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辨析并修改病句”高考复习策略施春禄
作者: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97-02
作为\"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一个重点,\"辨析并修改病句\"题,只要方法得当,精选一些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学生的辨析能力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大幅提升的。 1.高考中\"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查要求
\"辨析\"病句,即对句子的正误作辨别和分析;\"修改病句\",则是在对病句进行准确辨析,找出病因的基础上,对句子的毛病作修正。\"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考查的重要形式。《考试大纲》框定的病句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中前四种多为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后两种为语意逻辑方面的问题。
2.辨析病句的方法
辨析病句就是对辨别和分析。辨析病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语感审读法。利用平日培养出的语感,在读题的过程中找到感觉别扭的句子,进而审读分析,对该句是不是病句作确认。 例:下面句子有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出了名的陈引儿最终从一个优秀企业家堕落成为行贿狂的罪人。
【思维轨迹】审读此句,\"行贿狂的罪人\"不符合一般语言习惯,因为,一般只说\"杀人狂\",不说\"杀人狂的罪人\"。接着在对这个病句的病因做进一步的分析。这个句子,在语法上没有毛病,而在语意上犯了赘余的错误,\"行贿狂\"已含有\"罪犯\"的意思,再加上\"罪人\"就显得累赘了。
参:去掉\"的罪人\"。
2.2 筋脉梳理法。筋脉梳理法,是辨析复杂长句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即先划分句子的成分,划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
(1)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看主干是否有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赘余等错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看修饰、成分与中心语是否搭配。即定语与主语中心语或宾语中心语能否搭配,状语与谓语中心语是否搭配;
(3)看多项叠合加定语和多项叠加状语的语序是否合理。 例:下面句子有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在万里长城的各个游览景点上,每天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旅游者。
【思维轨迹】通过紧缩,提取出这个句子的主干成分:\"........吸引.......旅游者\",不难发现,这个句子有主语残缺的毛病,什么\"吸引\"了\"旅游者\"呢?本该作主语的\"万里长城的各个旅游景点\"却被装在\"在.....上\"的介词框架中,做了句子的状语。 参:去掉\"在\"和\"上\"。
2.3 逻辑分析法。有些句子不是在语法上有毛病,而是在逻辑事理上存在问题,对此,就须要从概念的准确使用,判断、推理的合理性方面考虑,即对句子进行逻辑意义上的分析。 例:下面句子有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
【思维轨迹】这个句子读起来通顺,语法上找不到错误,但经我们一推敲,就会发现本句采用\"凡是……都……\"这样一个全称肯定判断,显然是言过其实了,逻辑上不能成立。 参:去掉\"凡是\",将\"都\"改为\"多\"。
2.4 定\"点\"审视法。抓句子中容易出现语病的敏感点、重点予以审视。
2.4.1 审介词。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如果一个句子中有介词,先看它有无宾语,再看搭配是否正确,有无歧义,还要词结构的出现是否造成句子成分(如主语)残缺等。 例:下面句子有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我没有理由同我交往了十几年的朋友分手
【思维轨迹】应该是两个介词结构叠用,一个是\"与我\",作\"交往\"的状语,一个是\"同.....朋友\",作\"分手\"的状语。
参:应该将\"......同我.....\"改为\".....同与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4.2 审否定词。如果句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表否定的词,我们就要审视多重否定是否得当。首先应明确一个问题,表\"否定\",不仅可以用否定副词\"不\"\"非\"等,还有两类比较特殊的的形式:一是反问句,二是表示否定意义的动词(如\"禁止\"\"忘记\"\"终止\"\"否认\"\"排除\"\"免去\"\"取消\"\"忽视\"\"忌\"\"放弃\"\"拒绝\"\"避免\"等)。另外要注意,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语,一般只表达一重否定。
例:下面句子有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思念自己的亲人。
【思维轨迹】句中有三重否定:\"无时无刻\"\"不、忘\"。因\"无时无刻不\"表示\"时时刻刻\"都,表意就反了。
参:去掉\"忘\",或将\"忘\"改为\"在\"。
2.4.3 审两面词。两面词是指词语本省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高低\"\"能否\"\"是否\"等。因为他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两面词或者语意包含两面的词。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 例:下面句子有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思维轨迹】两面词表达的是不固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文或下文应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句中\"是否\"两面对前面一面,可删去\"是否\"。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并非一出现单个双面词,句子就一定会有语病。一定要谨慎的加以判断。 参:删掉\"是否\"。
2.4.4 审关联词。碰到有关联词的句子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关联词是否与主语位置恰当,关联词是否配套使用,分句间是否强加关联词,关联词是否准确显示事理逻辑性。 例:下面句子有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带来的绝活也是多种多样的。
【思维轨迹】遇到有关联词的句子,一般要考虑语序、搭配的问题。句中前后分句主语不同。
参:将\"因为\"提到句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上几点虽不能解决所有病句的辨识问题,但是这些类型在重要考试或平时训练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对提高辨识病句的能力非常有用。 3.\"辨析病句\"课堂教学具体操作方法
在复习\"辨析病句\"中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一步步接近正确答案。通过提问,让学生各抒己见。比如:让选择不同答案的同学举手,并说明理由。让不同的思路、想法在课堂发生碰撞、争论,最后由老师进行分析,公布正确答案,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总之,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精选题目、精练、精讲。通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是可以得到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