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篇目--理解性默写
《劝学》
1.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3.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4.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5.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只要持之以恒,即使是坚硬的东西也能雕刻成功的名句是: 6.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7.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8.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9.“”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0.《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11.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12.文中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也能有所成的原因是:
13.“”,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逍遥游》
1. 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2.
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自己的志向,其中“”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4.《逍遥游》“,。”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5.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6.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5.小智慧不了解大智慧,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强调说明人在认识上的大小区别的句子是:,。
1
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11.文中写列子对于招财纳福的事没有拼命追求的句子是:,。 12.文中写列子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要凭借风力的句子是:,。 13.庄子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情形的句子是:,。
《师说》
1.韩愈《师说》中阐述老师职责的句子是:,。
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一致。
3.《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4.《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5.韩愈在《师说》中揭示择师标准的两句是:,。
6.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7.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
8.《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的错误态度。
9.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对自身“”。
10.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 11.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 ,。或师焉,或不焉,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聪明人做出糊涂事来,,。
12.《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1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1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15.韩愈《师说》中写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身上出现的可怪的现象的名句是,。
16.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17.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语句是:,。
18.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相同的。
19.韩愈在《师说》中诠释了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这两句话是:,。
20.韩愈在《师说》中认为不必苛求老师一定要比弟子强的原因的句子是:,。
2
21.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师生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其原因是,。 22.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
《阿房宫赋》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3、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4. 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5、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阿房宫赋》中说:,。
6.杜牧《阿房宫赋》一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阿房宫中音乐声之繁多的两句是:“”。
7.杜牧《阿房宫赋》一文以叙述的表达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
8.杜牧《阿房宫赋》一文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 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带着谴责语气的问句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
10.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通过外貌与神态的细节描写刻画出宫女对君王宠幸的期盼之情后,再用“_”两句写出了现实的残酷和时间的无情。
1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渭水、樊川两条河流水流平缓地经过阿房宫的两句是:“”。 1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的晶亮的闪闪明星来比喻宫女纷纷打开的妆镜的句子是:“”。
1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这两句可以看出,阿房宫里的宫女,有很多原来在六国是身份很高贵的。
14.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故作疑问的话、把阿房宫中水面上的长桥比作“云中龙”的句子是:“”。
1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故作疑问的话、把阿房宫中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比作天上的彩虹的句子是:“”。
1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阿房宫里走廊以及屋檐的形状的两句是:“_。
17.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连用五个有比喻色彩的对比写出了阿旁宫建筑用材之多,其中“_”这个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农民在普通家庭的重要地位。
1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了五组判断句作排比,写出了阿房宫的宫女梳妆打扮的情景以及君王宫车经过的震撼,但得到的结果却是“”,失望之情表露无遗。
19.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把阿房宫宫殿之多比作蜂房和水涡的两句是:“”。
20.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这两句写出了老百姓对于秦始皇的暴君行为有怨气却不敢说。 2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这两句写出了奢华宏伟的阿房宫最终的结局——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语气中流露出作者对其的惋惜之情。
2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这两句写出了秦始皇变得越来越骄横顽固、极端,为后文写全国各地纷纷作了铺垫。
3
2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这两句通过一个肯定句和否定句写出了曾经无比强大的秦帝国最终被灭族的原因。
24.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这两句通过一个肯定句和否定句写出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角度独特,观点大胆。
2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这两句用假设的语气发表议论,说明六国国君不够爱民是被秦灭国的根本原因。
2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这两句用假设的语气发表议论,说明秦始皇建立的强大的秦帝国没法延续下去的根本原因是不够爱民。
《赤壁赋》
1.写江上水气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2.概括了曹操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4.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5.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 6.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句子:
7.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 8.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 9.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10.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 11.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 12.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13.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14.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 15. 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 16. 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17.《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一诗的情形是:“”
《氓》
1.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的句子是:,。 2. 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3.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4.《氓》中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5.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6.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7.《氓》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
8.诗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念,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4
,。”
《离骚》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2.“,。”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3.《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4.《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5.《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
6.《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
宁死不失正义):“,。”
7.《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
8.《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
9.《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10.《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11.《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
《蜀道难》
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3.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山势高危,行人步履维艰、神情无奈的句子是: 5.《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 6.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7.李白《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
8.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琵琶行》
1.《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2.《琵琶行》中极其传神巧妙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羞答答的出场的诗句是,。
3.《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4《琵琶行》中,以莺语泉流来形容弦声婉转流畅的句子是:,。
4.《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听众的反应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 5.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年轻时王孙公子对她的态度是:,。
5
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7.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一联融议论于叙事之中,所含的哲理意蕴,耐人寻味,千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
8.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9.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锦瑟》
1.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为喻,回忆已逝的青春年华,表达百感交集的情感的两句是:,。 2.李商隐《锦瑟》中“,。”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3.《锦瑟》一诗的颈联是:,。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虞美人》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虞美人》中李煜以“,。”两句表现物是人非、江山易主之痛,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3.李煜《虞美人》中的“,。”,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情,不仅显示了愁情的悠长深远,而且表现出愁情的汹涌翻腾。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展示了周瑜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
3.《念奴娇•赤壁怀古》 “,。”两句中,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有“”的结局。 《登高》
1.杜甫《登高》开篇“,。”描绘出一幅奇妙精美的图画,将听觉、视觉融为一体,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
2.诗人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3.杜甫《登高》中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6
4.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