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5   C.V>Vc                     D.V>0 5.STM-4每秒可传输的帧数是(    D  )   A.1000                     B.2000   C.4000                     D.80006.随着激光器温度的上升,其输出光功率会(   A   )   A.减少                     B.增大
C.保持不变                 D.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少 7.在光纤通信系统中,EDFA以何种应用形式可以显著提高光接收机
02338 光纤通信原理 第 1 页 共 5页
的灵敏度(   A   )
A.作前置放大器使用         B.作后置放大器使用   C.作功率放大器使用         D.作光中继器使用
8.在下列选项中,光纤通信的监控系统不能监控的项目为(   C   )   A.光中继器的接收光功率     B.电源的电压
C.光缆线路的色散特性       D.光纤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 9.光接收机中,雪崩光电二极管引入的噪声为(  D    )
A.光电检测器的暗电流噪声、雪崩管倍增噪声、光接收机的电路噪声
B.量子噪声、雪崩管倍增噪声、光接收机的电路噪声   C.量子噪声、光电检测器的暗电流噪声、光接收机的电路噪声   D.量子噪声、光电检测器的暗电流噪声、雪崩管倍增噪声 10.表示光放大器放大能力的特性指标是(  A    )    A.功率增益               B.带宽    C.输出饱和功率           D.噪声系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利用光波作为载波的通信方式称为___________。
2.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有:a.__________;b.传输损耗小;c.抗电磁干扰能力强;d.资源丰富。
3.在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中,发送光端机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4.薄膜波导由___________、衬底和敷层三层介质构成。
5.薄膜波导中,导波的特征方程2k1xd-2Φ12-2Φ13=2mπ的物理意义
02338 光纤通信原理 第 2 页 共 5页
是表示薄膜波导中的导波具有___________特性。
6.按射线理论,阶跃型光纤中光射线主要有子午光线和___________两类。
7.在阶跃型光纤中,当导波远离截止时,导波的光能量将完全集中在___________中。
8.PDH信号“组装”为标准的同步传输模块STM-N,主要步骤是:_________、定位、复用。
9.使用8B1H线路码型的光端机设备可用___________方式来传输监控信号。
10.已知光纤单位长度的带宽为1GHz·km,距离带宽系数q=0.5,用这种光纤构成16km的光中继段,则该中继段的总带宽为___________。
11.SDH网中,为了便于网络的运行、管理等,在SDH帧结构中设置了___________。
12.SDH的STM-N是块状帧结构,有9行,___________列。 13.处于粒子数反转分布状态的工作物质称为___________。 14.光发射机的输出光功率通常是指___________。
15.对光源输出光功率稳定度的要求是:在环境温度变化或器件老化的过程中,稳定度要求在___________范围内。
16.EDFA的泵浦结构方式有:a.同向泵浦结构;b.___________结构;c.双向泵浦结构。
17.掺铒光纤放大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02338 光纤通信原理 第 3 页 共 5页
18.___________和动态范围是光接收机的两个重要特性指标。 19.EDFA泵浦光源的工作波长约为___________或1.48μm。 20.已知某Si-PIN光电二极管量子效率η=70%,一个光子的能量为2.24×10-19焦耳,电子电荷量为1.6×10-19库仑。问该光电二极管的响应度为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光纤的子午面 2.EDFA的输出饱和功率 3.受激辐射 4.输入抖动容限 5.光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四、画图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 1.画出LD数字信号的直接调制原理图。
2.请补全下面的强度调制数字光接收机的方框图,并简述填入的各部分的功能。     光信号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02338 光纤通信原理 第 4 页 共 5页
光纤电 信 前 置 号 放 大器 主放  大器 解 解 编 输出至    码扰 码 电端机 2.4时钟恢 复电路 1.在渐变型光纤中,子午光线轨迹的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 2.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简述光衰减器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4.什么是光电检测器的量子噪声?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阶跃型光纤的n1=1.51,Δ=0.01,工作波长λ=0.85μm,   求:(1)当纤芯半径a=25μm时,此光纤中传输的导模数M?       (2)若要实现单模传输,纤芯半径应为多大?
2.已知某光纤通信系统的光发送机光源的入纤功率为2mW,光纤损耗为0.5dB/km,光纤平均接头损耗为0.1dB/km,光接收机最大允许输入光功率为32μW,光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可达19dB,系统富余度7dB。试核算在无中继传输距离分别为15km、40km、60km情况下,该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02338 光纤通信原理 第 5 页 共 5页
光纤通信原理试题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B         3.C         4.C         5.D     6.A         7.A         8.C         9.D         10.A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光通信                  2.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3.将电信号变换成光信号    4.薄膜     5.横向谐振                6.斜光线     7.光纤的纤芯              8.映射     9.时分复用                10.250MHz     11.开销比特(或管理比特)   12.270×N
13.激活物质(或增益物质)   14.耦合进光纤的功率(或入纤功率)     15.5%~10%              16.反向泵辅     17.延长中继距离          18.灵敏度     19.0.98μm                 20. 0.5A/W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通过光纤轴线的平面。
2.当饱和增益下降3dB时所对应的输出功率值,它表示EDFA的最大输出功率。
3.处于高能级E2的电子,在受到外来能量为hf=(E2-E1)的光子激
发的情况下,跃迁到低能级E1,从而发射出一个和激发光子相同的光子的过程称为受激幅射。
02338 光纤通信原理 第 6 页 共 5页
4.是指光纤数字通信系统允许输入脉冲产生抖动的范围。     5.在保证系统的误码率指标要求下,光接收机的最低输入光功率       (用dBm表示)和最大允许输入光功率(用dBm表示)之差(dB) 四、画图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     1.LD数字信号的直接调制原理图为:                      P Ig
O                               I
Ig 时间 ID 电信号 光信号 时间
2.补全的强度调制数字光接收机的方框图如下:
自动增 光纤光电检 测  器 光信号 电 信 前 置 号 放 大器 主放  大器 判 均 衡 器 决 器 解 解 编 输出至    码扰 码 电端机 2.4
益控制 时钟恢 复电路                             02338 光纤通信原理 第 7 页 共 5页
各部分的功能:
光电检测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均衡器:将放大后的信号均衡为无码间干扰的升余弦波形。      判决器:将均衡器输出的信号判为“1”或“0”码。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利用电反馈环路来控制主放大器的增益。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从子午光线的轨迹方程可知,子午光线轨迹的形状与光纤的折
射率分布n(r)、光线的初始条件n(0)和N0(N0-cosθ    2.a.光谱较宽;
b.P-I曲线的线性较好;       c.与光纤的耦合效率低;       d.寿命长;       e.温度特性较好。
3.当输入光功率超过某一范围时,应用光衰减器对输入信号进行
一定程度的衰减,可以使光接收机不产生失真,或满足在光线路中进行某种测试的需要。
4.由于光的传播是由大量的光量子(光子)传播来进行的。大量的光
量子是随机的。因而光电检测器在某个时刻实际接收的光子数,是在一个统计平均值的附近浮动而产生的噪声。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v=n1a
22 2z0)有关。
V22         M==n21a2
2                            02338 光纤通信原理 第 8 页 共 5页
2          =(1.51)2×(25)2×0.01=778
0.852      (2)阶跃光纤单模传输条件为022 2.404832.40483 ==1.54(μm)22n121.5120.010.85         即  0pmax=101g(32×10-3)=-15 dBm       PT=101g2=3 dBm       已知 D=19 dB           α=0.5 dB/KM           α1=0.1 dB/KM           M=7 dB根据动态范围的定义:          D=Pmax-Pmin
得 Pmin=Pmax-D=-15-19=-34 dBm          由 PT=Pmin+Lmax(α+α1)+M     得
Lmax=(PT-Pmin-M)/(α+α1)=(3+34-7)/0.6=50 Km            Lmin=(PT-Pmax-M)/(α+α1)=(3+15-7)/0.6=18.3 Km            ∴18.3显然在无中继传输距离为40Km的情况下,系统能正常工作;在15Km、60Km的情况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02338 光纤通信原理 第 9 页 共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