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上学期 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班学生48人,男生28人,女生20人。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个别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另外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逐步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差,纪律意识不强,对学习不在意,上课做小动作等。尤其是班级里的几个学困学生,在学习习惯培养上有很大障碍。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但第五单元没有语文园地,而是在课文之后安排了习作例文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第七单元和第八单元各安排了一次口语交际。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美妙的生活、金色的秋天、奇妙的童话、猜测与推想、发现身边的美、壮丽的祖国山河、大自然的礼物、美好的品质。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三、教学目标
1、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感受金色的秋天的美,激发学生用心去感受美;让学生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并试着自己编写童话;培养学生猜测和推想的能力,学习猜测的一些方法;感受身边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珍贵的礼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受到关爱
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
2、认识250个字,会写250个字。累计认识2050个字,会写12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25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5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合理的教学。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
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 言表达能力,并且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 .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授课内容 1《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时 备注 9.1放假 1 2《花的学校》 3*《不懂就要问》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2 《习作:猜猜他是谁》 《语文园地》 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3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6《秋天的雨》 5 9.2放假 7 7 9.22-24 7*《听听,秋的声音》《习作:写日记》 4 《语文园地》 假 10.1-7 5 国庆放假 7 国庆放假 8《去年的树》9*《那一定会很好》 6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11*《一块奶酪》 《习作:我来编童话》 7 《语文园地三》 《快乐读书吧》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8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4*《不会叫的狗》 7 7 7 7 中秋放《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9 《习作:续写故事》 《语文园地》 15《搭船的鸟》 16《金色的草地》 10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 《我爱故乡的杨梅》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语文园地》 11 17《古诗三首》《望洞庭》《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12 19《海滨小镇》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习作:这儿真美》 《语文园地》 21《大自13 然的声音》 22《父亲、树林和鸟》 23《带刺的朋友》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14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语文园地》 24《司马光》 15 25《掌声》26《灰雀》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7 7 7 7 7 7 7 《口语交际:请教》 16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语文园地》 元旦节 17 复习迎考 7 放假 7 18 复习迎考 7 7 19 复习迎考 7 7 20 期末考试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