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一、学制 四年制本科。 二、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 能,能胜任通信领域中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运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通信技术、 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组成 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设计、 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 3、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设计分析方法;
4、具备研究开发、设计、调试和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能力; 5、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建设的基本方针、和规范; 6、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发展动态和方向;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较好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五、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六、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 信系统原理、数据结构、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通信网络、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 处理、信息论基础、软件工程、微波技术、信息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光纤通信系 统、无线通信原理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
公益劳动、军训、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上机训练、专业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 计(论文)等。
八、相近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1
九、毕业与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生须按培养计划要求修读各类课程,总学分达到 174.5 学分,方可毕业。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
十、教学安排一览表 见附表一。
十一、实践环节安排表 见附表二。
十二、学时、学分汇总表 见附表三。
十三、课外安排一览表 见附表四。 十四、有关说明 1. 课程性质代号
通识教育课程代号Ai (必修)、A2 (限选)、A3 (任选); 基础课程代号Bi (必修)、B2 (限选)、B3 (任选);
学科基础课程内学院或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代号 Ci (必修)、C2 (限选)、C3 (任选); 学科基础课程内跨学科基础课程代号 Di (必修)、D2 (限选)、D3 (任选); 专业特色课程内专业基础课代号 Ei (必修),E2 (限选),E3 (任选); 专业特色课程内专业课代号 Fi (必修),F2 (限选),F3 (任选)。 2. 各类选修课要求
(i)通识教育任选课应修满iO学分,选修时应符合学生选修通识教育任选课的具 体规定; ( 2)学科基础课限选课应选 5 门,不低于 i6 学分; ( 3)跨学科基础课任选课应选 2 学分; (4) 专业基础课限选课应选 6 学分;
(5) 专业课程限选课应选 6 学分,专业课任选课应选 2 学分。
2
附表
通信工程专业四年制教学安排一览表
课 程 性 质 分 时 一 一、通识教育与基础课程                考 试 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期 学 学 上 机 实 验 时 数 时 数 各学 君期 周 学 吉时 分配 fe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Ai类课 Ai  i02i2i-8 形势任务 大学英语 查 试 查     i 4 i 4   i 3  i  i  i  i  i       Ai Ai i00096 i4 2.5 238  3       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 34  i7   2         Ai i00002 言C 体育 思想概论、 查 2.5 34   2       Ai Ai 32000i-4 070375 查 试 4 6 i36    2  2 2  2       68      4       理论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Ai 070376 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品德修养和法 A试 3 34       2      Ai 070373 试 2 34    2          i 070374 律基础 试 3 34   2          Ai 3600ii 军事理论  查  i  i7    i          A3类课  A            3 通识教育任选课  查  i0  227             Bi类课            Bi Bi Bi Bi Bi Bi 030i99 i22004-5 i2400i-2 i24006-7 i220i0 i220ii 工程图学 高等数学(B) 普通物理(A) 物理实验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 查 试 试 查 试 查 2 i0 7 i.5 3 3 34   2         i70    5 5        ii9   4 5i    3        5i 5i   2  i        3          5i     3        Bi   i22i44 换   查  3  5i      3                                  小计 77.5 i383 22 22 20 6 i 2 i i  应选学分 Ai=38> A3 = i0、Bi=29.5 注:A表示通识教育课程(A1必修、A2限选、A3任选);B表示基础课程(B1必修、B2限选、B3任选)
3
续前表
课 程 性 质 分 时 一 二、学科基础课程            考 试 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期 学 学 上 机 实 验 时 数 时 数 各学 吉期 周 学 吉时 分配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C1 C1 Cl Cl Cl Cl 102204 102018 102019 102020 102045 102190 电路理论 电路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电磁场与电磁波 电子技术实验  试 查 试 试 试 查  4 1 3 3 3 1  68    4        34   34   2        51      3       51     3       51  6    3       34   34     2       C2类课,限选5门,不少于16学分          C2 C2 C2 C2 102042 100133 122145 102180 软件技术基础 数学物理方法 数值分析 信号与系统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 查 查 查 试 2 2 2 4 34  17  4   2        34     2        34  2 68 8 12 17          4          C2 101025 术 微控制器原理及应 试 4 68  4          C2 102262 用 试 4 68  17     4      C2 C2 C2 C2 102208 102209 102192 102048 通信系统原理(A) 通信系统原理(B) 自动控制原理(A) 自动控制原理(B)  试 查 试 查  4 3 4 2  68  10     4      51  6     3      68  8     4      34   4      2      D类课程              D3    跨学科任选课  查  2  34                                       小计 43 748 29 114 0 0 9 12 21  应选学分 G=15、0=16、D3=2 注:C表示学科基础课程内学院或专业大类平台课程( Cl必修、C2限选、C3任选);
D表示学科基础课程内跨学科基础课程( D1必修、D2限选、D3任选)。
4
续前表
课 程 性 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考 试 学 期 学 学 上 机 实 验 时 数 时 数 各学 吉期 周 学 吉时 分配 分      时 三、专业   一 舛寺色课程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E1类课 Ei Ei E1 Ei 100147 102257 102016 105036 通信电子线路 计算机通信网络 信息论基础 数字信号处理                      试 查 查 试   3 3 2 3  51  8     3      51 34   10     3      6      2     51   6       3      E2类课,选修6学分 E2 E2 E2 102233 102238 102239 可编程逻辑器件 操作系统 面向对象编程 微处理器原理及应 E2 E2 102247 用 105047 软件工程           查 查 查 2 2 3 34 34 51  17       2     17       2     34       3    查 查   2 2  34  12       2    34  17         2     F1类课           F1 Fi F1 F1  102265 105050 105052 105051 无线通信技术 信息交换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 信息传输技术  试 试 试 试  3 2 2 2  51  6      3     34  4       2    34  4       2    34   4        2    F2类课,选修6学分           F2 F2 F2 F2 F2 102266 102041 102267 102268 102058 微波与天线 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语音处理 网络管理技术 多媒体技术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 查 查 查 查 查 2 2 2 2 2 34  4       2    34 34  6       2    8  4       2    34        2    34  4       2    F2  102270 术  查  2  34   4        2    F3类课,选修2学分           F3 F3 102056 102218 102269 成像技术与电视 嵌入式系统 现代通信与信息技 查 查 查 3 2 2 51  4       3    34   6       2     F3 34 2 5
术           F3 F3 102271 102272 通信系统仿真技术 卫星通信与导航 软件检测技术与应 查 查 2 2 34  17        2    34        2    F3   102273 用   查  2  34   10        2                                小计 应选学分 56 952 110 94 8 17 31 曰=11、E2=6、F1=9、F2=6、F3=2 注:E表示专业特色课程内专业基础课(Ei必修、E2限选、E3任选);
F表示专业特色课程内专业课( F1必修、F2限选、F3任选)。
6
附表二:
实践环节安排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田千口 i=r. 课程号 名 称 学分 学期 周数 2 3 2 2 2 2 17 2 2 4 4 6 6 8 3 1天倜 2 2 2 2 17 地点  上机时数  备注 360002 军训 241003 金工实习 102068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102066 认识实习 校内   校内  校内  17  校内外  102246 专业课程设计 102067 专业实习 102997 毕业设计(论文) 合 计 校内  17 分散  校内外 校内外 30 分散
附表三:
学时、学分汇总表
类别 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课程 基础课程 学时 学分 必修课 学分 38 29.5 15 0 11 9 选修课学分 限选 0 0 16 0 6 6 任选 10 0 0 2 0 2 通识教育与基础课程 924 527 527 34 2 2 48 29.5 31 2 17 17 学院或专业大类平台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跨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专业特色课程 7
合 计 2590 144.5 102.5 28 14 8
附表四:
课外安排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课程名称或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外上机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外上机 思想概论课外 理论概论课外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外 法律基础课外 思想品德修养课外 军事理论课外 电子科技实践活动 科学研究项目实践活动   周学时 1 1 1 1 1 1 1 1 1  学期  要求 1  2  1  3  5  5  1  2  1 5〜6  设计制作 参与教师科研   6〜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