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围绕统筹城乡发展 贾浼静 以来,党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科学 判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如 何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就这一课题进行了 一4、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以 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抓好 农村道路、农田水利、人畜安全饮水、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广 些积极的思考探索。 播电视和通信网络等建设,努力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水 一、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谋划新农村建设 城乡层次分明,城乡二元化结构明显。就“城”来讲,是 市、县党政机关驻地,主流人气、多数企业、三产业以及城市 自转功能等大都聚集在此;就“乡”而言,98%以上的区域是 农村,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农民,且丘陵、山区、库区等地形 市、县囊括无遗。 “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加快新农村建设,首 先要进一步强化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当前,上下均牢固树 立“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的观念,以“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 范区”为契机,努力将农村经济放在经济发展的全局中统筹 部署,将农村社会事业放在全面建设和谐进程中统筹安排, 力促城乡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市场互动、人力互助。 二、以统筹城乡发展的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新农村建设,核心是要通过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改 变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薄弱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的 现状。针对实际情况,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 1、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 坚持用现代农业理念指导农业。培植和支持畜禽、林果、菜 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及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不断提高二、三产 业占整个农村经济的比重。另一方面,继续大力实施“经营 城郊、兴工强市县”战略,切实抓好工业园建设,进一步增强 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能力。 2、统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拓展农民增收途径因地制 宜加快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注重调整产 业结构,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二、三农业,广辟农民增收渠道。 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工程,大力发展农村劳 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转化农民增收资源,加大 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 3、统筹城乡居民素质,着力培养新型农村居民以“农民 素质提高年”为契机,农民接受高等教育。以实施“阳光工 程”为重点,继续以农村实用技术为重点,提高农民转岗就 业能力;努力办好东宝职业教育中心,积极开办农民学校, 全方位培训农民。 164 平。 5、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抓好教育、文化、医疗 卫生、环境保护等工作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抓好农村义 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建 设;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群众看病 难、看病责问题,抓好农村公共卫生网络建设和基础性工 作;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健全农村特困人 口、五保优抚、特困家庭学生教育等救助制度,扩大救助范 围,提高救助水平;加大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力度,走可持续 发展之路。加快发展小城镇,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务工经 商,加速城市化进程。 6、统筹城乡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抓好乡村 党务、政f村)务公开,继续抓好村“两委”议事规则的贯彻执 行,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 制,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三、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效果检验新农村建设 检验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就是要以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 为主要依据,要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一是在推 进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要看农业产业化、现代 化、信息化水平较之于城市发展的差距是否在不断缩小,农 村二、三产业的比重是否逐步扩大,农村生产力是否得到长 足发展。二是农民的收入是否在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 量是否有较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人均纯收 入的差距是否在缩小。三是农民群众思想、文化、道德水平 是否在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是否适应广大农民 群众的要去,并逐步与市民接轨。四是农村人居环境是否明 显改善,群众满意度如何。五是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 督等村民自治机制是否进一步完备,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 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是否显著提高,农民是否充分享 受了各项民主权利。 (作者单位:152100黑龙江省望奎县莲花镇农村经济 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