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以实践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推进学校发展的探究

以实践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推进学校发展的探究

来源:九壹网
 教学与科研·2019年06月(上半月刊)·教育管理·

以实践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推进学校发展的探究

李艾平

(重庆市黔江区南海小学)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我们基础教育指明了办学方向。按照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不断明确新时期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本文从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成长,管理体系更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办学理念;师生成长;学校发展;研究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221(2019)06-0018-02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同时标志着中国教育也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开启了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办、国办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两个文件远近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行动方案。深入学习理解这两个性文本,对于中小学校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开展生动教学实践、提高学校育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机制,才能体现现代化教育的先进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三是更有特色,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化教育需求,这也是教育追求更高质量的要求;第四是更富活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教育治理现代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定位于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性,对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国家现代化全局,是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定位于行动计划和施工图,是本届任期内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突出行动性、操作性。基础教育战线的广大中小学无论从他的地位还是师生、学校的教育质量对实现教育现代化都具有特别突出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基础教育战线的一名管理者,深知肩负的任务繁重,意义重大。

一、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论认识

教育现代化既是一个重大理念问题又是一个具体操作的实践问题。1983年,同志就曾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全国教育战线各级各类学校,紧密结合实际,紧跟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经验。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明确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两个基本、一个进入”,即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标志着教育现代化成为国家战略。及至2012年党的报告中提出教育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教育现代化,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加快教育现代化等,这些均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得到了体现。

党和国家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系列方针出台,使我们对在中国大地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强国从理论上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现代化,就是要坚持在中国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努力为全国人民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特色、更富活力的教育。第一是更高质量,中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因此要以质图强;第二是更加公平,只有公平的教育

- 18 -

二、教育现代化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办现代化教育,离不开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将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资源的第一资源,教师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是师德师风建设,我们的学校必须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要有一支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队伍,因为老师们承担着育人的重任。教师应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勉励老师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勉励老师们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

教学与科研·2019年06月(上半月刊)

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要加大教职工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完善教师资格体系和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职称、岗位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按照总所要求的,各级、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让广大老师们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等,让老师们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真正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百年大计,教有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都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教师队伍,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就一定能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教育管理·

系。校长要引领、感染教师做好科研工作,具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科学的科研管理能力、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如果一名校长真正具备这样的科研素质,带头做教育科研,担任课题主持人,对教师是一种引领,也是一种示范,更能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那么,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这列火车在“车头”的带动下,一定会飞驰起来,从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

科学研究不问出身,科学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一线教师,还是学校领导,如果有能力,有兴趣,有教改的思想,都可以担任课题负责人。校长如果担任课题主持人,就要沉下心来,练就教育科研的本领,担负起主持人的责任,用自己的科研素质去引导和感染教师。如果受各方面条件的,不能身体力行去做科研,那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给教师做教育科研以鼎力支持。校长无论是带头做,还是给教师做教育科研“开绿灯”,对学校教研工作都是一种推动。

三是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加强学校管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按照*总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方面的要求,是新时期教育现代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标准,也是水平的努力方向。应当深刻认识到,我们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只有在大是大非 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成为让学生喜爱的人,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育人者要先受教育。追求并确立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就能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我们要自觉与“六个方面”要求对标,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自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底赢得学生。从而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教育现代化必须加快管理改革,建设优质教育发展的校长队伍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教育现代化强国的大厦是千万个基石构建的。每个学校就是这个大厦的一块基石。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以每个校长为首的管理团队是关键。

加强现代化学校的管理,校长必须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推进教育管理机制更加与时俱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涉及管、办、评三个方面。在“管”的现代化上,突出要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在“办”的现代化上,突出建设依法办学、 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在“评”的现代化上,突出把科学评价、全面评价、绿色评价作为根本要求,注重第三方评价,配合加强督察、督导、问效、问责,让教育督导“长牙齿” 。

二是必须继续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引导是关键。校长是学校旗帜,科研兴校的质量与校长的科研素养高低有着直接的关

- 1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