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被甲士,名曰公卢,望见简子大笑。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有宿笑①。”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②,无以解之则死。”对曰:“当桑③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④也。”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于是罢师而归。
【注释】①笑:笑话。     ②有以解之则可:如果能够解释清楚这个笑话就算了。③桑:采桑。     ④旷:荒废,也指失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赵简子举兵而攻齐(       ) .(2)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       ) .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他的妻子愤怒地离开了丈夫。  B. 他的妻子愤怒地离开了女子。
C. 他的妻子愤怒地去追赶丈夫。  D. 他的妻子愤怒地去追赶女子。
3.文中公卢的“宿笑”具体是指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4.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是
1
                                  。(3分) 二
晏元献①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适值帝御试进士③,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晏元献: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②阙下:此指朝廷。③御试进士:由皇帝亲自主考的科举制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晏元献公为童子时 (       )          (2)上极爱其不隐(       ) ..
2.正确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
张文节荐之于朝廷 ..
                       
3.晏元献“乞别命题”是因为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
4. 晏元献是一个                    、                     的人。(4分)
三、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①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②,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③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谬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①直:价值。      ②过:探访。   ③踵:到,走到。
L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       归(      )     .
(2) 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       进(      )    .
1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恰好仆人穿着鞋子到集市上的店铺里去买东西。
B.恰好仆人穿着鞋子到集市上的店铺里去找买主。
C.(楚人)恰好派遣他的仆人到集市上去买鞋子。
3
D.(楚人)派遣他的仆人到集市上去把鞋子卖掉。
14.“友人”与楚人绝交的原因是
                             (2分)
15.文中的友人是一个               的人,因为                                                                        (3分)
四、焚庐灭鼠
越西有独居男子,结茨①为庐,力耕以为食。久之,菽②粟盐酪具,无仰③于人。尝患鼠,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
一旦被④酒归,始就枕,鼠百故恼之,目不能瞑。男子怒,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次日酒解,怅怅⑤无所归。龙门子唁⑥之。男子曰:“人不可积憾哉!予初怒鼠甚,见鼠不见庐也,不知祸至于此。”
【注】①结茨(cí):编结茅草。②菽粟:指粮食 ③仰:这里有“靠”的意思④被:遭,受。这里是“醉”的意思。⑤伥伥:迷茫、失意的样子。⑥唁:对别人有不幸表示慰问。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结茨为庐     (     )               (2)菽粟盐酪具(    ) ..
4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从前老鼠成患,每天都成群结队地行动,夜晚又叫又咬直到早晨。
B.曾经担心老鼠,白天就成群结队地行动,夜晚叫个不停直到早晨。
C.曾经老鼠成患,白天都成群结队地行动,夜晚又叫又咬直到早晨。
D.从前担心老鼠,每天成群结队地行动着,夜晚叫个不停直到早晨。
14.文中男子“焚庐灭鼠”的根本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5.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3分)
五、拾   樵
司马光
余见童子拾樵于道,约曰:“见樵先呼者得之,后毋得争也。”皆曰:“诺!”既而行,相与笑语戏狎,至欢也。瞲①然见横芥②于道,其一先呼,而众童子争之,遂相挞③击,有伤者。余惕④然,亟归而叹曰,“噫!夫天下之利大于横芥者多矣,吾不知戒而日与人游,恃其欢而信其约。一旦有先呼而斗者,能无伤乎?”
【注】①瞲:xuè,惊讶地看。 ②芥:小草。  ③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④惕:
5
忧虑、恐惧。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后毋得争也(         )      (2)恃其欢而信其约(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夫天下之利大于横芥者多矣
                                            14. 在“吾不知戒而日与人游”这句话中,在作者看来与别人交往中应该“戒”怎样的人?(2分)
        
15.这个小故事阐明的道理是 (3分)
六、顾荣贻炙
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①人有欲炙之色,因辍②己贻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6
【注释】①炙,烤肉。  ②辍,停下来。这里有让出的意思。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因辍己贻焉(    )      (2)顾荣异之(    ) ..
13.选择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3分)
A 觉得送烤肉的人有想要烤肉的样子。
B 发现送烤肉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色。
C 看到送烤肉的人有想要烤肉的样子。
D 觉察送烤肉的人有想偷烤肉的神色。
14.“常有一人左右己”,句中的“一人”指                               ,此人“左右”的原因是                                       。(3分)
15.从文中看顾荣是                                      的人。(2分)
七、于令仪济盗成良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①,晚年家颇裕。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过,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②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
7
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
【注释】①长厚不忤物:为人忠厚不得罪人。    ②十千:指一千铜钱。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得十千足以衣食   足(    )      (2)至明使去   使(   ) ..
13.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你向来很少路过我家,何苦要当强盗呢?   B. 你向来很少犯错,何苦要做小偷呢?
C.你向来很少犯错,何苦要当强盗呢?      D.你清白、少过错,何苦要做小偷呢?
14.于伶仪的“善”在文中具体表现为                      。(用自己语言概述)(3分)
15.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3分)
答案:一
1.(4分) (1)发动     (2)到……去
2.(2分)A
8
3.(3分)邻人追桑女,既得不到桑女,又失去了妻子。
4.(3分)要珍重眼前的真实的人与事,不要妄想得到不切实际的东西。(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做到知错能改。)
二
1.4分,各2分。⑴2分。是          ⑵ 2分。很、非常
2.2分。张文节向朝廷推荐他(晏殊)。
3.2分。晏元献十天前已做过这个题,草稿也在。
4.4分,各2分。诚实、有才、自信等
三、疑人窃履
12.(4分。每空2分。)(1)返回     (2)进献
13.C(3分)
14.楚人正穿着自己被人偷走的鞋子(答“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得1分)(2分)
15.知错就改    当他了解了事情的后立即就主动上门向“楚人”道歉,请求对方原谅(3分。前空1分,后空2分。如有其他答案,后空能支撑前空即可)
9
四、焚庐灭鼠
12.(1) 修建( 2分)      (2)具备((2分)
13.C(3分)
14.“男子积憾之”( 2分)
15.做事要学会克制,懂得三思而行 。(鲁莽从事要不得)(3分)
五、拾   樵
12.(4分)
(1) 能够        (2)依靠、依仗
13.(3分)天下的利益比横在路上(横着的)的一颗小草大的利益多了。
14. (2分) 口头上许诺,行为上却不守信用的人。
15.(3分)人和人之间交往不能仅仅为利,应该讲究信用。
六、顾荣贻炙
12 ⑴给、馈赠 赠送⑵  感到奇怪
10
13 B
14 受炙人 因为得到过顾荣赠予烤肉,所以知恩图报(回报顾荣)
15 善解人意、或富有爱心、有仁爱之心等意到即可
七、于令仪济盗成良
12.(4分) (1)足够     (2)让
13.(2分)B
14.(3分)对待小偷,以资助代替惩罚,并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让他到天明再离开。
(答到一点得2分)
15.(3分)有时用善良和宽容来感化身边有错误的人,或许会更有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