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材料2019年3月 第20卷第3期教肓]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邓一春(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1 00 1 44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发展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对社会发展的各个领 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带动着社会很多领域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也带给高校科研管理难 得的发展机遇。高校利用互联网优势对科研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有利于高校科研的创新与发展,这对提升高校自身科研 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为此,笔者从互联网相关概念解析入手,对高校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关键词】互联网环境;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途径【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624 ( 2019 ) 03-0123-021互联网相关概念解析息管理工作落后,所以此项工作逐渐成为高校科研工作健 互联网(英文为Internet),又可以称之为“网际网 康发展的“性环节”。络”,它起源于美国的阿帕网。互联网主要指的是网络与 2. 2科研管理观念落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 当前,仍然有很多高校采用自上而下的科研管理模式, 议相连,形成逻辑上单一巨大国际网络。随着科技的不断 这种直线型管理组织结构不仅会使科研工作受到一定的 发展,二十一世纪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时代 ,而且还可能会由于受到'‘外行人”的干扰而使科研 的到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当代 人员的新方法、新思路得不到及时的实现,从而影响到科 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互联网。研人员搞科研的积极性。科研管理处是高校科研管理的核 2高校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題心,其基本工作思路是程序化、机械化的项目管理和成果 高校承载着基础教学、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发展并且 管理。这种自上而下的直线型组织结构更倾向于一种被动
实现产业化的任务,发挥着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强 型的“科研管理”,这就严重影响到了科研工作的高效开 大功能。而科研作为高校日常工作之一,其重要性显而易 展和有序进行。在未改变高校科研管理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见。逐步提高高校科研水平、丰富科研成果,不仅能够有 以科研管理信息化和科技化为手段,改变传统的科研管理 效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而且对于提高高校社 理念,变革科研管理流程,是满足高校科研健康、高效、 会影响力和对社会的贡献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这就使得越 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来越多的高校在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然而, 3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虽然高校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着社 我国很多高校科研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会很多领域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与此 2. 1科研信息管理技术落后,财务管理落实不到
同时也带给高校科研管理难得的发展机遇。科研管理信息 位化建设在实际情况下,对高校科研创新发展过程中扮演着 科研信息管理工作囊括对科研人员的管理、对科研项
极其重要的角色,是高校不断提高自身科研管理水平的必 目的申报立项以及对所获得科研成果的管理工作等。随着 然选择。要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就必须善于利用网络资 高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科研管理手段以及方法 源、信息资源和数据资源,构建现代化的科研管理关系系 很难使科研人员及时获取最前沿的科研信息,所以必然会 统,改革科研管理模式,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科研竞争力 导致科研工作难以高效进行,影响科研成果的获得。而且 和社会影响力。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科研经费能够及时到位对于他们的 3.1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科研工作至关重要。但是有时候会因为财务审批流程太长, 如何抓住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机遇,改善高校科研管 以及很多不能及时落实,从而导致实际情况下的财务 理工作,实现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高校应该充分考虑的问 工作质量和效率较低。可信度高、价值高的科研信息对科 题。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会开发现代化的科研信息管理 研人员而言,其价值不可估量,但是由于当前高校科研信
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科研管理中的组织结构,实现对导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信息记录材料,2018, (1): 133-136.[3]崔建涛,张玲.基于OSPF和帧中继多点接口的网络工程教
【参考文献】
学案例设计[J].中国新通信,2016, (01): 106-107.[1]崔建涛.一种认证环境下Internet共享接入的教学案例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6, (17): 109-111.
作者简介:崔建涛( 1979-),男,汉族,河南郑州人,副教授,〔2]崔建涛,杨华,等.VLAN间路由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现[J]. 硕士,研究方向:网络技术.123国录•教育]信息记录材料2 01 9年3月 第2 0卷第3期浅议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发展趋势彭洁(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南充 6 37 1 31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云计算技术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它可以整合与优化数字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节省运营成本,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本文对云计算进行了简要介绍, 并在云计算的环境下,从硬件设施、存储信息、处理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服务等方面,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发展趋势 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关键词】云计算;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 ( 2019 ) 03-0124-021云计算简述云计算是在2007年由Google公司中首次提出的,它 不是一种具体而标准化的技术,而是一个概念,其在不同 的领域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云计算常被认为是一种计算 模式、一种多技术综合的应用,它通过网络,把数据资源、 存储空间、计算能力等服务提供给用户,同时用户可以对 已存在的计算进行改进,借助互联网获得计算能力,并进 一步缩短了开发的时间、降低了成本。云计算技术具有动 态可伸缩性、计量收费、灵活快速性与抽象性,该技术是 云计算数据库、虚拟化技术、自动化技术、云操作系统与 云安全的集合体,可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2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发展趋势2. 1利用云计算技术完善数字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将云计算引入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图书管的硬件设施 会更优良。云计算平台集合各种计算机系统,并利用其协
面,采用整合、共享的方式对硬件设施加以完善,能使用 户在使用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调的功能作用而形成较强的计算能力,集合起来的各种类 型的存储应用软件,通过协同工作将虚拟的存储空间转变 为云存储系统,这样数字图书馆在数据搜索、处理与挖掘 等方面会打破原有的瓶颈,形成成本较低且无限的扩充空
2.2利用云计算技术加大信息资源的存储量数字图书馆蕴含的数据信息量比较庞大,传统的服务 器功能毕竟有限,网络数据信息只是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储 存,若采用传统技术的存储架构,信息资源的存储与共享、 数据盘扩充容量、数据安全以及用户访问速度等方面,难 免受到很大的影响和。云计算具有相对较强的储存数 据信息的能力,它将数据储存于第三方服务器中。为了使 数字图书馆能适应海量的数据信息以及复杂的网络环境, 采用云计算技术可使虚拟的存储设备提供无限的存储空 间,永久地存储数据信息内容,并且使数据存储系统的动 态扩展能力增强,且数据备份、恢复与迁移具有高效性。 同时,云计算的数据存储在安全监测方面比较容易,因此 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数字图书馆中的数据可以在任 何构一台云的电脑中存储,而且数据管理员可对数据资源 进行分配、管理以及实时监测。除此之外,数据信息因可 以被复制到很多台电脑上,从而避免了云里的数据被意外 删除的状况。间。而且云计算提供的IT维护方案能够使数字图书馆避 免在硬件维护上的开销,同时,数字图书馆在信息检索方 2. 3利用云计算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由于数字图书馆产生的信息数据量日益增多,数据处.......' -............. [ - ■• ............. . - —........... .........、- - .. .......
人员管理、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等管理,达到综合性管理 的目标。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让高效而人性化的财务管理 工作为科研工作保驾护航。与此同时,也要求科研管理人 员能够树立“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由被动服务向 主动服务转变,实现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 设的目标。3. 2构建适用性强的科研团队组织模式为了适应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高校 科研团队组织模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科
设目标更明确。【参考文献】[1] 曹越,范良松.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路径一一以广州 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5(10).[2] 刘爱辰.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 题探析[J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11).[3] 唐福涛,马晨,马永新,李春阳.“互联网+”视域下高校 科研众创平台建设探索[J].科技传播,2018 (02)学的发展,从而由个体劳动、单学科研向跨学科、跨机构 的研究团队逐渐过渡。利用互联网技术,运用矩阵组织和 虚拟组织理论构建适应于跨学科、跨机构科研项目开展科 研工作的功能模块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信息共享也是实 现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利选择,信息传播速度快、 传播途径广,所以这为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 出了要求,从而让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
[4] 贾媛媛,马坚,赵宇丹,李荣梅.构建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的
分析与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 10(30):62-.基金项目:本文章由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校内人才专项(含优
青/创新团队/长城学者/拔尖)项目资助作者简介:邓一春(1980. 03-),男,汉族,吉林辽源人,硕士 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