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理MANAGEMENT提升运行精益化指标建立配网管理新模式
■  国网吉林东丰县供电公司  刘
“精益化管理”是要求企业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以最小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客户和合作者提供新产品和及时服务。“运行精益化”则指供电企业在电网调度控制活动中,规范制度、简化流程、创新技术,充分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以最小的人员、设备、时间、资金投入,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客户可靠经济供电夯实基础。东丰县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一直认真解析和贯彻“运行精益化”管理要求,并将“检修计划执行率”做为实现精益化的着力点,把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好制度和好办法进行梳理,结合绩效考核、配网OMS系统、电网监测技术、微信图片传输等新的管控元素,形成一套“主辅结合、五位一体、全程管控”新的管理模式。
运行精益化是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同业对标管理工作的主要指标,如何提升规范化、精益化是每个从事调度专业工作人所必须思考和努力的问题。针对同业对标管理工作要求,东丰中心在保证执行好66 kV电网调度任务的前提,将工作重心向10 kV及以下配网运行管理转
56
2020.04
移,努力提升人员对配网工作的重视,全面加强配网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检修计划执行率,将全县10 kV及以下的配电网运行做为精益化管理新阵地。
“检修计划执行率”作为“运行精益化”对应的对标指标,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工作任务,它执行的好与坏必将影响到优质服务、电能质量等管理指标,所以抓好运行精益化管理这一个指标就可以带动公司多项工作。结合省、市公司推行的“配网OMS系统”和“省、地、县三级中心同业对标指标体系”等工作要求,建立“主辅结合、五位一体、全程管控”管理模式,以提升同业对标“检修计划执行率”为抓手,出台《配网检修计划执行管理办法》,将配网检修计划工作“申请(审批)—发布—执行—监控—终结—评估”流程形成闭环管理,确保配电网调度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实现配电网调度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益化管理,提高同业对标水平和全省评比占位。
专业管理对应的指标及指标提升情况
东丰县电力分中心在实施新的管理模式前对公司10 kV及以下配电
网运行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发现以下主要问题:(1)吉林省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覆盖的是66 kV及以上电网,而对10 kV及以下电网运行情况尚未实施监控。(2)由于配电网检修计划都是基层供电所上报和执行的,而10 kV及以下电网是县调监控“盲区”,指标考核人员不可能每个检修计划都到现场进行检查,导致配电网检修计划执行率指标只能靠基层供电所自己上报,难免导致指标掺水、执行不到位情况。(3)由于缺乏监控和管理手段,各级电力故障抢修小组只有在接到用户报修电话后,才能获知故障停电信息,抢修工作处于被动位置。导致长期以来电力抢修工作反应速度慢,故障停电时间延长,同一起电力故障往往造成多用户报修、重复报修情况,不但使95598业务量增多、资源浪费,同时也影响了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形象。(4)基层供电所少数电工及运行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存在侥幸心理,对临时检修、缺陷处理等小型作业,为减少麻烦不上报、不请示,私自停电作业。由于这类作业突发性高、停电范围小、参与人员少,公司很难及时发现,而这类小型作业必然存在各种违章行为,是人身及设备安全事故的滋生地。
为提升同业对标指标而发现的以上问题,不仅仅是影响东丰县电力中心“运行精益化”这单一指标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映射出公司安全管理和优质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为此,公司多次开展了专题分析会,梳理、分析、排查问题关键所在,终于推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方案和规章制度,并确定了专业指标管理体系,对公司14个基层供电所10 kV及以下配电网管理工作进行“100分制”考核,每月生成《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绩效考核明细表》,并将考核结果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做为供电所绩效考核依据。
东丰县供电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公司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公司《配网检修计划执行管理办法》,建立东丰供电公司“主辅结合、五位一体、全程管控”管理模式,深化指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将配网检修计划工作形成闭环管理,实现了配电网调度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精益化,确保东丰县供电公司在吉林省电力公司同业对标检修计划执行率工作中排名第一。
主要管理做法
东丰县供电有限公司在落实运行精益化管理过程中,严格落实省、市公司相关文件,总结近年来本公司及兄弟公司的科学管理办法,运用省公司配网OMS系统、10 kV线路运行信息采集系统、手机微信服务群、绩效考核等先进管理手段,建立了“主辅结合、五位一体、全程管控”运行管理模式。主体管理与辅助管理相结合,制度落实和流程执行为主体管理,监测系统、图像上传、考核绩效为辅助管理,主体管理为工作重点和年度目标,辅助管理是
利用有效手段为完成主体管理目标服务,五项工作结合为一个管理体系,全方位对运行精益化以及检修计划执行率指标进行管控,通过提升单项指标而带动公司多项工作,真正实现用同业对标促进东丰公司整体进位的目标。
“主辅结合、五位一体、全程管控”模式对检修计划执行率的管控重点在于:制度和流程是主体管理内容,主体管理要求“不得走样”,精确复制和落实相关规章制度要求,确保完成省、市公司下达的工作目标;监测、图像、考核是辅助管理内容,辅助管理要求“不得添乱”,在有效监控主体任务执行情况的过程中,不应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不要的麻烦,利用科学手段自动或便捷的完成管控任务,充分体现运行精益化管理精髓。
主体管理工作
制度落实是运行精益化管理重点,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对工作的主体要求,必须精确复制和落实。东丰公司组织专业人员认真学习国调中心“关于加强配电网调度管理工作的意见”“机构设备监控运行分析管理规定”“吉林地区电网监控运行管理规程”以及“辽源供电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等规章制度,编制管理工作制度汇编手册,并出台了东丰县供电公司《配网检修计划执行管理办法》,用于指导中心及14个供电所日常工作,并为所有职工画定管理“红线”。
流程执行是运行精益化管理标尺。东丰公司的检修计划执行流程完全按照配网OMS系统执行,不敷衍、不走样、全面执行,认真落实系统管理人员、分配操作权限、确定岗位责任。所有公司的检修计划申请和计划执行都按照配网OMS系统流程
管  理MANAGEMENT进行,审批过程严格遵照系统要求开展,任何人不得绕越相关流程执行,并制定出东丰公司各部门相互配合的业务流程,以一项对标指标带动公司多个部门、多项工作整体提升,从而全面规范了检修计划执行管理工作。
辅助管理工作
监控系统是东丰公司运行精益化管理科技创新亮点,公司自主研发了“10kV线路运行信息采集系统”,并取得了三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它投资小、结构简单、建设周期短、效果特别显著,在不增加职工工作量的同时自动监控辖区内10 kV及以下配网线路的运行情况,是在国网配网自动化建成前最好的过渡方案。系统根据10 kV配电线路开关分段情况,在有代表性的线路末端变压器计量箱内安装监控终端,实时采集线路停、复电信息,并将信息通过GSM传送到中心电脑分析平台,从而实现对配网线路失、复电信息24 h在线监控,解决了中心对10 kV及以下配网线路“盲调”现状。系统可以随时监控基层配网线路的运行状态,极为有效地发现基层停电作业、杜绝违规停电和干私活问题的发生,为农电安全生产工作奠定基础。系统解决了在发生线路故障停电时,电力故障抢修小组只有在接到用户95598报修电话后,才能获知故障停电信息,导致反应速度慢,延长故障停电时间的问题,将原来被动的“等待式”服务转变为主动的“预先式”服务。
图像上传是东丰公司运行精益化管理特色环节,由中心利用手机微信软件建立“东丰供电公司停电信息服务群”,将公司中心、运检部、客户中心、供电所所长、微机员等有关职工邀请到微信群中,作为公司各类服务信息的发送者
2020.04
57
管  理MANAGEMENT及客户意见答复者,再由各供电所所长和微机员负责邀请乡镇机关有关领导、行风监督员、各类电力客户代表加入群里。公司利用该微信群及时上传停电计划,每项停电计划执行前7天在群内公告停电范围、停电时间、预计恢复时间等信息,接受和答复客户各类用电业务咨询。更主要的是:利用微信图像传输的便捷功能,要求供电所通过微信对停电设备和故障点状况,以及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前(后)、安全措施、设备变动情况进行拍照,在“停电信息服务群”中上传图像。图像上传不仅可以让微信群中的客户及时了解停电原因和施工进展,同时微信群中的各专工通过上传图像可以及时掌控检修执行情况,下载施工现场图像为今后的统计和考核留作依据,实现了对停电事件及安全施工过程的刚性管控,强化各部门与基层供电所之间业务联络和在线指导,便捷信息传递、提高办公效率,打造迎合信息发展要求特色服务网络,提升东丰公司电网运行安全管理水平。
考核绩效是运行精益化管理激励手段,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专业管理水平,提升电网运行与管理效率,奖优罚劣、评比提升,根据《国调中心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调度控制工作考评细则的通知》及“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专业考核方案”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检修计划执行率考核细则,明确各调度控制工作评价考核标准,以“10 kV线路运行信息采集系统” 和“东丰供电公司停电信息服务群”提供的信息为依据进行考核,彻落实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部署,量化电网运行管理考核工作。
专业管理模式实施效果
国网东丰供电公司电力中心
58
2020.04
“主辅结合、五位一体、全程管控”管理模式,对运行精益化管理应该是比较科学、比较先进、比较超前的,完全应合和满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发的《国调中心关于加强配电网调度管理工作的意见》管理要求。在坚持制度和流程的主体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利用监测、图像、考核辅助管理完善管控力度,通过自己研发的“10 kV线路运行信息采集系统”和“东丰供电公司停电信息服务群”,将辖区内的配网线路有效的监控起来,依靠技术管理提升检修计划执行率指标。有效解决了县级供电企业配网“盲区”“盲调”问题,杜绝农村电工乱停电、干私活现象,将配网运行管理指标由原来靠基层供电所自己上报转变为实时在线监控,由原来无法数据考核转变为量化评比,由原来各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综合管理。
评估与改进
管理评估方法
“主辅结合、五位一体、全程管控”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运行精益化指标,建立配网管理的新模式。因此管理评估必需是一套科学、量化、结合实际工作的完整体系,坚持主体管理是目标、辅助管理是标尺的思路。
监测系统,每周通过“10 kV线路运行信息采集系统”对一周内停电故障进行分析统计,自动生成《东丰县中心停电故障简报》。
图像上传,每月通过“东丰供电公司停电信息服务群”上传的图片进行统计汇总,生成《供电所抢修维护月报表》。
考核绩效,每月将《东丰县停电故障简报》和《供电所抢修维护月报表》数据进行汇总,结合主体管理任
务内容,最终汇总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绩效考核明细表》,为人力资源部提供供电所每月绩效考核依据。
今后的改进方向和对策
随着“主辅结合、五位一体、全程管控”管理模式在公司深入推进中,不断分析问题和总结经验,争取在近期进一步完善制度、流程、考核等问题,利用制度考核带动运行管理。其次,“10 kV线路运行信息采集系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今年上半年我们又对该系统进行了进一步升级,计划将所有用户电能表升级为信息采集监控终端,让系统的监控触手一下遍及每条供电线路,不用新增加设备减少投资降低工作量,同时又创新了一项新电网监控技术,现已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另外,公司还将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各级人员学习新的管理模式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活动,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职责分工。
推广应用可行性分析
运行精益化管理将是县级供电公司安全生产最主要工作,是同业对标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无法监控到10 kV及以下配网线路,原来的管理可以说“靠上面人跑、靠下面人自觉”,所以包括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都十分重视配网智能化建设。“主辅结合、五位一体、全程管控”是一套比较实用的管理模式,靠技术、靠科技实现立体管控,公司研制的“10 kV线路运行信息采集系统”,特别是利用电能表做为监控终端的新系统,3~4个月时间就可以在任何县级供电公司建立起配网监控系统,经济、快速、高效,再配合上各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台的管理办法,不仅提高了管理指标,也提升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