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8卷第1期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VoL 28,No.1 January.20l l 2 0 1 1年1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主体性教学的思考 李颖川 (淮北师范大学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采用启发式、参与 式、研究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构建合理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教学方式;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47(2011)01—0157—03 Ponderations on the Realization of Subjective Teach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University LI Ying-chuan (School of Polities and Law。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235000,Anhui,China))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university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subject awareness and ability。adopt elieitation,participation and research modes of teaching,arouse students’interests in learning and construct 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lr'{ ̄:un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alc course;subjective teaching;teaching mode;guarantee mechanism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自觉地把思想转化为行为,积极参 不断提高自己;创造性表现为学生在 育的主渠道,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充 与到教学过程中,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当 接受教育基础上重新建构和发展自己的思想结构,增 前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 强适应社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只有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 其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教学理念。思 地位,才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思想政 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研究人的思想、行为的科学,以人 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提 为本是其基础和落脚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培育 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人的功能,就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思想,实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的涵义及其 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 理念 2]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要树立 首先,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的涵义。 吸引力、感染力。[ 这门课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健康成才服务, 了解学生特点和需要,从其内在需要出发,平等对待学 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以教学内容进学生的 生,切实解决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就是要在实际 头脑为目的。[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突出 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主体性教学理念和方法 提高学生主体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切实增 [3 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掌 强教学实效性。握应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 第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当代大学生自主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是以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接 性、性强,思想活跃,具有提高自身素质的强烈愿 受能力为立足点,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师生、 望。这就要求教师要始终视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主 尊重其主体地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 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有目的地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 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 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正确 学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注重体现学生的 引导学生的需要。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 主体性,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性、能 其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也才能引导他们学会对 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展示出来。其中的自主性表现为学 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认识到自身所担 生有的主体意识,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 负的责任,并转化为积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力。 调节、自我负责,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提高自 第二,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 己的素质,并运用于实践;能动性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中 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能否被接受,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认识到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有 除了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外,还 收稿日期:2010-09-27 作者简介:李颖川(1968一),男,江苏灌云人,淮北师范大学学院讲师,硕士。 157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l期 取决于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的成效如何不仅取决 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 于教育过程的主体(教师主体)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 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 也取决于被教育者,取决于他有无认识周围世界的愿 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 望,有没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社会生活规范和准 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这里提 则的积极性和自觉性”。r4]教师要主动地把握学生的身 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 心发展规律,精心选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情景,采取 学方式。贯穿这三种教学方式的主线就是要突出学生 有效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作 的主体地位,并以这一思想组织好、规划好各种教学 为受教育者,应明确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扮 活动。演的角色,积极参与、配合教师的相关活动,把教师提 供的外在要求变为自身自觉学习提高的内在需求,发 一是启发式教学。它是一种既具有悠久的历史传 统,又具备丰富的现实适应性的教学思想。即使在教 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选择和汲取教育内容,创造性地 加以内化,形成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思想道 德品质,并自觉外化为良好的行为。 第三,要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 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大学生 只有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才能深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真正获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 政治品德、认知能力、选择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在错 综复杂的各种社会思潮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思 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 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 展变化。 二、学生主体地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 实教学中体现的不足及其原因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了较 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有些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以注入式教学为主,形式单一,缺 乏生动性和吸引力;教师讲得多,启发得少;理论知识 讲得多,联系实际讲得少;教师主导地位体现得多,学 生主体地位体现得少。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在 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教学实践 中,一些教师片面理解“灌输”理论,忽视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不注重与学生交流,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良 好学习习惯;只注重知识体系的教育和知识点的讲解, 缺乏学生参与。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学习 主动性,对教师讲授的内容难以“人脑”,最终难以实现 课程教学目标。因此,必须要下功夫调动学生对思想 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而主体性教学恰恰以学生 为中心,采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教学手段,效果直 观,感染力和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的 几种教学方式 《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改进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 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的实 】58 学方法多样的今天,它依然有着相当的合理性与必要 性。它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符合主体性教学的内在要求。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马克思 主义理底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更要对现实社会和 学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研究,有引导学生思维和驾 驭课堂讨论的能力,有敏锐的感悟力、洞察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能和学生真诚交流,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 和信任。课堂讨论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方法。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应用这一方法时,应当紧紧围绕 教学的中心问题,通过讨论或辩论等形式,启发学生进 行有益的思考。为了使课堂讨论获得成功,教师要精 心设计好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思考问题。在 实际讨论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正确观点和思想闪 光点予以充分肯定;对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观点和偏颇 的思想倾向,则应及时给予评析纠正。在启发式教学 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或经验,由浅入深地向学生提 问,要求学生要经过思考和理解,逐次回答,引导学生 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是参与式教学。它是指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指导下,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的 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 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 创造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 者,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 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它是一种协作式的教学 法。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 合起来,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民主交流,使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 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分析获取知识,能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参与式 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那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 生的鼓励和肯定,对于学生来讲能转化为一种积极的 情感因素,使其积极地投身于课程学习当中。在小组 讨论等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学生感到宽松、愉快,能够 畅所欲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宽松的学习氛围 中接受知识,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有 利于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是研究式教学。它是指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 于实际问题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表现为学生在教师 李颖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主体性教学的思考 的指导下,以完成实际课题为动力,经历搜集资料、分 和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很大变化。这就增加了思想政治 析归纳、提炼观点、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等实践过程。 理论课教学的难度。教师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 在这种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 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拟定一批选题,并规范课题研究目 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 标。研究式教学选用课题,应该围绕课程内容的重点、 人;就要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教育 难点、社会热点和学生心中的疑点问题来考虑。所选 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要 择的课题必须具有真实性。真实才可信,才能使学生 努力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 信服。课题的选择还要富有时代性。这也是思想政治 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觉 性格特点等存在一定差异的客观实际,因材施教, 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特征之一。选择富有时代性的课 悟、题,可以启迪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强化 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 他们的时代责任意识。在选择和确定课题的基础上, 学生可组成专题研究小组。这是研究式教学顺利开展 的组织保证。专题研究小组一般以6~10人为宜,采取 自愿组合、适当调整的建组原则和分工合作的活动原 则进行组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合作研究的方式就 确定的专题进行研究型学习。学生要制定研究方案, 明确研究活动的目标。小组成员根据设计的专题。通 过相关资料的搜集,进行材料的梳理和整合,探讨研究 成果的撰写,最后形成论文或报告。在课堂上,专题研 究小组推选代表就研究成果进行发言交流。这一环节 既是对专题研究的总结,也是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过程。研究式教学能使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 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学习行为,能培养学生运 用所学原理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加深学生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真正“进头 脑”的教学目标。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的保障 机制 一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 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者是辨证 统一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激发和 引导。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导 作用,才能使学生的发展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教师能否以学生为中心,主导教学的顺利进行,与教师 本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息息相关。“一个优秀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具有教学领域的基础知识, 又要具有本研究领域的专门知识,还要有治学方面的 知识及满足求知兴趣的知识。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学实效,当务之急是抓好教师的培训,提高教 师的素质。 高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管 理,就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原则,努 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 的教师队伍。要认真做好选聘配备工作,建立健全培 训体系,有效提供学科支撑,不断完善各项制度。通过 建立这些机制,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沿 着正确的轨道稳步发展。 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 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二是要构建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核体 系。这个体系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和要 求,对课程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考核的体系。目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一般采用百分制,综合学生 的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期末考试方 式多采用闭卷笔试,以书本内容作为考核内容。这种 学生被动参与的考核方式,导致许多学生认为平时学 与不学一个样,只要考前突击应付,考试就能最终“过 关”。因此,这种考核方式难以准确考查学生利用所学 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考 核方式,应当与主体性教学相适应,重视调动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积极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效果。 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综合考 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这就要从教学实效 出发,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注 重对知识的获取、运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全面考核学 生学习的情况。这就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课教 学考核指标体系,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把学生的成绩 分解为理论课考试成绩、日常道德行为实践成绩、能力 考核成绩、社会实践成绩等几部分,以合理、全面、科学 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完善的考核体系能充分调动学 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FlJ陈占安.对进一步推动“两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思想 理论教育导刊,2002(2):44. E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意见EN].人民日报,2004—10—02(1). [3]王玉珍.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索[D].开封:河 南大学,2003:9-13. [4]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I-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社,2001:82. E5]秦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基本途径[J].高校理 论战线,2006(8):38. (责任编辑王旭东)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