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流脑休克型的治疗中,下列哪项是不妥当的E A.积极扩容治疗 B.纠正酸中毒 C.及时治疗DIC
D.大剂量青毒素、氯霉素控制感染 E.积极用脱水剂预防脑疝 2、流脑在我国的流行菌群是:A
A.A群B.B群C.C群D.D群E.W135群 3、流脑发生皮肤瘀点的病理基础是:D
A.血管脆性增加B.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消耗C.广泛血管内凝
D.细菌及内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细菌外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4、四岁患儿,发烧、头痛、皮疹12小时,频繁抽搐、昏迷2小时,查体:全身可见多数瘀点瘀斑,两下肢有融合成片的紫癜,血压测不出,瞳孔右侧扩大,光反应消失。下列哪项处理是不正确的?B
A.立即瘀点涂片以明确诊断B.立即腰穿,做脑脊液常规检查C.急验血常规 D. 5%碳酸氢钠500ml,立即静脉推注E.20%甘露醇,125毫升立即静脉推注 5、上述患儿,首要急救措施为:     C
A.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注射 B.654-2 静脉注射C.脱水剂的应用                  D.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E.止血药应用 6、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后,多数人表现为: C
A.普通型流脑 B.暴发型流脑休克型 C.隐性感染D.出血点型流脑  E.无症状带菌者
7、在流脑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A                                   A.内毒素 B.外毒素C.溶菌酶 D.自溶酶  E.溶血素 8、造成流脑大流行的主要因素是:A
A.人群免疫力下降,新的易感者增加 B.菌群毒力增加 C.菌群变异  D.带菌者增多 E.细菌产生耐药:D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患者皮肤瘀点的主要病理基础是  A.血管脆性增强 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C.血小板减少  D.小血管炎致局部坏死及栓塞 E.凝血功能障碍  10、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11、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肠毒素 D,直接致组织坏死作用 E,神经毒素 12、暴发型流脑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C
A,内毒素所致DIC B,脑膜炎球菌直接引起广泛的血管内皮损害 C,内毒素所致的急性微循环障碍 D,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E,内毒素所致脑水肿、颅内高压 13、流脑和乙脑的重要鉴别点是C
A,发病季节 B,意识障碍程度 C,皮肤、粘膜的淤点淤斑D,脑膜刺激征是否明显 E,血白细胞总数是否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