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长 / 小学教育研究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隆德县第二小学/杨爱琴
近几年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我发现,口算教学在低年级占有较大的比重,特别是一年级,没有出现笔算的形式,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教学,不仅是提高计算能力的过程,更是学生思维、心智的训练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这个基础,口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中、高年级计算能力的形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手脑并用直观演示,在数形结合中认识数的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口算的基础,一年级学生主要是以直接感知实物来认识数及数的运算,再逐步过渡为用数学语言符号的过程。因此,我从学生认识10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计数器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拨一拨珠子,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数一数、分一分、摆一摆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认识1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例如,认识了数6及6的组成与分解后,教学6的加减法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摆一摆,填一填的活动,先摆出5根红色的小棒,再摆出1根绿色的小棒,数数一共有几根?出示算式:5+1=(   ),1+5=(   ),学生得出答案后思考:桌面上现在共有几根小棒?拿掉1根绿色小棒,还有几根小棒?怎样列式呢?拿掉5根红色的小棒呢?通过这样数形结合的直观操作,学生很快写出减法算式6-1=5,6-5=1,接着摆出4根红色的小棒,再摆出2根黄色的小棒,看看学生能列出哪些算式?通过摆、观察,学生很快写出算式:4+2=6,2+4=6,6-4=2,6-2=4,熟记6的分解与组合,学生就能牢固地掌握6的加减法口算。再如进位加法9+4的教学,我让学生拿出9根红色小棒,再拿出4根黄色小棒,摆一摆、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大多数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已经得出是13根,我又提出:“想一想,怎样摆就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呢?”学生通过摆、组织讨论很快地想出办法来,有学生说:“我从4根黄色小棒中拿出1根放到9根红色小棒里,就成10根,还有3根黄色小棒,一共13根。”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引导学生理解:9凑1,是10,4能分解成1和3,9和1组成10,10加3得13,并画出9+4的思维过程图,在此基础上我马上出了几道:9+5=?,9+7=?……有了前面的方法,学生能准确地说出答案并总结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样既建立了表象又提高了口算的准确率。
二、注重算理教学,掌握口算方法
要使学生能准确快速的进行口算,教师应注重算理教
学,只有弄清了算理,学生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提高口算的能力。例如教学8+5=13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理解:这样,学生理解了算理,也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再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的教学,首先出示课本主题图: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学生列出算式15-9=(   )后,让学生拿出15根小棒动手摆一摆,想想怎么做?通过操作、思考,有学生说:“因为9+6=15,所以15-9=6,我马上表扬:“说得真好,这种方法就叫做减法想加法”。我又进一步引导:“大家能不能想一想用其它的办法来做这道题呢?”这时学生马上来了兴趣,个个都在积极动脑筋。有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9=1,再算1+5=6。”“你说的太对了,这就是破十法”还有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把9分解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这时学生的思路活了,个个争相发言,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说完之后,我及时出示不同的退位减法,请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思路说一说口算过程。通过说理训练,掌握了计算方法,口算起来既快速又准确。再如教学25+20=45时,从实际操作摆小棒入手,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让学生理解:25里面有2个十5个一,20里面有2个十,这两个数相加,就是先算把2个十和2个十加起来,即20+20=40,再算40+5=45,从而抽象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方法“先加十位,个位不变”,这样,学生理解了算理,也就掌握了口算的方法,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口算的技能。
三、科学合理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节新课前的4到5分钟,我都要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口算活动,有时是抢算,有时是听算,有时是出示卡片,还有时采用游戏的方式,例如:开火车、夺红旗、闯关、帮小动物找家,手拉手找朋友,小小邮递员等,对口算正确的学生给予及时地表扬和肯定,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练习中,对学生易于掌握的题,我会一带而过,而对那些较难的题,我会作为重点进行训练。例如,教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我就设计20以内数的加减法法作为新课前的口算题,教学完成后,我又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作为难点,反复练习,直到学生熟练掌握为止。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就要坚持天天练,课课练,逐步养成学生的口算习惯,口算能力的提高,要经过一个由理解算理、准确计算到熟练掌握的过程。要根据低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有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口算技能。
- 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