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测土配方施肥依据及原则

测土配方施肥依据及原则

来源:九壹网
植保土肥 ZhibaotUfei 测土配方施肥依据及原则 朱冬梅 山东省菏泽市农广校 测土配方施肥是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农业的科学理 肥越多产量就越高。如果不改变其他生产条件,一味追求高 产而盲目超量施肥.不论是哪类地区,都会导致肥料效益下 论和先进的测试手段为农业生产单位或农户提供科学施肥 指导和服务的一种技术系统。所谓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指:以 降.并带来减产的后果。此时只有更换新品种,或采取其他新 土壤养分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 的技术,才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增加报酬。因此在一定生产 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性质及肥料利用率,在合理施用有机肥 条件下。确定最经济的肥料用量,以达到最大的效益是配方 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量、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 施肥的核心。一般来说,在缺肥的中、低产地区,施用肥料的 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以满足作物均衡地吸收各种 增产幅度比较大.而在高产地区.施用肥料的增产幅度比较 营养.同时维持土壤的肥力水平,减少养分流失和对土壤环 小,因此对高产地区的施肥技术要求就更为严格。 境的污染.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目的。测土配方施肥就是 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之间有一定的比例 “医生”为你的耕地“看病”开方下药。测土配方施肥考虑到作 有针对性地解决好提高当地产量的最小养分。协调 物、土壤、肥料三方面的相互联系,其理论依据和原则有以下 各种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纠正过去单一施肥的偏见. 几个方面。 实行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发挥各种养分之 一、土壤肥力是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基础 间的互相促进作用。是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农民种地常有 在各种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相对一致时,作物产量的高 这种体会,在两个不同的地块施用同样的肥料.但是一个地 低取决于土壤肥力的水平。即如果把无肥区的作物产量看作 块增产明显,另一个地块却增产不明显。这是因为土壤中的 是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称之为地力产量,则无肥区作物产 养分状况不同,施用化肥的效果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作物 量与全肥区作物产量之比。就可以反映出土壤肥力在作物产 产量的高低。受土壤相对作物需要量而言含量最低的养分 量形成中所占的百分数。根据测定,不同作物这一百分数有 (即最小养分)制约。如果无视作物需要的这种养分含量最小 一定差异.但一般在50%~65%,即作物产量中地力产量占1, 的因子,其他养分含量再高,也难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而 2至2/3.或更简单地说“作物产量的1/2至2/3是来自土 只有增加最小养分的含量.产量才能提高。 壤”。可见其重要性。 四、配方施肥应坚持培肥地力的原则 二、作物不会因施肥量增加而持续增产 作物生产是一个非闭合性(开放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即 在作物产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往 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随着农作物的收获及农产品的外 往是直线关系,但随着施肥量的继续增加,施肥量与产量之 运.大量被农作物自土壤环境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不能 间成曲线关系。其特点是,在同一生产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 归还原系统之中,因此如不采取正确的施肥的制度,将土壤 增加。产量随之增加,但是作物的增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 中每年随农产品而移出的物质与能量基本归还给土壤,则土 则逐渐递减。而且当作物产量达到最高之后,再增加施肥量, 壤肥力必将逐年下降,最后只能产出很低的产量。所以正确 不但不增产,反而引起减产。这说明,在生产实践中并不是施 的施肥制度就在于有计划不断地给土壤环境增补一定比例 用时尽量不要将皮肤裸露在外。操作中要带齐口罩、手套等 不能用铜、铝容器,可用陶瓷容器,在液面上加一层煤油或废 防护用品.操作完毕要洗净手、脸,金属器械沾药后要及时冲 机油,上覆塑料布,以防与空气接触变质,还应放在阴凉避雨 洗,药液溅到皮肤上,可用大量清水冲洗,以防皮肤灼伤。施 处。 用石硫合剂后的喷雾器.必须充分洗涤,以免腐蚀损坏。勿让 4.使用波美比重计测量其原液的浓度时,必须在原液冷 清洗喷雾器的废水污染水源。 却后进行,否则容易将比重计烫裂。 2.果树生长季节,气温在30℃以上或在梨、杏、桃、李、葡 5.石硫合剂不可与有机磷农药及其他酸性农药混用,也 萄等对石硫合剂较敏感的树种上,施用石硫合剂应注意药 不宜与同为碱性的波尔多液混用,二者先后使用间隔应在 害。气温超过30"C,上午l0点至下午3点不打药。 2O天以上。 3.石硫合剂应现配现用,如有剩余,原液必须密闭储存, ◇ 植保士肥 Zbibaotufei 有机物质和养分.做到“朋地”和“养地”相结合,即在保证实 调氮、磷、钾的相互配合,并补充必要的中、微量元素,才能获 现当年高产所需养分的同时,义保证地力不致下降,甚至还 得高产稳产。 有所提高,产量不断增加。 微量元素包括锌、硼、钼、锰、铁、铜六元素。都是作物生 1.可以采取轮种方式培肥地力 长发育必需的,仅仅是因为作物对这些元素需要量极小,所 随着礼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养殖区的快速 以称为微量元素。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虽少.但在缺素 发展,整体对豆科作物、饲草类的需求不断增加,豆科作物、 或潜在缺素土壤上施用相应的微肥,可大幅度提高作物的产 饲草类面积不断扩大。而豆科作物、饲草类以及某些绿肥又 量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试验证明,钼肥对豆科作物,硼肥对 是堵肥地力的经济作物。因此,可以改变传统的两季或三季 油菜、苹果等果树作物,锌肥对玉米、果树、蔬菜,锰肥对小 粮食的耕作制度,采用粮食一豆科作物(饲草类)的轮种模式。 麦、烟草、麻类等作物,铜肥对小麦等作物,都有增产作用,一 2.有机肥和氮素化肥的合理施用 般增产1O%左右。在严重缺素的土壤上.施用相应的微肥甚至 一般来讲,施肥结构与地力的关系至少可以分为三个类 可成倍增产。在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上施用微肥,除提高产量 型:(1)地力培养型(2)地力衰退型(3)多肥集约型。地力培养 外,还有改善产品品质的作用。此外。施用微肥还能增加作物 型的出现是一定量的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合施用的结果.在 对病害、低温、高温和干旱的抗性,但在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 这一施肥结构中.作物吸收利用后的有机残余物能够弥补土 过高或微肥施用过量,均可严重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壤中因有机物质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亏损.使“地力的放出” 目前通常所指的中量元素肥料是硅、钙、镁、硫肥。这些 与“地力的回复”保持平衡.从而保持地力“常、新、壮”。在这 元素在土壤中贮存数量较多,同时,在施用大量元索肥时得 种情况下,作物的吸收量也较大,损失较少.肥效较高而经济 到补充。一般情况可满足作物的需求。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 效果好。如果氮素化肥不与有机肥料结合使用,则将引起地 展.氮磷钾高浓度而不含中量元素化肥的大量施用,以及有 力的衰退,长此以往,必将使地力趋向枯竭。如果在此基础 机肥施用量的减少.近年来在一些土壤作物上中量元素缺乏 上,仍忽视有机肥料的施用,单纯依靠大量使用氮素化肥(多 的现象逐渐增多。施用中量元素肥料要因作物种类、土壤条 肥集约型),虽然可以适当增加作物的吸收量,往往是“草多 件和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谷少”。氮素化肥与有机肥的配合使用是培养地力,提高肥 七、应根据地力水平(产量指标)确定施肥量 效.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无论是有机肥料或是无机肥料施用量的不足或过量,对 五、氮、磷、钾肥料的合理配合 作物生长都是不利的。施用量不足,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 许多试验结果表明:肥料按一定比例合理施用.其作用 要,产量达不到高产;至于施肥量过多,浪费肥料,污染环境, 往往大于单施某种单一元素肥料的效果。这是由于作物营养 增加成本,甚至严重减产;无机肥料用量过多,会引起土壤溶 各元素间有相互的原因。例如,如果土壤中磷元素供应 液浓度过高,发生烧苗、烧芽现象,而且会影响农产品质量安 不足,就可能阻碍碳水化合物的磷酸化,使之不能在作物体 全。由于农户厩肥用量的减少,在粮油、蔬菜、水果等农作物 内正常运转。于是蛋白质的重要原料.有机醇的数量便相对 生产过程中,氮肥过量使用,氮素以盐的形式在农作物 减少。这样。即使土壤中有足够的氮元素,作物也难于吸收利 体内积累,农产品在运输、储藏及食用后,还原成亚盐, 用。所以单施氮肥的效果,均不如氮磷配合施用好。因此,单 与人体内有机物形成亚硝胺.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独大量使用化肥的弊端。其主要原因尚不在化肥,而在于片 测土配方施肥虽然以确定不同养分的施肥总量为主要 面而大量的施用氮肥.缺乏合理的磷与钾素的配合。另外, 内容,但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益,施肥必须与选 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当年可以与有机肥的施用效果相 用良种、肥水管理、耕作制度和气候变化等影响肥效的诸多 当,甚至略有增加,但不能保持地力。以小麦为例,试验结果 因素相结合。配方肥料生产要求有严密的组织和系列化的服 表明:氮、磷、钾营养平衡与小麦产量呈因果关系。氮素的主 务,形成一套完整的施肥技术体系。这里还是用木桶来打个 要效应对于产量、穗数及千粒重均达显著性水准。磷素的主 比方,木桶中水面的高低代表植物产量水平的高低,组成木 要效应本身并不单独对产量、穗及粒重起重要作用,因此.磷 桶的各块木板代表着与作物生长有关的各种因素.木桶中水 肥的肥效问题实质是磷与氮、钾的平衡问题。钾的主要效应 面的高低,取决于组成木桶最短木板的长度。与此相通,作物 显著地作用于产量、粒数和千粒重。至于其它作物在生产中 产量的高低.决定于生产因素中满足程度最差的因素,木桶 所需的氮、磷、钾的最适当的配合比例,当在不同地力、气候 打水,要求各木板要达到协调的高度,作物生长同样要求各 条件下进行整体研究。 因素之间要协调一致。只有既满足了肥力要求,又满足了其 六、氮、磷、钾肥料与中量元素、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他生产条件,才能得到较好的收益。因此,测土配方施肥是一 各种营养元素的配合是配方施肥的重要内容,随着产量 项综合性技术,是在其他的配套措施有力保证的基础上发挥 的不断提高,在耕地高度集约利用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强 效益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