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结算的重要管理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经济运作过程,预结算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市场的变化,预结算工作存在着重要管理问题,如何做好这个重要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建设工程;预结算;重要管理
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是一项繁杂而又必须很细致地去对待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随即产生,给本来就比较难管理的预结算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何做好这个重要管理,是一件重要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1、预算的编制过程应适应于市场经济环境
我国现行的投资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
以预算确定工程造价是我国在计划下一直沿用的方法,它是通过计算工程量,套用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汇总确定工程造价的方法。这一方法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下发挥了其作用性,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这种定价方法就与新的不相适应了,主要表现在:预算造价与工程实际价值相违背。由于实行了市场经济,建材市场、劳务市场及建筑施工相关行业的费用标准均处于一种重要的状态,价格放开造成工程直接费用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费用价格随市场、季节而上下起落。这种起伏已大大超出了定额的水平,使得预算造价与实际造价相比存在着滞后性和局限性,长期下去它将严重制约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影响建筑业这一支柱产业的地位。
因此,为了使预算价格能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投入价值,真实反映产品的市场需求关系,避免出现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情况,促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必须将该项工作置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加以考虑,对现行定额的掌握使用上重点按定额要求,执行好计量(工程量) 规则,力求做到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的“全”、“准”、“快”。
2、预算编制过程应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工程具有不同的特点,砖混结构有砖混的特点,框架结构有框架的特点,钢结构有钢结构的特点。每一种结构的工程按其结构的特点有共性,但在不同的施工条件下又体现出个性,同是框架结构,由于坐落地点不同,地质情况不同在地基处理上有的采用水坠砂,也有的可能采用强夯,有的采用桩基,这体现了地区差异性。
因此,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在价格方面要体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断增长与变化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是在一个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即编制工程预算要与具体的工程施工方案相结合,如此才能使这一预算在工程实施期间起到经营指导作用,为工程的成本核算奠定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因此,预算编制工作应与具体的工程项目相结合。
3、预算编制过程应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引进相结合
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际上的先进的建筑施工工艺与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新型建筑材料与建筑物相配套的新型产品不断为我国所引进,它使我国的建筑业在多方面产生了一种质的飞跃和变革。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所带来的工、料、机费用的计算如何取定问题,对于现行预算定额构成新的课题。
客观地讲,现行预算定额对“三新”的不断引进与变化反应是不及时的、被动的。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了解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在具体工程项目上是如何运作的及这一运作过程中将涉及哪些经济工作,和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在工、料、机方面出现了哪些不同以往的变化。
经常了解掌握新型建筑材料价格构成,新材料的引用在工、料、机方面出现的变化情况,在此工作基础上应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适时对上级造价管理部门反馈情况,以便上级造价管理部门及时下达调整文件,才能使我们的预算工作更加贴近时代的要求,这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
4、工程预结算的重要管理
一份成功的预算书不应是一种方案文件,它应对工程有直接的经营指导作用。预算编制人员应经常深入工地一线,掌握预算情况,督促协助现场人员及时对变化的情况做好合理签证工作,及时办理有关结算工作。一个全面的、准确的、实事求是的工程结算,将直接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4.1 合同管理
工程结算工作必须以施工合同为依据,对合同的管理要规范化和法制化。我国已起草和发布了一系列建筑法律、法规和合同示范本,但与国际的标准合同文本(如FIDIC合同文本)相比,在合同文本的严谨性、合同主体的责权利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工程结算提供保证。
4.2 充分掌握施工图变更的依据
甲乙双方在结算时,对施工部位的建筑做法的变更,均有一定的前提和目的,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料或补充合同。这些基础资料应在甲乙方及监理公司三方会议上留有文字性的会议记录,形成原始档案备存。对较小项目内容的变更,应有甲
方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的通知和签字,以防止结算时双方产生纠纷。
4.3 准确套用定额子项, 防止错套和换算错误
预算人员首先应吃透定额,对定额的组成各章节的划分思路应清晰,对子项目的规定和适宜的条件、内容及适用范围应掌握、熟知,防止出现错套及换算错误,决不能随心所欲“按需套用”。
4.4 正确及时地掌握职能部门颁发的有关、法规及造价信息
预算造价文件的编制除紧紧依靠定额本身的内容之外,还要及时有效地掌握职能部门颁发的各类、法规及造价信息等若干计价规定,才能使编制调整的造价是有效、合理的文件,才具备充分的说服力。
上述工作的完成好坏对工程的结算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上述工作,结算将失去基础,而这一基础的奠定,是处于重要之中,贯穿工程的全过程。这一基础的奠定过程是一个不断收集整理信息,并将信息结果直接及时反馈于工程的经济效益的实现上的过程,结算的及时准确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5、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融经济、技术、管理于一体的投资管理科学。它应符合我国的国情,适应市场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李艳.如何把好建筑工程土建预结算审查关[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1,(2) .
[3]刘寒波.我国预算编制的问题与建议[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