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y.2011 VoI.30 No.3 第30卷第3期 重庆市永川区文化旅游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上) 王先胜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遗产学院,重庆402160) 【摘 要】在分析和思考永Jl1区文化资源及其利用、文化产业及其产值结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现状及其利用、 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其特征、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现状等等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期间永川文化产业发展和 规划重点应该是文化旅游业,而其发展思路和方向应该是,将永川打造为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同时提出了实现这 一目标和方向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永川;文化产业;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旅游目的地;思路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11)03—0037—06 一、绪言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 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 风尚。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 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当然它也 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文化旅游业投资分析 及前景预测报告》认为:“当前,中国的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与旅游结合 的需求越来越明显”、“21世纪中国旅游的方向直指向文化旅游”,因此“现阶 段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 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文化旅游是一项充满憧憬、创意的 文化活动.必须以观念创新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 要按照全面创新的战略要求,用新的思维认识、开发和管理文化旅游产品。”l1] 目前,永川区文化产业产值的基本情况是:“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 化艺术服务等文化经营行业,共计有经营单位980多家(文广新局系统),从业 人员近4000人.产值约2.5亿(不含其他部门管理的产业。走访统计局,提供 的测算结论是:2008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亿元,约占GDP的2.5%)”、 收稿日期:2010—10—09 作者简介:王先胜(1963一),男,四川邻水人,主要从事考古学、易学、中国史前研究和文化遗 产学研究。 37 “永川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以茶山竹海、野生动 功能和目标定位、发展方向与思路等等;5、把永川 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放在整个中国以及世界范围 内来进行思考。并且重点从吸引全国、全世界旅客 把永川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思考。 下面分三个部分进行概述:一、永川区文化资 源概况及利用分析;二、永川区文化旅游业产品现 状与近期规划分析;三、永川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 思路与建议。 物园等吸引各地游客.据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是: 2008年旅游产业收人12.6亿元”,因此“如果按照 上述情况统计,永川文化产业‘总值’应该在15亿 元以上” 据此可知,在包括“旅游产业”在内的永川区 文化产业8个分类(即“新闻出版服务”、“广播、影 视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 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 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旅游产业”等等, 基本与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的界定和分类一 致)的总产值中,“旅游产业”产值占了其中的 85%,而其他7个类别所占比例平均只有2%,充 分说明旅游业在永川区文化产业中所占的绝对重 要地位。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永川区的旅游资源和 产品远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与发挥效能 1,其发 展空间堪称广阔。 《重庆市永川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 (以下引文凡出自该《说明书》不再作注)指出“旅 游业是关联性非常强的行业,发展旅游业并不是 简单的发展景区(点),而是‘吃、住、行、游、购、娱’ 六要素的完整配套;而且旅游业跟农业、工业、文 化业、商贸业以及房产业关联度非常高,往往会形 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多产业组合态势”i4]。 一方面是永川区的旅游业在其文化产业中占 据了绝对重要的份额和地位、发展空间广阔,一方 面是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功能强大以及旅 游业正在全面向文化旅游过渡与转型。基于这种 背景和永川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需 要,本文重点考察、分析永川区进一步发展旅游业 或文化旅游业的可能性,并对永川区文化旅游业 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做些分析、讨论,供和有关 部门决策参考。 本研究以及发展思路与建议的提出立足于以 下基础和原则:1、充分利用和整合永川区现有历 史文化资源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自然遗产资源; 2、充分尊重永川区已有的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业 相关产品、资源以及规划、项目、设计、设施,注重 盘活现有资产、资源;3、充分尊重永川区《重庆市 永川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研究成果.在永川区 现有各相关方面研究成果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思考 与发挥:4、不局限于永川区或重庆市对永川区经 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产业、旅游业确定的既定格局、 38 二、永川区文化资源概况及利用分析 (一)文化遗产资源概况及利用分析 【资源概况】 1.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据永川区文物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 永川区现收藏和征集的馆藏文物(博物)近3 千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l1件、三级文物8l件、 古生物化石300余件,其它文物2600余件。全区 现有地面文物点870余处,比较重要的文物点360 余处,其中已公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4处、永川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2余 处,拟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6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 年代最早的文物是距今约四千年历史的石 斧、石锚,其它较有观赏价值的文物有东汉石天 禄、汉代画像石等等。较为重要或者有一定旅游开 发价值的古代遗址、遗迹有:板桥镇高洞子崖墓、 四望山寺古建筑、天子殿军事遗址、永川清代瓷器 遗址、陈食卢岩崖墓群、永川崖居群。此外,尚有唐 宋汉东城遗址、佛岩寺宋代石窟、大佛洞明代摩岩 造像等等。 2.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据永川区文化馆提供的资料—— 目前传承的永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不 多,近年普查共收集线索60条,调查项目涵盖13 个门类计28项.其中民间文学2项、传统音乐7 项、传统舞蹈7项、民间手工技艺l0项、传统医药 l项、民间知识1项。 永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个特点:一是传 统手工技艺保存比较完好,如永川豆豉酿制技艺 已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溉盐白菜制 作技艺、松溉熊氏杆秤制作技艺、陈食烟火架制作 技艺等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由于朱 沱地江边上,民间音乐比较丰富、有自己的特 色.如朱沱山歌、朱沱小调、石工号子、川江号子 等:三是民间舞蹈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如朱沱的牛 灯戏、板桥的泥鳅灯戏、双石的小金龙舞、五间的 板凳龙舞等。 3.其它文化遗产资源 (1)历史文化资源 据松溉、朱沱出土的石斧、石锚推断。永川文 化发展大约经历了四千多年历史。由于战争、人口 迁徙、文化交流等诸多原因,永川文化发展具有断 续性和文化多样性特征。 永川建县前有较悠久的古代文明史。夏、商时 永川属梁州地,周时属巴国.秦属巴郡,汉、蜀汉、 魏时属益州,西晋、成汉、东晋至南朝宋分由益州、 梁州、荆州等领属,南朝齐到隋代属泸州、巴州、楚 州、渝州地,唐代属剑南道东川地,至唐大历十一 年建永川县。建县后历经1200多年的漫长发展, 经过唐宋元明清各代的进步,特别是近代与现代 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逐步形成了 永川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历史文化特色。 从夏朝到隋朝,大约有近3000年历史,这是 永川文化的积淀期。这一时期永川历史与文化发 展史籍记载不多,无法考证。自唐大历l1年(776 年)置县至清末,在永川地区发生的古代重要历史 事件主要有以下诸项: ①明神宗万历年间,永川遭播州宣慰司杨应 龙叛明战乱波及,县城遭到奢崇明、杨应龙等与明 朝统治阶级的战乱所毁。 ②明崇祯13年起至清初,永川又遭到明、清 统治者在境内张献忠农民军的影响.同 时永川人蒋世铉、康明忠、康立峰、康柄奎、罗世璧 等对张献忠侵犯永川进行了顽强抵抗,表现出永 川人民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英勇不屈的斗争精 神。 ③明末特别是清代的湖广填四川,外来永川 移民众多。明末永川有9姓是外逃回籍的移民,清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颁布入籍四川条例,康熙 三十三年(1694年)发布《招民填川诏》,先后大批 移民进入永川“插占为业”。 ④康熙13年王吴三桂举兵叛清攻占永川县, 祸及永川人民。 ⑤清咸丰年间,朝廷张国富农民军的战 争.导致永川人口锐减。 ⑥28年,为防日机空袭也方便居民挑运 饮水,县城水巷子附近城墙拆去1丈多;29 年日机炸毁义正门、嘉会门一段城墙。 据上可知,永川历史文化受战乱影响很大。 (2)古村镇、街区(特色文化村镇、社区) 永川区有一批历史文化名镇、街区和特色文 化村镇,它们各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或特色文化资 源,如地方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松溉古镇、板桥历 史文化名街,以出土松化石著名的石松镇,出土上 游永川恐龙、拥有石龙山摩崖石刻的三教镇,以传 承焰火架知名的陈食镇,陈子庄的故乡永荣镇等 等。其中尤以松溉古镇、石松镇、三教镇等的文化 资源或自然遗产资源具有较大的文化旅游开发价 值。 【资源利用分析】 永川区无论是馆藏文物还是不可移动文物, 数量和品种都较为可观。而且也有品质较高可以 提供作为文化旅游业具有一定质量的资源和产品 者。馆藏文物一般不能直接成为吸引游客的资源。 但它可以丰富旅游产品内容。不可移动文物中的 古代遗址、遗迹、建筑等等可能成为吸引外地游客 的因素,但是永川区的不可移动文物还没有这种 重量级的可以吸引全国范围内游客将之作为旅游 目的地的项目,永川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松溉古镇”也不具有这种 能量,因为有许多与它同类的产品分布在全国各 地。在永川这种国家级的文物古迹也处于比较孤 立的状态,故其影响力主要在永川及其周边地区。 其它如板桥镇高洞子崖墓、天子殿军事遗址、陈食 卢岩崖墓群、永川崖居群等等都有自己的特色或 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可以成为很好的旅游产品内 容而没有吸引全国范围内游客的资质。 无论是馆藏文物还是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旅 游资源目前都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开发. 只有松溉古镇等少数项目在永川的文化旅游方面 有一定贡献,其它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故文物、 古迹旅游这一块尚需更加深入的理解、研究,加大 力度开发。 如前所述,“目前传承的永川区非物质文化遗 产总量不多”.但是它们的品质还不错,已申报成 功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产品有些可能不 属于文化产业范畴.但是从利用文化遗产发展经 济社会、提高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总量的角度看,它 39 们也可以归属于文化产业范畴。永川区有代表性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松概熊氏杆秤制作技艺、陈 食烟火架制作技艺两项,前者受制于时代和衡器 发展的进步、后者受制于表演场所、情景和时节的 。其产品都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和发 《重庆市永川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下引 文凡出自该《规划》不再作注)认为永川区旅游资 源“四级和五级资源不多”,其中五级资源为“箕山 (茶山竹海)、黄瓜山、重庆野生动物世界”[3],即 三者是永川区级别最高、资质最好的旅游资源。 展,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只具有辅助作用。而永川 豆豉酿制技艺和松概盐白菜制作技艺都有相关的 产品开发与销售。尤其是前者生产和销售规模较 大.它们的市场和产品开发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从而为永川区文化产业或永川区经济发展作出更 大的贡献。 永川区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够为文化旅 游业的产品增加内容、内涵,从而为文化旅游业的 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手 工技艺展示与体验等都具有丰富旅游产品内容、 优化旅游环境的作用。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 要保护,同时可以深入研究、开发利用为文化产业 和旅游业增值的。 此外,永川历史上明、清至时期战乱频 繁。从文化产品与文化旅游业产品开发的角度看, 是值得深入研究且具有一定开发潜质的。 (二)复合型遗产资源概况及利用分析 【资源概况】 茶山竹海和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是永川区目前 最主要的旅游产品,前者依托山地丘陵系人工栽 培茶、竹所得,后者全靠人工打造,所以本文将它 们以及其它人工结合自然资源打造的旅游产品和 项目称为复合型遗产资源。这类资源包括全国农 业旅游观光示范区黄瓜山百里优质水果长廊、国 际卫星湖休闲度假区、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区 中华梨村、石龙山书法艺术石刻以及新建景区来 龙湖生态园、植物园等等,也包括一些与旅游业紧 密相关的工艺品、名优土特产品资源如永川竹工 艺品、蝴蝶画、麦杆画、经络画、石雕等,以及永川 豆豉、松花皮蛋、茶叶等等。 永川区目前所有以及在建、将建的这类“复合 型遗产资源”非常丰富,当然它们也是永川区旅游 业的主打产品。对于这类资源和旅游产品在永川 区旅游业或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投人、 产出比问题可能需要做一些深入的具体的研究、 分析,非本文所能也非本文主旨,目前只是把它们 作为文化旅游资源来看待。 【资源利用分析】 40 该《规划》认为“重庆野生动物世界和黄瓜山一 卫星湖的发展相对成熟,2008年接待旅游者分别 达45.26和73.32万人次,而资源价值较高的茶山 竹海仅接待14.52万人次,未能有效发挥其资源价 值”。这个认识基本上符合实际,即茶山竹海作为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目前未能得到充分开发与发 挥其功能和价值。 同时.无论是黄瓜山一卫星湖、重庆野生动物 世界还是茶山竹海,作为旅游产品它们都没有吸 引全国范围内游客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因素, 甚至几者合并在一起也缺少这种功效。这从《规 划》的统计、分析也看得出来,其“客源市场成分分 析”说:“目前9家旅行社及旅行社门市部、7家星 级饭店接待客户均以重庆本地人居多,商务、会议 游客及团队游客相对较少。成都客群未能有效挖 掘”,“旅游住宿比例与消费”情况是:“2008年接待 过夜旅游者47.19万人次。约占接待旅游者287万 人次的16%,游客平均住宿夜数为1夜,永川旅游 目前仍以短途观光旅游为主。” 总之.永川旅游资源和产品虽然丰富但是缺 少重量级的品种与项目.导致丰富的旅游资源和 产品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其效能和价值,哪怕 是最优质部分旅游资源与产品也面临这种困 局——全国范围内的游客没有把永川作为旅游目 的地来看待,仅仅是永川市内及其周边地区的游 客可能把永川作为“一日游”可供选择的地方之 一,成都客群都“未能有效挖掘”。 要从根本上改变永川旅游业目前这种状况必 须要有新思路、新思维。 (三)其它相关资源概况及利用分析 【资源概况】 1.自然遗产资源 永川区的自然遗产资源主要有箕山、以恐龙 化石和松化石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由于自然遗 产资源要变成旅游资源尤其是需要挖掘、增加其 文化含量,事实上它们大多数将成为自然遗产与 文化因素融为一体的旅游资源或产品,并且其中 的文化含量、文化因素将极大地影响其作为旅游 产品的价值和影响力,所以它们实际上会成为一 种文化旅游产品,成为文化旅游业的资源部分。随 着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转型,纯粹的 自然风光旅游在旅游产品中所占的份额将会越来 越少,而自然景观、自然资源与文化相结合、融合 的产品所占份额会越来越多。本文认为永川区拥 有的箕山、古生物化石就是与文化旅游相关的旅 游资源。 2.历史名人资源 据《永川县志》载,已立传较有影响的永JiI历 史名人共51人。在这些名人中,有清朝知府 黄开基、红四军刘安恭、世界知名画家 “东方梵高”陈子庄、微生物学家陈文贵、地理学家 徐近之、微刻艺术家刘声道、国际影星陈冲等等。 其中陈子庄、刘安恭、黄开基、万从木四人收入重 庆市文化名人名录;收入永川名人馆的共有45 位,除上述4位外,历史名人26位,当代名人15 位。 永川还迎来过朱德、、刘伯承、聂荣臻、 彭德怀、贺龙、黄炎培、、、李铁映、宋 健、温家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留下了冯玉祥、吴 玉章、宋美龄、基辛格、叶圣陶、何厚铧等国际国内 名流的足迹。 3.职教文化资源 永川区为重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试验示范 基地,2004年9月重庆、市决定由重庆市 教委和永川市共同建设。目前已有普通高校 和高职院校7所、中职学校20余所、成人高等院 校3所、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8家,职业院校 教师6000余人,在校生达l0.8万之众。学生来自 重庆市及市外20多个省、市、自治区,永川市外学 生占实际招生人数的80%以上,其中外省市学生 超过5O%。职业教育已成为当代永川一大文化特 色.其“城校互动”发展模式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 充分肯定.成为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第四种模 式——“永川模式”.获得了首届中国地方教育制 度创新奖的10个最高奖项之一。近期将努力打造 “办职教来永川、学技能来永川、招员工来永川”职 业教育品牌。 据专家测算,2004年职业教育拉动永川GDP 增长4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约3亿元,拉动消 费4亿元,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6万个,增加城市 人口1万余人。另外,拉动了商贸、建筑、交通、旅 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除了经济社会发展,职教 还缓解了就业带来的压力。据调查测算,永川新招 1万名职高、中职和高职学生,可增加教职工及间 接提供岗位4023个,也直接、问接延缓了28132 人的就业压力。从大文化范畴看,2009年永川区 发展职教产业拉动GDP5.8亿元 根据规划.到2020年把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建 设成为长江上游示范基地、中国西部技能型人才 摇篮和中国西部地区的职教高地.在技能人才培 养、劳务市场开发、办学质量效益等方面处于西部 领先地位。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保持30所的规模, 在校生达到13万人。建成国家级示范高职学院3 所,校均规模超过8000人.建成市级重点和国家 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l5所.校均规模超过4000 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年培训量达到3.5万人次。 【资源利用分析】 上游永川龙1976年出土后陈列于重庆自然 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改革开放以来,永川龙在重庆自然博物馆的 策化、协调下,屡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1985年 底上游永川龙首次走出国门在新加坡世界贸易中 心展出,为期17天,展品包括上游永川龙和其他 类别的一些小型爬行动物化石骨架,迎来了6万 人次观众。1993年上游永川龙在瑞典哥德堡市自 然博物馆进行为期8个月的展览,得到哥德堡市 博物馆委员会布・易・杨森先生的大力帮 助。这是上游永川龙展首次在欧洲国家举办,展期 内参观人数多达42万,而哥德堡全市人口只有50 万。至今,上游永川龙化石骨架先后在8个国家计 14个地区展览,重庆自然博物馆等共139人次获 得学习、考察的机会,累计创汇52.5万美元。上游 永川龙出国展出,为国争光,也使永川的知名度得 到大幅提升 中国在世界恐龙化石领域有三大著名恐龙: 上游永川龙、合川马门溪龙和自贡多背棘沱江龙, 而永川境内就出土了世界两大著名恐龙。永川龙 的出土在世界恐龙化石史上创造了3个第一:第 一次发现该种属的恐龙化石,第一具大型食肉性 恐龙.第一具保存完整度最高的食肉性恐龙。上游 永川龙取得了世界同类型恐龙化石的命名权,全 世界的自然教科书中因此有了永川。但是仅仅在 国内.被称为“恐龙之乡”的地方就有l6个,而永 川并没有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尤其在旅游业、经济 41 社会发展和永川形象与影响力塑造上.永川恐龙 外的游客构不成普遍意义上的吸引力。比如影响 还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功能与价值。上游永川 龙出国展出没有为永川带来经济收入,宝峰恐龙 化石、红江机械厂建设工地恐龙头骨化石等至今 还“沉睡”于岩层,未做正式发掘。 关于松化石的利用,永川已经做出一些尝试 最大的陈子庄.可能也只是限于部分艺术家、艺术 类的学生以及个别对其人生经历、人格特别感兴 趣的人才会产生到永川一游的兴趣。 永川职业院校教职工达到6000余人。在校生 达10.8万之众,一半以上学生来自重庆市外20多 和努力,比如以石松大道命名永川城市街区。将永 泸石松坪和永隆乡八角寨出土的石松,分别置于 永jiI区人民广场和大南门广场成为标志性景点,注 册“石松”牌高梁酒获得重庆名牌产品称号。但是这 个省、市、自治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永 川城市规模和人口的发展.拉动了永川的消费和 经济发展,成为永川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而且从永川旅游业和文化旅游的角度看,它们 也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值得认真研究、发掘。 参考文献: [1]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10~2015年中国文化旅游 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B/OL].[2010—10—10]. http://wenku.baidu.com/view/ 899a73d9ad5lfOldc28lflt"8.htm1. 些举措远远不够,一是它们没有为永川区的旅游业 和经济发展增加多少实质性的效益,二是石松的科 学价值、历史文化内涵很少为永川区以外的人所 知.当然也没有为永川区的形象塑造和社会影响力 作出较大贡献。甚至石松是什么、石松与永川的关 系,在永川区以外可能都很少为人所知。 因此,永川恐龙和永川松化石对于永川区文 化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永川经济社会发展还大有 [2] 永川区文广新局,区委研究室,等.重庆市永JI1区文化 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2009—6. 潜力可挖。当然已出土的其他各种动植物化石以 及已经发现而尚未发掘出土的各种动植物化石. 都是可资利用的旅游资源,值得认真研究、规划使 其为永川区的文化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有 [3] 重庆市永川区.重庆市永川区旅游发展总体 规划.2oo9一l1. [4] 重庆市永川区.重庆市永川区旅游发展总体 规划(说明书).2009—11. 益的作用。 永川的历史名人资源可以成为文化旅游产品 的组成部分.对永川区的社会教化和塑造永川区 的形象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对永川区和重庆市以 [5] 张耀武,等.宜昌历史茶文化资源及其旅游价值[J].重 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6). 责任编辑:刘承云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Thoughts and It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Yongchuan WANG Xian-she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ongqing 40216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thinking of culture resources use,cultural industry and its value,cultural tourism re— sources and produc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its use,the trend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ts characters,china's political,eco— nomical and cultural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yst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o ̄ance should pay to the cultural in— dustry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during the period of”twelve five”.Moreover。the development thinking and direction should be the creation of Yongchuan as tourists attrac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At the same time,it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f realizing the purpose and direction. Key words:Yongchuan;cultural industy;culturalr tourism;travel destination;thinking and strategy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