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春季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一)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理解分数的意义。 多媒体课件w   W  w  .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创设情境 1、提问:①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3个)②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 )。 2、指定一名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比3米长,比4米短)。 3、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分数。究竟什么叫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探索研究 1、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算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 (1)提问学生: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 (2)提问:把一张正方形纸分成了4份,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3份呢?( 、 )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1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这样的4份呢? 如果把1分米的长度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7份呢? 表示什么? 2、进一步认识单位“1”。 (1)提问: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2)提问:把6只熊猫玩具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表示什么? 3、揭示分数的意义。 (1)观察以上教学过程所形成的板书。    一个物体                 计量单位                                        单位“1”                     一些物体      ★★★★      告诉学生:像这样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2)反馈。①在以上各图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 ②  、 、 各表示什么意义?③议一议:什么叫做分数? (3)概括并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练习。练习十一 5.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分数单位。分数的读、写法。 (1)教师任意写出几个分数,让学生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第1页   共2页
(2)思考:一个分数中的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 (3)认识分数单位,初步了解分数单位的特点。 练习:①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 。    ②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 。    ③(  )个 是(   )。    ④ 是(  )个 。  (4)想一想:读、写分数的方法是怎样的?  读作           ,表示      个 。  读作          ,表示有       个 。 三、课堂实践 1、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 2. 读作(    ),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是整数1。 四、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分数?如何理解单位“1”? 2、什么是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 五、作业 教后反思:
第2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