程的度汛管理、安全监测、维修养护等基础工作未规范开展,造成水库工程长时间存在问题隐患,积少成多、久病成险。因此,改善水库工程运行管理不善的现状,应着重关注要点,以要点为中心,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从而稳步推进水库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

3水库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 3.1水库要素一张图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BIM技术等,将整个水库流域范围内的相关工程对象要素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统计,并且通过图形、表格、热点等方式将相关数据信息呈现出来,进行可视化的集中展示。综合管理系统中要涵盖水库相关的工程数据。首先,要进行工程概况的展示,这样当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直接查看水库当前的运行状况;其次,综合管理系统中需要包括水库的基本管理信息、台账信息等。水库的基础管理信息涉及工程信息、安全鉴定、组织管理等。台账信息包括工程监测运行状况、应急管理、维修养护管理信息等。这些都是保障和支撑水库安全运行的重要信息化数据。

3.2加大水库管理人员培训

开展水库工程运行管理的主体是管理人员,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与水库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库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水库工程的管理单位以及上级部门都应对人员培训方面重点关注。浙江省的水库工程管理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分享其优秀案例,提高水库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应多层面的开展:一是应设定培训机制,采取集中学习、网络培训等方式,多形式、全方位地组织开展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人员技术培训;二是对培训课程进行选择,对水库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开展较好的方面继续保持,对存在

问题的方面有针对性的设定培训课程;三是组织管理人员与情况较好的水库工程的管理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汲取他人丰富的工作经验,用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四是对于新到岗的人员,可采用“师带徒”的模式,为新人配备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传授经验,及时了解岗位所需的基础能力,更快的使新人能够适应岗位。除了对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培训之外,还应对其政治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开展培训,以培训促管理,全面发展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3.3建设智慧水库管理平台

智慧水库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水库信息,促进与水库相关的各项信息全面互联、深度融合,实现水库安全管理的智慧化,是水库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首先要在水库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综合气象、环保、应急等部门数据,构建完整的数据资源库。其次要根据水库运行管护模式、标准化管理目标和工程实际,针对性制定水库巡查、维修养护、水质监测、调度运用、防洪保安等任务,构建水库运行应用服务层,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风险识别、智能分析,实现智能预警、智能决策和智慧管理,有效提高水库现代化管理水平。如近年针对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和特点,提出的小型水库群安全风险感知及预警平台,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以构建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和全方位安全运行为目标的“水库管家”智慧服务平台等。目前,全国应用“水库管家”的小型水库约1.2万余座,从实践应用来看,该平台能有效提高水库运行管理水平,解决运行管理中的部分难题,但与智慧河长、智慧城市和其他系统的对接融合,以及多源数据的深入分析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4水库安全评估评价系统

水库安全评估评价系统是利用水库安全大数据及鉴定方法等对水库运行数据进行科学的整合,以形成合理的安全评估报告,及时发现水库运行安全隐患,并对水库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出具相应的安全评估报告。其中,水库安全评估报告中要对水库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详细的图表展示。还需要从雨量、水位、沉降位移、绕坝渗流数据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统计与分析,针对水库安全运行状况给予充分的说明,并给出详细具体的安全评估结论与应对策略。同时,针对水库结构的应力监测和消力池结构计算等数据,对大坝结构的稳定性状况进行

全面系统的分析,以定期获取掌握水库的运行状况,为后续水库运行承载力的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便制定后续水库的运行容量、供水计划等。

4结论

水库工程的运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必须坚持的工作,从水库建设完工后进入运行时期阶段,至水库工程报废环节,运行管理工作贯穿始终。水库工程的运行管理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有关环节复杂,因此,在开展水库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能盲目开展相关工作,应关注运行管理的重点,从各项工作要点出发,建立健全机制,加大管理人员培训,提高技术能力水平,严格落实好水库工程的安全管理责任,切实做好水库工程的安全管理、度汛管理、巡视检查、安全监测、维修养护等方面工作,针对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正改善,从而避免水库工程问题隐患的产生,切实提高水库工程运行管理的有效化、标准化、规范化,为最大程度的发挥水库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综合效益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朱靓.中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的管理要点[J].农家参谋,2021(23):191-192. [2]陈华,田冰茹,闫鑫,等.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2(2):174-178+183.

[3]周双红.中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17):88-90.

[4]陈钟,陈星辰,王豹,等.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水利技术监督,2021(7):101-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