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2006年—2010年学校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坚持“思改革、求发展,思创新、求实效”的办学思想;坚持“依靠、争取支持、挖掘潜力,分步实施 ”的工作思路,强化层次目标管理,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在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以及办学特色等方面有一个较大较快较好的发展,实现少年儿童人人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切实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档次。
二、工作总目标 1 、“ 四风一训 ”
校风:文明、勤奋、务实、创新。 教风:严谨、求实、开拓。 学风:勤学、守纪、创新。 校训:严、  实、  全。
领导作风:团结、开拓、高效、廉洁。 2、学校管理
管理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质量优良。努力建设成为 : 校园美、校风好、制度全、 师资优、教学实、教改活、科研新、质量高、效益显、特色明的学校。
3、学校形象
社会满意、家长信任、学生热爱。 三、具体目标及措施 (一)德育工作
目标:努力创建以少先队工作为依托的德育特色学校,培养学生成为热爱
1
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小公民,争做“四有”新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合格率达99%以上,无违法犯罪。
措施:1、建立和健全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2、加强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3、在学科教学中强化“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4、开展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的系列宣讲,强化礼仪教育和开展行为规范达标活动;5、办好家长学校,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6、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制订好一套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在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及时实施心理疏导,并建立个人档案,进行跟踪记录。7、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定期向学生开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教学工作
目标: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年末学科抽测的优秀率、合格率达到或超过全镇平均水平。
措施:1、突出“弘扬人文精神,让孩子们快乐成长”这一主题,以活泼的教学、多彩的活动手段,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浓厚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关怀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学习的快乐;2、以教导处为中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建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的管理系统;3、以教导处为中心,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素质。保障新课程全面有效实施;5、改革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三)体艺卫、劳技教育工作
目标:全面发展,不遗忘每一个角落。学生应有较强的劳动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控制近视眼发病率,在校学生视力不良率不高于15%,按体
2
育锻炼新标准,达标率达100%。校园歌声嘹亮,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措施:1、加强党的教育方针的学习,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2、建立艺术类兴趣小组,并发挥其组织引导作用;3、全面实施《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体育教育,认真上好两操两课,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切实增强学生体质。4、进一步拓展体育的外延,在田径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篮球、足球、排球、兵乓球、棋类、冬锻三项等项目的训练,提高学校竞赛水平。5、开展学校系列性的艺术教育活动。
(四)师资建设
目标: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学科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小学教师队伍。到2010年,本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大专以上学历达到 85% 以上。继续教育每人每年在72学时以上。分别有3—6名中青年教师成为市级骨干教师行列。
措施:1、严格审核学历和潜在的素质;2、对现有的教师排好梯队,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稳定优秀教师;3、开展校本教师培训,确立先进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4、拓宽校际间教师流动面。
(五)学校管理
目标:逐步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措施:1、学校领导班子加强学习,提高管理的理性认识和实际的操作能力;2、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步入规范化轨道;3、在学校各项管理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做好各项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学校品位。
(六)教育科研
目标:形成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氛围,并能出一定的科研成果。着力打造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措施:1、制定学校科研规划,对教师的科研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2、进一步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构建多向互动的交流平台,组织如撰写随笔
3
论文、教学故事,开展学术沙龙、教育论坛等校本研究活动,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3、对科研成果实行奖励办法。
(七)校园文化
目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校园环境,合理布置校园的文化展品,把校园建成花园型的、又能起到人文教育的育人之地。校园绿化面积达到40%。
措施:总体规划、分步到位,加强对学生“美我校园、洁我校园、人人有责”的行为习惯教育。
(八)学校规模
目标:着眼未来,立足现实,科学考虑办学规模。至2010年,教学班为12个班,班级学额控制在35—40人之间,学生数在450人左右。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力争有一个年级实施小班化教学。
(九)学校信息化。
目标:构建学校信息化平台更新一个电脑室,新建一个电脑室,使生机比符合上级规定要求,更新改造教师办公室电脑,使每个教师拥有一台电脑。加强校园网建设,成立学校信息小组,完善学校网站,建立班级网页、教师个人网页和学生个人网页。注重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人人会使用电脑备课,搜集整理资料,100%的教师会制作课件,正常使用课件教学,30%的教师能在真正意义的网络环境下上课,实现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十)办学条件
目标:学校的危房改造得以启动,计划投资60万元,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建设成为集教师宿舍功能教室为一体的综合楼;对学校的操场进行水泥面硬化,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努力争创附属幼儿园,接受县级以上的验收。阅览室建成电子借阅,达到计算机管理要求;生均藏书量每年增加1册以上。继续更新学生课桌凳。不断充实专用教室设施。努力实现后勤服务的优质化,以家长和学生满意为标杆。建立和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抓好
4
校舍、消防、设施设备、食堂和饮食卫生、接送车辆、周边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的管理,认真排查、消除隐患,确保在“十一五”期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