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数学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

初中数学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

来源:九壹网
初中数学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

作者:黄冠纯

来源:《赢未来》 2019年第14期

黄冠纯

廉江市石岭镇第二初级中学,广东廉江 524456

摘 要: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还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而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各方面能力并没有获得完全发展,进而导致数学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而微课是新课程改革后所提出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设计及应用

微课是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由于微课具有短小精湛以及信息容量大等等特点,并且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并且还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故而受到教师的广泛运用,因此,教师应积极针对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以及应用进行研究。

1初中数学微课的设计策略

1.1合理选择微课内容,把握微课时间

可以说,微课的内容决定着微课的运用质量,同时也决定着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实现微课合理运用,提高教学效果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主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合理选择微课内容。其一,在选择微课内容时,教师应注重将数学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融入其中,让学生清楚了解到哪些数学知识需要深入学习。其二,教师在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而不应单纯的拘泥于教材内容。教师应在网络上积极探索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相关的数学知识,然后合理融入到微课内容中,提高微课的实用性特点,并且还能够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学生知识经验,使得学生能够借助微课以及教材学习到更多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掌握微课时间,微课其关键点在于微,时间过长的微课会导致学生学习疲劳,通常情况下微课都会保证在八分钟左右。

1.2注重微课设计原则,确保微课有效运用

其一,微课应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围绕着学生进行设计。无论运用微课开展学习活动,还是微课内容都要根据学生进行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并且还要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其二,微课要具备吸引力原则。具体而言,微课的设计的对象是学生,而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对于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想要微课能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价值,那么微课就一定要具备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融入相关图片以及动态内容、音频内容,并保证具有一定的色彩,这种才能够吸引学生,一定要保证微课不能够被文字取代,这种情况下微课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价值。

其三,微课的设计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这是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通过微课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过

程中,教师可以将三角形设置为金字塔,然后在金字塔的基础上引出等腰三角形边以及角的概念,最后在通过动态的形式将金字塔转变为三角形。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2.1在课前预习环节中运用微课,奠定基础

预习环节是运用微课的第一个环节,具体而言运用微课开展教学预习环节十分重要,能够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将预习视频传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完成预习。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将观看微课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带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而为数学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证明》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将每一种证明方法设计一个版块,制作成为五个专题的微课视频,如在讲述SSS《边边边》这一证明方法时,就将相关微课视频转送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以及视频进行预习,并将不理解地方记录下来。

2.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加深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进行学生的求知欲会更加强烈,注意力会更加集中。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放微课内容,唤醒学生记忆力,在播放完成之后,将学生合理组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自己的问题。这个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在此过程中有些问题能够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而理解,而有些问题却不能,因此,在学生与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就要以讲述的方式将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一一解答,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为学生解答所有问题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知识点进行总结,然后开展练习题训练,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以《有理数的乘法》为例,本知识点的理论依据是学生对有理数加减法运算法则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认知。同时,本环节的教学重难点问题在于有理数的符号法则以及乘法法则。因此,教师可以单独针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微课的录制,以便使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三个阶段通过微课对本知识点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重复性认知,突破时空壁垒与地域界限,以此为学生学习有理数乘除法扫清障碍。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利用简单的算式,对学生引出有理数乘法的概念,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6)+(-6)=?(-6)+(-6)+(-6)=?相信学生都可以很快给出问题答案,然后教师继续对学生提出问题28个-6相加等于多少?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学生是无法快速给出答案的。借此,教师可以引出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及概念。也就是说,乘法可以有效解决几个相同数字的相加问题,但是一旦相同的加数过多,则利用加法对其进行计算就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而使学生懂得乘法的意义及作用。此外,教师也可以将有理数乘法法则以微课形式进行录制,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学习。比如,两位同号的数相乘,还等于同号;而两位异号的数相乘是以负数符号表示,并且将绝对值进行相乘;0乘任何数都等于0。

3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价值。因此,教师应重视针对初中数学微课设计及应用进行研究,将微课合理有效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以此,保证微课能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充分发挥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曹彩华.初中数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问题解决型微课程为例[J].中学数学,2017(16):15-17.

[2]陈同玲.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20(12):92-93.

[3]罗静娟.试析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