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churchresearch 高教研究
基于众创空间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探索研究
文/许霓
摘要:众创空间自2015年被写入工作报告后,成为了当前创业创新的重要阵地和基础设施。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提升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从当前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从专业师资队伍的创建、高校创业氛围营造、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课外创业实践项目拓展四个方面入手,结合校外大环境,利用资源,构建以众创空间平台为依托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促进大学生就业力提升,打造、企业与高校的协同机制,实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绿色、循环发展。
关键词: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就业力1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瓶颈
19年,中国高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九所大学作为首批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标志着我国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始。在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各高校响应国家号召,纷纷投入到创新创业的热潮中,国家的大力支持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得到了高速发展。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模式。但相比于国外而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发展历史较短,现阶段中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缺少创业实践的探索,所谓的实践也大多停留在模拟阶段。在创新创业课程方面,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多数以选修课形式出现,尚未形成系统的、全面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学研”模式发展方面,我国多数高校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往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总之,我国各高校尚未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化、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2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国际上创业型大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创业教育模式,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一定经济社会环境下的人造生态系统,是以高校为核心的、各种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要素的动态复合体和共生网络。美国斯坦福大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探索的先行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生态系统围绕创业中心为核心,使智力资产、创业人才及外部资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高校创业推动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反哺创业教育的良性循环。我国高校虽然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概念,但多数没有建立相关系统的模型,缺乏实证和数据支持,同时缺乏实践性平台,有一定的局限性。3 众创空间的特点
2015年3月11日,印发“众创空间”纲领性文件—《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在《意见》文件的指导下,全国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众创空间”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开源技术,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众创空间”不是一个实体概念,而是一个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是传统孵化器的延伸,它基于互联网,注册条件宽松,以开放式作为主要特点,更多体现的一种共享式的创业,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群体既可以是创业者、创业团队、也可以是所有有创新点子的“创客”,真正体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高校也纷纷开设众创空间,以宁波市为例,截至2019年4月,全市备案的各类众创空间85家,其中国家级备案23家。宁波市15所高校也相继成立众创空间,其中在市级众创空间备案的已经有5家。高校众创空间兼具教育属性与产业属性,在推动创业创新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构建基于众创空间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产业升级,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4 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4.1 我国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分析
在学术界,对于“就业力”的定义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就业力主要指初次就业和维持就业、获取新岗位和岗位转换等必
须的能力。另外一批学者认为,就业力是能够提高毕业生择业和就业成功概率,包括工作技巧、理解能力与个人特性等一系列能力的组合。经一系列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在就业力方面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和经历不足、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不足、缺乏就业信心和意识三个方面。4.2 通过建立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促进大学生就业力提升
目前,高校众创空间已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作为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在这个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平台上,通过主题活动培育创新创业风气与文化;通过配套创新创业教育系列专业课程和引入校外创业精英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从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层面通过专业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进行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增加资源整合能力与综合服务能力;通过实践反馈调整,优化创新创业机制,逐步构建出高校创新创业的新生态。
4.2.1基于众创空间,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校内环境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校内环境构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途径实现。基于众创空间,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求职就业实践能力、丰富经历;提托众创空间、结合专业教育开设系统创业课程,提高大学生学习和工作能力;利用众创空间打造创新创业专业师资队伍,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求职信心。创业是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各地和高校纷纷出台各项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利用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是具备创新精神的学生个体和团队,但往往缺乏实践机会和实践性平台。高校众创空间可以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免费的场地租赁,解决创业启动资金难的现实问题。同时,高校利用众创空间开展创客项目交流,举办创客大赛,能够激发在校学生组织和参与活动的热情,实现学业与实践活动相统一,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为今后创业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2.2协同校外大环境,初步创建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校外大环境包括企业资源、资源、研究机构和其他支持等。
以高校众创空间为依托,同时利用社会众创空间资源,通过举办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走出去”,增强校际合作、院际合作与校企合作,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通过产学研用的合作方式,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同时也为高校建立稳定的实习、见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提供了条件。通过众创空间校内外优势资源的相互整合,逐步形成具备自我生长、进化和推进的生态体系,这一生态体系具备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创新创业体系课程、咨询、投融资、法律、财务等全链服务能力。通过个体、团队在搭建过程中的反哺机制,建立创新创业人才的能量循环机制,提升大学生就业的综合实践能力(见图1)。
总而言之,就业力的提升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基于众创空间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的创建充分发挥了高校、企业、、社会、学(下转251页)图1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教
育生态系统模型
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22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ManagementScience 管理科学
浅析数学知识在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文/李树芳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青春期的到来让中学生普遍具有极强的叛逆思维,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作为中学生学校中的“大家长”,必须在班主任管理中发挥更有效地作用。传统班主任管理工作具有管理方式创新性不足的缺点,不利于中学生的管理。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很多理论知识都能够被用于学生教育中,对于优化班主任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现阶段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在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方式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数学知识;中学班主任管理;应用策略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中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学生管理、学生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引导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良好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班级学风建设及教学质量保障,更有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数学知识包罗万象,与实际生活休戚相关,为了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班主任应充分发掘数学知识中存在的教育价值,结合数学知识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管理艺术性及效果。1 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虽然班主任管理工作受到了更高的重视,但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问题,影响这班主任管理效果。首先,班主任方面存在着意识有待提升、对班主任管理工作职责认识不清晰、班主任分身乏术等等。在管理意识上,很多班主任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部分班主任认为学生的管理应由各科教师分担,自己的主要责任在于组织班会,缺乏了对班主任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缺乏了对班主任管理工作内容的认识。在管理精力上,中学班主任除了担任班主任之外,往往还会任职某一学科的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已经造成了班主任个人时间和精力的大部分,导致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这有心无力的现象,了班主任管理与身心教育的职责发挥;其次,在学生方面,普遍存在着对班主任管理工作报以不认可的态度的问题,一方面源于班主任兼任教学共工作,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从而引起学生的不认可。另一方面源于学生自身认识不足,认为班主任管理工作缺乏必要性,进而导致学生产生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不认同,此外,还有部分学生是受班主任管理工作模式的单一性、缺乏柔性等弊端的影响,不认为班主任管理对自身的发展具有良好引导与教育作用。2 数学知识在中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策略2.1 结合数学集合、函数相关知识开展团队教育
班级作为一个团队,可以看作为“集合”,而学生构成了班级这个团队,也可以看作为组成“集合”的多个元素。因此,对学生进行团队教育、合作教育时,班主任可以通过运用数学中的集合、函数等相关知识进行教育,在教学的同时让学生理解自己在班级中扮演的角色,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认识到班级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在针对不服从班级管理的学生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数学集合与函数知识让学生明白自己作为个体离不开集体,个人与集体之间是存在依存关系的。促进中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提(上接225页)生五位一体的循环联动作用,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就业力,实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 初汉芳,张可,孟佳.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02).
[2] 陈新亮,王立华.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选择[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4(30).
[3] 陈丽娟,李娜.众创空间助推创业创新 激发杭州双创活力[J].管理观察,2017(01).
[4] 陈强胜,高俊山.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教育论丛,2018(09).
[5] 陈文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18(36).
[6] 胡婕.国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点与启示[J].保山学院学报,2017(06).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升,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2.2 结合概率统计知识正确引导学生思想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培养的关键阶段,但因为社会经验、认知水平的不足,中学生很容易在此阶段出现思想不端正的问题。因此,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需要给予中学生思想引导方面更高的重视,但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开展方式与开展力度把握不当,非常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是对于中学生这样叛逆思维强烈的学生群体而言。因此,在思想教育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加强对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视。通过利用数学知识开展思想教育既能够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同时又能够有效巩固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在实际运用中,班主任需要发掘数学知识的教育价值,例如利用概率统计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意识。中学生在学习中常有作弊、抄袭等不良行为,同时社会的高速发展也使得中学生对未来发展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导致学生中存在学习态度不端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班主任可以通过概率与统计知识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具有真才实干才能大概率地接近成功,通过概率计算让学生明白投机取巧而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只有脚踏实地的学习才是正道。3 结语
中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具有不成熟的特征,社会经验的不足、认知水平的匮乏、各种能力的不足都会导致他们在多元思想交融的情况下,出现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对于保障中学生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结合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对数学知识中教育价值的发掘与应用,在创新管理模式的同时提高管理效果。参考文献:
[1] 刘娜.数学知识在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01).
[2] 孟进.数学思维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1).[3] 万红星.浅析高中数学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越性[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2018(08).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师范学校)
[7] 苗青.英国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发[J].教育评论,2018(03).
[8] 谢志远,戴威,徐倩倩.应用新技术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8(22).
[9] 徐蕾,康乐.大学生就业力研究:现状与展望[J].重庆高教研究,2018(06).
[10] 张玉,周强,李福华,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17(03).
[11] 翟悦,于林林.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才智创新教育,2019(19).
[12] 张广宇,刘铁铮,李芩.众创空间模式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8(04).
作者简介:许霓(1988—),女,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