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来源:九壹网
第12期2011年6月企业研究BusinessresearchNo.12JUN.2011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金欣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要:针对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带动了煤矿企但业的发展,也为自治区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在发展煤矿企业的同时还应及时解决一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法规贯彻落实不够。《土地管理法》规定“谁破坏谁治理”;水土保持工作的方针应该是“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但这些法规在一些矿区得不到贯彻。当前,部分煤田正在进行大规模开发,其开发远远超过治理工作,甚至一些地方造成河流大量泥沙淤积。

(二)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部分企业领导从局部利益出发,为了扩大企业的效益,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缩减开支,该多投入

一、主要问题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把这种破坏和污染降到最低,成为

煤炭开采过程中,部分企业在今后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作者简介:金欣(1958-),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造血”功能的重要产业。利用民族地区的一些特有资源和传统工壮大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加工工业。艺,培育、

发展民营企业3.吸引内资,

西部民族地区,针对财政赤字严重应将吸引内资、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为重点,突出抓好主导产业、支柱企业建设,特别是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加就业,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要大力加快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加大工作力度,促进第三产业大发展。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工业产品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极有效地研发高科技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丰富产品结构的多样性,从而加强企业出口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内贸易的结构升级。

提高财政金融支持的执行力4.实施主导战略,

财政金融支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宏观系统艰苦的任务,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没工程,又是一个长期的、有的强有力组织和领导,很难取得较大进展,必须走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支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5.运用财政激活金融资源,

民族地区由于财政收入的有限性,资金短缺日趋严重,而近年来,央行虽积极发挥窗口指导等一系货币的引导金融资源发挥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行财政和货币的有机配合,是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理想模式选择。对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大财政对金融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挥财政的杠杆调节作用,撬动金融资源投入县域经济,形成可持续的信贷投入机制,发挥财政、金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互动作用。

参考文献:

6.加快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城镇体系

首先是迅速发展壮大现有城镇,辐射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形成城镇梯度网络式发展模式。其次要做好县城和中心城镇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入区发展服务业,完善城镇功能,发挥贸易中心作用。防城港地域性旅游、

7.应利用好的投资环境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

民族地区县域范围来讲,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加快发展面临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突破,就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首”,贯穿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靠招商引资解决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难题,以招商引资整合现有资源,推进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大跨越。

—以衢州市常[1]周丽.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山县为例[J].浙江金融,2007,(03).

[2]陈臻.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探讨--—以广西防城港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10期

—以甘肃省碌曲县[3]安贞.藏族牧区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为例[J].(人文社科版)2009年7月

[4]李钢.略论地方在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4年10月增刊

[5]赵亚娟.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33·

金欣: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的少投入,该少投入的不投入,存在\"有人开发、无人治理\"的现象。

(三)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长时期的大规模开采,造成矿区土地塌陷,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触目惊心,并因此引发了许多自然灾害。据测算,内蒙古每挖1吨煤造成的生态破环境污染的损失平均约为70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得内坏、

蒙古煤炭产业的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四)复垦工作滞后,导致环境恶化。矿开采后,由于复垦投资未能足额到位或相关工作不能落实到位,造成被破坏的植被无法“黄土漫天”。全面恢复,进而导致一刮风就是

(五)治理不到位,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粉尘治理不到位,煤炭生产过程中,由于治理措施跟不上,造成煤矿上空“黑云压顶”;煤炭运输过程中,由于措施不到位,造成沿途形成“黑云带”、“黑路带”;疏干水不处理、不回收,随意排放,污染了草原等等。

治理保证金制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进一步规范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促进企业和全社会降低消耗、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同时也给地方对当地资源、环境的修复,以及移民安置提供了资金保障。完善开发许可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考核指标。

检测、执法监督3.加强煤矿环境监察、

依靠法律手段,加强环境保护。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整顿、治理,必要时进行处罚,或责令其及时发现和制止煤炭产业建设中的违规行为。煤炭企业必须停产。

加强在煤炭开发过程中可能诱发灾害的调查、监察,及时采取有效防止措施、及时监控,及预报预警,并向当地主管部门提交检测报告。同时建立煤矿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加强环境保护技术支持与监督。环境监测和信息科研工作要做到为环境管理服务,推广污染治理最佳实用技术,提高集中治理力度,强化环境的监督管理。

4.加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煤炭企业搞好土地复垦和再利用,对已造成资源破坏的地区,以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分期分批进行综合治理。为防止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所有新开矿区在煤炭开采以前必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的要求,编制环境污染治理规划和相应的项目,依法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纳入煤炭开采预算,列入生产成本,实行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内部化,开征生态环境补偿费。同时建立煤矿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加强环境保护技术支持与监督。环境监测和信息科研工作要做到为环境管理服务,推广污染治理最佳实用技术,提高集中治理力度,强化环境的监督管理。5.形成节约用煤和合理用煤的良好环境。鼓励并支持生产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开采水体下煤层和极薄煤层,开采难采煤层和对生产尾矿进行再开发和利用提高煤炭资源开采回收率。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广先进的节能设备、工艺和技术。强化科学管理,减少煤炭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损失和浪费。制定有利于节约用技术标准和法规,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煤的、

行全面、严格的节煤措施,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煤和合理用煤的良在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中,要按照高效、清洁、充好环境。此外,

分利用的原则,开展煤研石、煤泥、煤层气、矿井水排放以及与煤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二、解决思路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的

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依赖程度会越来越大,能否坚持积极、

对于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能坚持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的路子对内蒙古生态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按照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提高加工转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提

有序地开发利用,既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对现有资源要有度、

不使资源闲置,又不能过度消耗和浪费,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

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在资源开发的同时一定要继续发展的道路。

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走科学合理的综合开发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目标。

不断提高地方煤矿的机械化装备水平,提高资源回采率,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推动矿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快地方煤炭开采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的步伐。三、几点建议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循环使用资源。主要是从环境方面体现了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价值,促进整个社会减缓对资源与环境的损耗,确立了新型的资源供应渠道。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屏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

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加展、

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二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保护和治理矿区环境,研究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煤炭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明确企业和的责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投入,逐步使矿区环境保护和治理步入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建立环境税收制度,遏制对资源能源的过度利用,促使企业改进工艺和加大技术创新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恢复

参考文献:

[1]刘昌华.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治理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矿业,2003,(12-8).

[2]韩凤永.制约内蒙古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经济论坛,(6)2009,.

[3]郝大庆,王锋正,郭晓川.内蒙古煤炭产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J

(2)]科学管理研究,2007,.

[4]赵维忠.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www.nmg.xinhuanet.com新华网内蒙古道.2010-07-2316:15

[5]晶晶.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5-15

·1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