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2014年4月(中) 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胡巧云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襄阳441050)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雏发展过程:让 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最后教幼儿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关键词:幼儿;语言;能力;培养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 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幼儿思 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 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 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 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首先 家长和教师必须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 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 听、多说、多练,最后教幼JL,,I:L貌用语,培 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这样,幼儿的语言一定 会得到健康地发展。 一、培养和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的下几 个问题 1.把握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期 科学研究表明,2—4岁是孩子学习语言 的关键期,一旦错过了关键期,就会成为心 理上的某种缺陷,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著 名的“印度狼孩”就是这样。虽然辛格博士 花了很多精力去恢复其语言和人性,但仍然 收效甚微。所以,家长和教师要抓住和把握 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去培养他的语言能 力。 2.注意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现象是一个完整的信息输入、处理 和输出的过程。人们在“听”的过程中,语 言仅仅是以声音的形式存在,并作为第一信 号刺激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它只是一种输 入信号,其本身并无任何意义。人们在“听 懂”即理解其中含意时,它才成为真正意义 上的语言,作为第二信号,刺激、作用于大 脑听觉语言中枢。而“说”是人在思维的基 础上,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发音器官 输出,同时不断调整自己思维。语言和思维 是相互依存的。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自言自 语,就是孩子通过外部语言来进行思维的具 体表现。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 过程中,要注意把语言的音形外壳与其本身 的语义结合起来,否则“鹦鹉学舌”似的训 练,不但无法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时间久 了还会使他产生厌学情绪。 3.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 许多家长和教师在对孩子进行语言能 力培养和训练时,往往缺乏计划性、目的性、 系统性和持久性。一些家长在孩子呀呀学语 时,往往出于逗孩子玩的目的教他说话,而 到孩子二三岁时,错误地认为孩子大了自然 就会说话而撒手不管,以致错过了孩子语言 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家长和教师要注意有 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语言能 力,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也不可不闻 不问。 4.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家庭成员和教师的语言水平、文化修 养、家庭(幼儿园)藏书情况、父母和教师 对孩子教育的兴趣等等,都对孩子的语言能 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如果说话粗 俗、词汇贫乏,必然会从负面影响孩子。特 别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提 高文化素养,注意语言美,使自己的每一句 话都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典型。家长与孩子说 话时,要特别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为孩子 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孩子说话时要 比较慢,口齿清楚,语调温和亲切。不可用 严厉的语调对孩子说话,也不要恐吓或者在 他面前讲别人的坏话。家长对孩子说话,要 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的、禁止 性语言;多用提问的方式,少用命令的方式。 语言对孩子的行为有强化作用,对好的行 为,父母和教师要多讲、多鼓励。对不好的 行为,要尽量避免去强化它,最好是少议论, 或是从其他角度,从积极方面去讲。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 方法 1.多看 有计划地带领幼儿到生活中直接观察, 给幼儿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 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或者利用图片、图书 的方法,让幼儿直接感知。如:婴幼JLl ̄]认 识花时,家长总是在看到花时,让幼儿看, 然后反复告诉他们“花”,听后模仿说“花”。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可以增加难度,变化 方式,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 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 而发张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 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 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 2.多听 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的准 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 我们可以开设“开心小主持”、“餐前播报”、 “故事大王”、“自由交谈”等活动,让幼儿 学会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学通过自己的 表现及说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 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时也培养幼儿倾听 的习惯,提高了幼儿表达能力,树立了幼儿 的自信心。例如:我们班前段时间经常听故 事《猴子捞月亮》,幼儿不但听懂了故事大 意,还学会了很多词语,学会了完整的讲述 故事。在小朋友做错事时,还会引用句子一 一“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真笨”。在培养 117 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单让幼 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 三,会依照源于的语言范例。填换内容,表 达新的意思,从而具有口语表达能力。 3.多说 为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 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 力。在日上生活中,培养幼儿无论什么事情 都要和老师说,在交谈中,教师和幼儿易于 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这不论对 幼儿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 态度都有积极作用。幼儿在进行语言表达时 存在发音不清晰、语序颠倒、代词使用混乱、 发单音节多于发多音节、用词不规范、语句 不完整等现象,老师应该及时给予纠正。例 如:“老师”,幼儿经常说成“老希”等,凡 属幼儿出错时,老师就给予纠正,并让幼儿 重复练习。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创造机 会,多看,多听,多说。让孩子在不知不觉 中学会了说话,完整的表打自己的意愿。 4.多练 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幼儿练 习的另一主要途径。幼儿与幼儿说话不受到 任何的,气氛更为轻松。一些语言发展 比较好的幼儿还将在其中起到示范、带头的 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欢模仿,当同伴 说出一个较好听的词语时,他们就会跟着模 仿或纠正同伴的错误发音或纠正病句,促进 幼儿语言的发展。 5.教幼儿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 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 的规矩。礼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礼 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 能给人一种谦虚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 的好感。可以从一个人说话用词、语调口气、 举止态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思想面 貌、文化水平、社会身份。礼貌也反映着一 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 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 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 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家长和教 师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 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注重 方法,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 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最后,使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同时得到发展, 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