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法学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高校法学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OO8年第1、2期 高校法学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王英明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1 36) 【摘 要】法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方法,它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法 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与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案例教学的组织是重点。然而,案例教学法目前在我国高 校法学教育中要得到很好的运用还面临诸多,教育界需要寻求相应对策。 【关键词】法学;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 【作者简介】王荚明(1974一),男,河北丰润人,辽宁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经济法学、商法学研 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08)01/02-0103-03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顺应法律教育的 裁判结果和理由以及深入的法理分析则暂付阙如。 全球化浪潮,按照市场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法 这种教学方法的后果可能会导致法学专业的学生产 律人才已成为当前中国法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生轻视、游戏法律的错误观念,养成赖于深究的陋 为此,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定位在由学历 习,不能实现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向岗位培训的转变,由基础法律教育向高层次 的“知识+能力”型法律人才的目的。因此考虑到判 法律教育的转变,由知识型法律教育向能力型、素质 例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加入WTO所带来的法 型法律教育的转变。目标模式的转换,必然相应地引 律教育全球化的挑战,我们绝不能固守在传统的法 发教学策略的变化。近年我国诊所式法律教育在弥 律教学模式框架里,而应该真正认识当前背景和形 补了传统法学教育弊端的基础上获得了飞速的发 势,自觉地改进和借鉴英美法系的判例教学法,吸收 展,它已经成为在21世纪新经济背景下中国法律教 其合理成分,逐步形成适应中国法律实际和法学教 育改革的一个策略突破口,势必对中国法学教育体 育实际的案例教学法。 制改革产生巨大的促动作用。本文针对诊所式法律 二、案例教学法的含义、特点及其作用 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进行剖析,力求探索一种更加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特点 科学,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培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法律课程教学 养“知识+能力”型法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 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精选案例,为学生提供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国的适用 一、种真实的法律环境,提供进行法律分析的素材和 案例教学法渊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教学 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在课 法,其核心思想就是将法律视为~种建立在经验资 堂上充分地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积极思考,主动 料——判例基础上的实证科学。尽管也受到一些非 探索,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以培养其综合实际 议和攻击,但判例教学法因为迎合了英美法系国家 应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 的判例法传统和实用主义的法律思维方式以及法学 践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与传 院教育的“职业技能性”,因此,到2O世纪初时,判例 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新型教学方法,是在21世纪 教学法已经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中居于主导 新经济背景下被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 地位。2O世纪8O年代末,判例教学法开始被介绍到 法。这种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受教育者运用理论知识 我国,但是目前我国的法律教学大多数仍然停留在 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践 “事例”或“举例”的层面,重复着“案情简介一(提 锻炼,使知识直接转化为能力。运用讨论式、启发式 示与讨论)——结论”的简单做法,或是对案件事实 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 进行肆意的文学描述,然后迫不及待地提出“标准答 主观能动性,发掘其内在智慧,提高创造力。 案”。至于诉讼的过程、不同的观点论争、不同审级的 但是,这里笔者所探讨的案例教学法,无论在内 10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王英明:高校法学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容、形式上,还是在法学教育诸方法的地位等方面, 于疑。”“疑”即提出问题,“思”就是分析问题,“知疑 均区别于英美法系的判例教学法。 善思”就是遇事要能够提出问题,要勤于思考,善于 首先,二者在内容上不同。判例教学法是引导学 思考。法学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瞄艮强的学科,在其 生通过归纳判例,找到其所创设的法律规则,但这些 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地 法律规则是隐含在判例中的,而不是法律明文规定 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并举,能 的,因此,可以说,判例教学法以判例为唯一内容;案 够运用自己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 例教学法则不同,它以案例为讨论内容,但案例不是 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从而 唯一的教学内容,其最重要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案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的分析讨论,解释法律明文规定的内容,加深对法 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 3.有利于缩短教学和实际生活的差距,培养综 合型法律人才。书本教材中的世界和真实世界有着 其次,二者在表现形式上不同。判例教学法仅限 很大的差距,而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教师通过引 于课堂讨论,形式较为单一;而案例教学法可以贯穿 于法律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可以采用诸多方式,例 如开展课堂案例讨论,组织学生到旁听案件,利 用模拟法庭进行现场教学与实践等等。 再次,二者在法学教育诸方法之地位方面不同。 判例教学法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教学方法中居于统治 地位,教师可以完全单独采取判例教学法;而案例教 学法可以且必须与传统的系统讲授法相结合。笔者 强调法学案例教学,并不是因此而否定法学理论教 学,法律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系统讲授仍是不可忽 略的。因为从案例教学中学习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 而系统掌握法学理论,对某一法律部门形成一个全 面的观念和知识结构,对成文法国家的法学专业学 生来说,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案例教学中的法 理研究和事实推理、法律适用推理,是以相当的理论 素养和知识基础为前提的,没有法理的系统讲授,就 不可能搞好案例教学,不能起到案例教学所应具有 的作用。因此,法理教学与案例教学两种教育形式如 何恰当定位,如何恰当处理两者的关系,应当是我们 教学改革研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由于案例教学法的上述优点和特征,其在改革 中国法律教育中的促进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具 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 水平。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 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 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 与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贯通;既要求教师 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又要求教师更加重 视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实际,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 高度敏感,不断地从经济实际中求索适宜教学的案 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可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 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和教学水平。 2.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 104 导学生对现实经济生活紧密关联的生动的案例进行 深入分析,把学生的目光引入司法实践、引向社会, 缩短课堂教学和实际间的距离,使学生的思路越过 校园围墙、走出高楼深院,把思维放在一个广阔的社 会背景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看问 题的思维习惯,使其逐渐成为“知识+能力”的新型 法律人才。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和运用 (一)典型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法实施的首要环节就是根据教学目的 和讲授内容选择恰当的典型案例,案例的选择决定 教学实施的实效,其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 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时应充分给 予重视,应该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依据,结合教 学中的热点、难点与关键性问题,根据教学需要选择 案例内容。选择典型案例应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具有目的性。即为了达到什么教学目的 而选择此案例。典型案例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理 论而选择,所以要选择与所讲授的理论必须完全吻 合的案例。 2,案例具有代表性或针对性。即所选案例能紧 扣具体的授课知识点。实践中的案例十分丰富,在利 用时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知识为中心来选择相 应的案例,不可本末倒置,为案例而案例,而应当是 案例服务于讲授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 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3.案例具有科学性。即案例与所说明的理论问 题之间有密切关系,对于那些可能使学生产生模糊 认识的案例,可以进行剪辑,使其更符合教学要求, 不至于发生由于案例不科学使学生更糊涂的情况。 4.案例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即案例能够突出 时代感和幽默感,能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又不能产生 副作用。特别是那些在社会上、法学界引起关注、争 议的案件,是教学的良好材料,它不仅可以说明法学 理论的一般问题,而且可以透视法学理论与实践之 间的盲点,强化学生学习、研究法学的意识和责任。 5.案例具有疑难性。即在案件的定性、法律关系 的性质、法律的适用、责任的承担等方面存在着分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王英明:高校法学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意见。通常所选择的案例,学生一般都能够运用已经 面的支持。辽宁大学法学院正是在学校的关怀和支 掌握的知识找到答案,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适当 持下,才能够规划建立了十分完备的“模拟法庭”,为 地选择一些具有争议的疑难案例。疑难案例所反映 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每年都进行一些典型案例 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根据某个理论解决,也就是案件 的模拟审判活动,鼓舞了学生对学习法律的热情,提 事实与法律规定或理论含义之间发生部分错位。这 高了他m]的综合能力。 种疑难案例的选择,为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 4.案例观摩法。即根据教学进度和课时情况,组 间,避免采用单一化的、模式化的僵硬思维方式,能 织学生到去现场观摩、旁听真实案例的审理过 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分析、讨论并发表见 程。这种方法比案例模拟法更直观,更能激发学生的 解,使其观点交锋和思维碰撞,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 兴趣,体会也将更加深刻。同时对于女12何更好地开展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 目前,如何开展案例教学,组织和安排好教学活 动,仍是处于探索中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 工作实践,对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作以下分类。 1.案例讨论法。这是案例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最 基本的方法。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 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营造一个平 等、民主探讨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 性和批判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思考问 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学生要能够通过语 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案例讨论法还能够重点培 养学生“说”的能力。案例讨论法在具体运用上,可根 据学生的人数,选择由学生集体讨论、共同参与的方 式;或先分成若干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全班讨论等方 式进行。 2 案例测试法。即在进行课后和单元练习及考 试的时候,将典型案例作为题型的一种,来培养和检 测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能够 更好地训练学生“写”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司法考试 制度对法学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是他们将来参加 司法工作的必经之路。案例分析题是该项考试中非 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案例测试法 进行培训和锻炼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符合时代的 需要,市场的需要。 3.案例模拟法。即事先编好案例的“脚本”,由学 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再现案例情境,给学生以真 实、具体的情境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对模拟的案例进 行评析,并可以邀请社会实践部门的人员(如法官、 检察官)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 由于“模拟法庭”所 用的服装、道具等条件和设施很逼真,因此学生仿佛 处于真实法庭的环境下,身临其境体会“原告“、“被 告”、“辩护律师”、“法官”、“证人”等不同身份,不仅 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思辩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 打下坚实的基础。采用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需要 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的投入,因此开展起 来并不容易,不宜经常进行。这种方法要想开展,前 提是能够得到学校和院系在场所、设备、资金等各方 案例模拟法,将会产生更好的示范作用。这种方法在 实施时,应注意几方面问题:一是要与一些建立 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活动开展创设先决条件;二是由 于法庭的规模有限,人数过多会影响法庭秩序,所以 应该根据学生人数,进行适当划分,组织他们分期分 行。 5.案例讲授法。这是在中国传统法律教育模式 下,很早就被教师采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以教师为 主,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解,说明课程内容,使案例 与课程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 内容体系。这种方法又可具体分为:以讲案例为主来 说明课程内容(基本理论),或者以讲授基本理论为 主,案例起到例证的作用。案例讲授法的局限性十分 明显,它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些笔者在 前文中已阐述,但任伺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合理 性,该方法比较适合一些课时有限、学生人数较多的 情况。笔者曾经为法学院一个年级的200多人同时 授课,其他方法都不同程度受到制约,这时传统的案 例讲授法却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法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案例教学 法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笔者的教 学经验有限,只能从微观的角度对中国法学教育模 式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必会存在商 榷之处。只是希望能够引起法学教育界同仁的关注, 对中国法律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共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i】杨欣欣.法学教育与诊所式教学方法【M】。北京:法律出 版社,2002. 【2】 ̄olmos.ThoCommonLaw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5. 【3]程春明。加入WTO后中国法学教育发展的趋势【J]。 论坛,2002,(2). f4]王洪友。法学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fJ】.西南科 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5]胡玉鸿.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模式的转轨【J]。法 学,2001,(9)。 [责任编辑李金波】 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