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市杰华起重机有限公司       共6页第1页 文件类型 文件名称 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JHQZ /GL2-07  2010A  1  目的
保证焊接质量达到要求,适用于起重机械设备焊接过程。
2  引用标准
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3  作业内容
3.1  焊接工作必须由考试合格的焊工担任,焊接所用设备必须是完好的设备,主要受力
构件的焊缝,由焊接负责人记录施焊人员,以保证可追溯性。
3.2  焊接钢结构件的焊缝要求及坡口形式应符合图样、工艺文件和标准的规定。
3.3  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等)需经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严禁使用牌号不明、
未经验收的焊接材料。
3.4  焊条、焊丝和焊剂应与被焊接件的材料相适应。
3.5  主要受力构件,如主梁、端梁支腿、塔架、臂架等,对接焊缝质量要满足标准要求。 3.6  焊接前,对接焊件(手弧焊和自动焊离边缘不小于10mm)应预先清除其表面污物,
如成块铁锈、氧化皮、油、油漆等。
3.7  在零度以下焊接时,应遵照下列条件:
1)保证在焊接过程中,焊缝能够自由收缩。 2)不准用重锤打击所焊的结构。 3)焊接前清除所焊结构上的冰雪。 4)焊接前最好施行预热。
3.8  焊缝要求
3.8.1  焊缝的型式尺寸应符合图纸、工艺文件、标准要求。焊缝外部无明显缺陷,如裂
纹、孔穴、固体夹杂、未熔合、未焊透、形状缺陷及上述以外的其他缺陷。
3.8.2  无损探伤检验符合:GB3323—82、GB/T12496、JB1152中规定的相应要求或设
计规定的相关标准的要求。
3.8.3  主梁受拉区的翼缘板、腹板的对接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检验,射线探伤不低于Ⅱ
级,超声波探伤不低于Ⅰ级。
3.8.4  角焊缝转角处需连续绕角施焊,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应大于10mm。
3.9  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头等对接焊缝及组合焊缝应在焊缝两端放
置引弧和停弧板,其材质和焊件相同。
引弧长:埋弧焊应大于50mm。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大于20mm。焊接完毕采用气割切除,并修磨不得用锤击落。
3.10  焊接时不能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材,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
第 1 页 共 2 页
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第2页
3.11  焊接材料型号要与焊件材质相匹配。 3.12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由焊接负责人定出修改方案后再行
处理。
3.13  焊缝同一部位返修不宜超过两次,超过时应按“4、焊接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进行
处理。
3.14  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道表面飞溅,检查外观质量。
3.15  碳素结构钢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方可进行无损探伤检验。
3.16  局部探伤的焊缝,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缺陷两端进行延伸增加探伤长度,其长度
不应小于该焊缝的10%且不应小于200mm,如仍有缺陷时应进行100%探伤检验。
3.17  焊接电流、电压根据焊材所提供的数据进行焊接,或执行焊接工艺。 4  焊接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
4.1  焊接常见缺陷:未熔合、咬边、焊流、夹渣、弧坑、焊穿、气孔。 4.2  缺陷修补方法
4.2.1  未熔合:由于使用电流小或焊接时偏离焊道产生未熔合。可以用碳弧气刨将未熔
合的焊道刨掉重新焊接,如只是表面未熔合可以用砂轮清磨后补焊。
4.2.2  咬边:产生原因是使用电流过大,焊与焊道角度不正确,焊接速度快。为了防
止出现咬边应将焊接电流调到最佳值,调整焊角度,焊接速度不要太快或者用直径较小的焊条进行修补。
4.2.3  焊流:焊流常出现在采用立焊对口、立焊填角等焊接方式时,原因是电流过大、
焊道清理不干净如残余氧化铁等,焊道有间隙。为避免产生焊流,焊接过程中不要使用过大的焊接电流,焊道要清理干净,装配时间隙不要过大。用砂轮将焊流清除即可。
4.2.4  夹渣:焊道清理不干净或使用焊接电流过小等情况时均会产生夹渣。用碳弧气刨
将有缺陷的部位刨开重新焊接。
4.2.5  弧坑:停弧时弧坑未填满就会出现弧坑。将弧坑焊接填满后,用砂轮将表面磨光
即可。
4.2.6  焊穿:产生原因是由于焊道清根太深或使用焊接电流过大。修补方法是在焊道反
面用气刨清理干净后焊接,焊接后用砂轮将表面磨光顺。
4.2.7  气孔:如焊道有水、氧化铁、以及CO2气体保护不好、焊条药皮偏心或脱落等情
况时,容易产生气孔。对接口产生的气孔用气刨刨掉后重新焊接,填角焊则用细焊条补焊即可。    编制 日期  第 2 页 共 2 页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