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12期(总第59期)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Forum教育信息化论坛No.12.2019Serial No.59运用数字资源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对策研究
蔡长江
(福建省南靖县靖城中心小学,福建 南靖 363600)
摘 要:数学学科是一门方法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小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时,应掌握数学思想与数学知识,进而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开展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时,充分利用数字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思维素材,使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重点探索利用数学资源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措施,旨在提升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数字资源;小学;数学
现代技术不断发展,使得数字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进一步增强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整合和利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利用数字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习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时,应尽可能地利用数字资源,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掌握知识,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数字资源,丰富知识的呈现形式和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索“时、分、秒”这一课节的知识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象、形、音等功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相关知识点的兴趣,使学生的进一步掌握24时计时法,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1]。
二、化难为简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知识范围有限,同时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只能通过表面进行判断。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开展小学阶段学科的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将其进行直观性有效体现,进一步化难为简,使学生能够通过有效想象,了解事物本质,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探索数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索“直线、射线、线段”这一课的数学知识点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屏幕,为学生播放一组图形,使学生能够在直观上辨认线段和直线,引导学生了解射线的形成,进而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相关概念进行深层次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利用数字资源,将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直观体现,化难为简,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增强课堂有效性[2]。
三、丰富课堂素材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利用数字资源,能够有效地增大课堂的信息量,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现阶段,大多数的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活
动时,都局限于课本,导致课堂素材十分有限,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增大信息量,拓宽知识面,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这一课的知识时,应引导学生掌握圆周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网上找出与圆周率相关的信息,丰富课堂素材,使学生能够深层次了解圆的相关知识,增强学习信心,开展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进行全面发展。
四、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
教师在开展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时,利用数字资源,进行动态平衡的演示,能够生动、直观地将数学知识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促使其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的构建。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字资源,进行知识的延伸,体验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掌握处理数学问题的办法,进而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是学生进行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新知识的探索,能够培养其获取知识的水平和能力,进行数学知识的有效延伸,提升自身数学素养,增强学习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字资源,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自己查找相关的数学资料,能够使学生产生探索数学知识点的兴趣,从不同层次了解数学知识,进行知识的有效延伸,开展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增强教学实效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时,有效运用数字资源,能够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进行趣味性的呈现,不断地优化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养成数学思维,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形成数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进行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春丽.数字化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小
学,2018(6):128-129.
[2]   王文.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学
习·上旬,2015(4):142.
(责任编辑:李晓杰)
作者简介: 蔡长江,男,汉族,福建南靖人,党员,福建省南靖县靖城中心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研究方向: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能
力培养。
- 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