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来源:九壹网
思政新论

SIZHENGXINLUN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指导作用顾裕文(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5)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我们党和国家的斗争和社会建设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它在战争时期指导我们党和人民取得战争胜利;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下,依然是指导我们正确前行的理论基础。高等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支撑,当前高校在展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解决措施,以期为实现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作者简介]顾裕文(1977—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建设。

),男,瑶族,湖南道县人,硕士学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副研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取得当今成就的理论基础,中国党从取得战争胜利到国家的初建再到现在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都离不开它的指导作用。人才是国家建设发展的根本,青年是国家建设的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高校作为一个为国家提供高等人才培养服务的单位,对大学生的教育担负着主要责任。因此必须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把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工作关,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正确政治观念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德才兼备的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进而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工作的重要性

人才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对人才的界定,不仅仅是拥有科学技术能力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兼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情怀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将自身拥有的科学技术知识运用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高校作为大学生培养的摇篮,不仅担负着对他们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责任,更担负着对他们的思想意识进行正确塑造引领的重任。

在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推进,许多外来的文化和思想涌入国内,再加上经济社会一些只重视经济和物质的不良社会观念的熏陶,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正确人

42

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比方说一部分大学生的爱国思想被动摇,对自己祖国的认同感降低,甚至有唯金钱论的价值观,没有正确认识自身所肩负的重任。

因此,高校必须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理念。只有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的大学生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定正确的思想认识,拥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具备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二、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高校教育工作应用中的不足

(一)当下社会不良因素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来冲击

由上文所述受全球化发展模式和经济时代社会不良观念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在当下高校的一些大学生心里起了疑问、打了折扣。同时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网络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一个对新事物接受程度比较高的群体,很容易受其影响。而现在互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有许多消极、恶劣、错误的信息和意识形态在传播,很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

念造成不良影响,动摇其理想信念,败坏其思想道德。更有甚者,从根本上反对和否定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当下我国建设发展的指导意义,鼓吹资本主义思想,从而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意义。

(二)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缺失有效性

1.高校教育者本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认知不足

高校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传播,都专门设置了相关的科目和教材,如《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并且这些课程都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可见学校对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高校的一些授课教师本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不足,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只会按照课本的内容机械地宣读,无法做出精彩易懂和切合实际的讲解。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本内容本身是比较枯燥的,缺乏有效的讲解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产生厌烦心理。最终使得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试,甚至有的学生在考前通过临时背诵来通过考试,并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从而使得学校希望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授实现对学生政治及思想观念正确引导的用意落空。

2.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实际性不足上文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课程内容理论性比较强,教师思想陈旧、水平缺乏、没有考虑学生需求的不合理讲解,也使得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无法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同当前复杂的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不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念和方法来面对当下的社会问题。以至于在当下多样化的影响和复杂环境的熏染下,一部分大学生思想观念消极,无法理智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思考和应对社会问题,更不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提升自己,这便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作用消弭于无形。无法适用于现实的理论等于空谈。

三、高校工作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措施

(一)高校要在各项工作中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高校负责人和相关的领导应重视马克思主义理

论的指导作用,保障其在高校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中起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全体师生及工作人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视和应用。并且高校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创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特色,不断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能更好地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作用。

(二)充分利用多元化资源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

当下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能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来冲击,也可借用它的多元化来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方式和渠道。比方说,高校可以依靠互联网技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在校内建立专门的网站,利用校园网络宣传正能量,用当下的社会热门事件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开通在线互动功能,使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实时交流,在教师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默化潜移地普及理论知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学生思想的指导意义。再或者高校可以举行多种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开展红色讲座、进行志愿者活动等形式),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使得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业务能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授课老师应该提升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并在这个基础上,注重对的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一些社会热点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述,使得大学生能够从中学到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并懂得如何将具体理论应用到社会实际中。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领指导意义得以实现。我们的党和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获得今天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理论,对其的教育和应用必须引起高校重视,才能实现高校的健康发展和人才的培育。

参考文献

[1]张琪.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指导作用[J]

.现代交际,201(21):43-44.[2]龚卓.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指导作用[J]

.学理论,2013(21):315-316.[3]原嘉菲.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12):36-37.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