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全套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全套学案

来源:九壹网
.

生活需要法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自主预习

1.作为社会关系的 ,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 、

判断 、处理 和纠纷的标尺。

3. 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法治助推的实现,是实现 、 、 、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三、合作探究

.

.

中国党第十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以讨论依法治国为主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体系”,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说明了什么?

(2)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全民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说说这项总目标指的是什么。

(3)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班会课、黑板报、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来学习十八届四中

全会精神。请你参加这次的活动,说说法治的重要性。

四、随堂演练

1.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当地的派出所给我们报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这些经历说明( )

A.公民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

C.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紧密 D.法律对人们为力

2.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时,“+”后面就少不了法治。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提供了“风口”,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

①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 ②只要有了规则,就能保障安定有序 ③所有规则都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法治可以保护网民的合法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这样规定是因为( )

A.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B.维护良好秩序必须人们的自由

C.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D.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法律

4.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规定我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说明法律能够( )

A.保护我们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B.我们的人身自由

C.指引我们行为的方向 D.赋予我们权利

5.“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国家行法治,兴旺又发达。权益受伤害,维权要靠法。我们青少年,人人要守法。守法又,利民利国家。”《普法歌》告诉了我们法律和法治对国家的重要作用。下列属于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的是( )

A.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

.

.

B.统治国家、管理社会,打击贪污现象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把我国建设成为超级大国

五、课后反思

【答案】

自主预习

1.调节器 2.社会关系 是非曲直 矛盾 3.法治4.政治清明 社会公平 民心稳定

合作探究

(1)公民的生活需要法律,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法治,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的章程。(2)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助推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随堂演练

1.A 2.D 3.D 4.C 5.C 6.C

.

.

.

.

法律保障生活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法律的含义,明确法律的特征。

2.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3.知道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二、自主预习

1.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和 ,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2.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 、信念、习俗、教育和 等力量保证实施。

3.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 。

4.法律规范着 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合作探究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

.

.

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等,因此被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作案多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从陈某失足的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什么准则制约?这些准则有什么不同?

(2)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最终被判刑,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3)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随堂演练

1.“法的制定”是国家机关依照其职权范围通过一定程序制定法律规范的活动。我国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①制定 ②颁布 ③实施 ④认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表明法律( )

A.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

.

3.与道德相比,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特殊性表现在( )

①靠社会保证实施 ②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由制定或认可

④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6年,国家全力审查地方高层贪腐问题。河南省高级人民党组织成员、副院长曹卫平涉嫌严重违纪,2月接受组织调查,一个月后被免去职务,成为新年落马的首虎。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法律只对贪腐问题具有强制性

C.只享受权利,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会受到加倍惩罚

.

.

D.国家制定法律完全是为了惩治犯罪分子

五、课后反思

【答案】

自主预习

1.制定 认可 2.社会 行政 3. 4.全体社会成员

合作探究

(1)从陈某的失足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道德、纪律、法律的制约。不同点: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2)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因此遵守规矩十分重要,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①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③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随堂演练

.

.

1.D 2.B 3.B 4.A 5.A

.

.

法律为我们护航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

2.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3.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二、自主预习

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 的公民。

2.保护未成年人的 ,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 、 、 和 四位一体,构筑起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三、合作探究

判断下列行为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并请说出理由。

(1)某电视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照片、姓名、年龄公之于世,还

.

.

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

判断: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有关部门查处并销毁大量不良书籍。

判断: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违反校纪班规,班主任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判断: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小王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

判断:________

理由: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随堂演练

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 )

A.未满14周岁的公民 B.未满16周岁的公民

C.未满18周岁的公民 D.未结婚的公民

2.我国颁布专门的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了特殊保护,其原因是( )

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②未成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③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④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要为他们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下列做法体现对未成年人

进行社会保护的有( )

①爸爸带小敏去看望孤寡老人 ②全国开展整治少儿出版市场的专项行动 ③学校设立“禁烟标志” ④民政等部门推动建立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 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我国保证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是( )

①家庭保护 ②学校保护 ③社会保护 ④司法保护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 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我们应自觉履行的义务有( )

①按时入学 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 ③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 ④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6. 下列关于“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理解有误的是( )

A.法律规定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应给予未成年人保护

B.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

C.凡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都不承担任何责任

D.由于未成年人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时期,法律给予特殊规定,保护其健康成长

.

.

五、课后反思

【答案】

自主预习

1.未满十八周岁 2.合法权益 3.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合作探究

(1)是;记者公开报道此事,尤其将未成年的隐私信息公开,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否;符合社会保护的有关规定,是国家在履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的义务。

(3)否;符合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班主任履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保护其健康成长的职责。

(4)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不能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小王父亲应该以适当的方法教育孩子。

随堂演练

1.C 2.A 3.D 4.D 5.B 6.C

.

.

.

.

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

1.法律 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 ,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法律的 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4.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 ,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

三、合作探究

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

.

(1)【时事要闻】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四、随堂演练

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因此,我们应该( )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

.

.

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

坚定捍卫者

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

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 )

①自认倒霉,忍声吞气,以免坏人报复 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不惜一切代价与坏人搏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

.

.

①吴利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②“又该缴税了。”“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③八年级女生宁宁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 ④“爸,给钱我上学。”“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五、课后反思

【答案】

自主预习

1.保障功能 2.法治方式 3.权威 4.受益者 推动者

合作探究

(1)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①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②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回答其中一点即可)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应该:①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

.

.

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③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随堂演练

1.C 2.A 3.B 4.D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