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乡村治”要靠自治、法治、德治

“乡村治”要靠自治、法治、德治

来源:九壹网
“乡村治”要靠自治、法治、德治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这些年面临着“空心化”、不良风气蔓延等问题。为此,我国将在100个县

(市、区)开展乡村治理试点示范。解决乡村治理难题,既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也要强化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思路。

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我国日前启动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和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将在全国选择100个县(市、区)作为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

农村的事让农民商量着办

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向社会推出了一批乡村治理的典型案例。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赵铁桥说,这些案例虽各有侧重、各有特色,但共同点是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探索形式多样的治理模式。

在不少农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或创业,老人和孩子留守村中,“空心化”已成为乡村治理面临的重要难题。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张天佐说,治理乡村“空心化”需要综合施策,要按照国家乡村振兴规划的要求,对村庄布局作出合理规划。同时,党员、村干部要分片联系群众和农户,尽量把每户农民都纳入网格化管理。“‘空心化’比较严重的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建设需要继续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不能削弱。”张天佐说。

农村的许多社会问题都归结到一个“散”字。农民缺乏组织带动和联结,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缺少利益纽带和情感纽带。农办副主任韩俊说,过去20多年,3亿多人离开农村,现在确实出现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一些地方农民的集体意识在淡化。村民自治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强化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农民主动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农村的事让农民商量着办,凸显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

几张板凳、几本民情日记,党员干部与村民围坐在一块儿,为村民答疑解惑。江西省上栗县结合开展了10年的“群众贴心人”活动,利用晚上等休闲时间,在住户较为集中的屋场举行“屋场贴心会”,听民声、问民计、访民情,着力提高村民的自治意识和参与热情。这样的“屋场贴心会”基本上每周都会在全县的各个行政村举办,从而构建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格局。

聚焦乡村社会突出问题

农业农村部驻村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很多农民的

支出中,人情礼金已经超过看病支出。一位参与调查的干部告诉记者,“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让农民背上了沉重的人情债。过去看病支出排在第二位,现在很多农民第二位的支出是人情礼金。群众对这些问题反映强烈,但是碍于面子,很难改变现状,迫切希望治理这些问题”。

与城市不同,乡村社会的特点是熟人社会,虽然村庄内部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村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没有根本性变化。韩俊认为,熟人社会里要降低治理成本,必须重视文明乡风的作用。要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纳入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等内容。如今,不少地方成立了村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性组织,较好解决了这些问题。

创新乡村治理方式

以法治强保障。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有效畅通了农村“最后一公里”法律服务。97%的乡镇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加大农村普法工作力度,增强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配齐了“一村一警务助理”,不断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加快“雪亮工程”等大数据与综治信息系统联网、共享和深度应用,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

法律和道德都是乡村治理的有效手段。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叶兴庆认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思路;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三者各有适用范围。在未来的乡村治理进程中,自治的事项会逐步减少,适用法治的内容会逐步增多;同时要更加重视德治,德治可以降低自治和法治的成本,降低农村社会运行的成本。

吴宏耀表示,在我国,乡镇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也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环节。要加强乡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要加强乡镇中小学、乡镇卫生院、农技推广站等条件建设,形成区域性服务中心。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加快在乡镇建设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和网上办事平台,实行“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

(来源:http://www.haagri.gov.cn/portal/news/viewContent.html?id=227512019-07-03)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XIANGCUNKEJI2019年7月(上)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