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镬德 @ …2017年第20期(总第308期) ……………...…●● 浅谈如何将幼儿数学与游戏相结合 陈海燕 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中心幼儿园,广东 梅州 514400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 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但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的特点。而小班幼 儿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教师用怎样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和运用数学呢?本文教师将小班数学与游戏 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数学,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到了知识。 关键词数学游戏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20—0117.02 1.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只有在游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 学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 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 概括性、逻辑性的特点。而小班幼儿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 比较差,教师用怎样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和运用数学呢? 一戏中,孩子们才会感到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对数学产生 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 手,创设游戏情景,给幼儿适当的角色,运用幼儿感兴趣的人 物着手,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幼儿对长短、高 矮、大小是很难区分的,我就利用幼儿喜欢机器人的特点来 、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 小班幼儿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对形状的认识需要直观 具体的方法,对图形教学的设计,我运用了游戏教学法。结 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 引题。我说:我是机器人,我会变身,我的身体会变高,也会 变矮;我的手能变长,也能变短;我的脚还会变大,变小。边 中组织幼儿感兴趣的,知道的事物来举例并启发。如在教幼 儿巩固图形的时候,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提高了幼儿参与 活动的积极性。并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了教学内容。我 说:昨天呀!兔妈妈给宝宝们造了一座新房子,想请小朋友 们参观一下。在展示这座房子时,你们看兔妈妈用什么图形 做了屋顶和房身?门又是什么形状的?等一系列问题来引 导幼儿说出这座房子是由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构造的。 说边比划动作。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个个都想学我 机器人变身。我请小机器人听我的口令进行变身,就这样小 机器人个个开心快乐表演机器人变身的动作,同时对长短、 高矮、大小一下就能区分出来了。这种游戏教学活动,让幼 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数学活动中运用游戏语言 在数学活动中运用游戏语言,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时一下子就提高了幼儿的兴趣,用图形可以造房子。这时 我又顺势追击,图形不但可以造房子,还可以变很多漂亮的 拼图呢?老师这里有个魔法箱,里面呀!有很多漂亮的拼 图,这时小朋友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一下子来了兴趣。我一 边说魔法:变、变、变,一边拿出不同的拼图,让幼儿说出这些 和愿望。我一般采用创造情景的方法,在数学活动中运用游 戏语言。如在《比较多少》的教学活动时,我设计了给小动物 喂食的教学游戏,幼儿通过给小动物喂食,知道了是动物多 还是食物多?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幼儿掌握了学习内容,还提 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避免了幼儿学习数学 拼图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出拼图是 由什么图形组成。接着我又进一步提出:老师这里还有一个 魔法箱,里面呀有很多漂亮的图形。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用 的单调与枯燥,恐惧和不感兴趣,增强幼儿数学学习的愉悦 性与趣味性。 3.将数学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 老师魔法箱里的图形拼出更漂亮的拼图来呢?这时幼儿对 拼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想拼出漂亮的图形来。我给 每个小组的幼儿分发若干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幼儿个 个开心的、认真地拼图,每拼一个就高兴的说出来。就这样 在学拼图的同时也使幼儿认识了图形,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 作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图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动活泼的 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使幼儿轻松地学习数学。如教上下、 前后、左右的方位词时,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我以 幼儿为中心来认识身边的方位词。所以在开展这个活动以 前,我就和幼儿复习拍手游戏(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 拍、左拍拍、右拍拍)。再让幼儿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发 二、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来源于生 活 现自己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桌子上有什么?桌子 下面有什么?等等,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这样既有趣又轻 117 N 2秦 期 ④镬 @ 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燕江红 偃师市市直幼儿园,河南 偃师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471900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20—0118—02 教师一定要提出规则,让幼儿按一定的方向去跑,而且每次 活动时,教师的要求都一致,这样,幼儿有章可循自然就不去 违规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在制定规则时,教师要以 尊重幼儿为原则,以引导为手段,允许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 和要求,探索规则要求的合理性。例如,中大班的幼儿,在开 展竞赛游戏前,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讨论、探索,制定出游戏规 则,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遵守规则。另外,游戏规则的 制定还应注意规则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教师应尽可能用简 明易懂的标记和卡片、动听的音乐、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儿 歌等将必要而合理的规则物化、隐性化,使规则自然地被幼 儿接受并自觉遵守。 三、运用情境。激励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 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 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体育 情境游戏对于幼儿来说非常喜欢,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情境 中,幼儿往往忘却自己,置身于游戏之中,这时候,他们会忽 略游戏规则的存在,当幼儿违反规则时,如果教师强行中止 游戏,会影响游戏的质量和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如果教师 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对幼儿长远发 展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更有利于培养幼 儿的规则意识。户外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讲,总是充满了诱惑 和刺激,意味着更多的自由和快乐。但是我们会发现户外活 动时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自我约束力却很差,老师 在游戏活动中很难控制幼儿,以至于在游戏活动中会出现比 较混乱的场面,甚至发生不安全事故,整个活动下来,老师会 感到很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没有规则意识,不懂 得遵守规则的人,是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在体育游戏活动 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在游戏中动作技能的增长,更要关 注幼儿是否能够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使户外游戏活动在活 而不乱、有条不紊的过程中进行,进而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一、在安全教育中培养幼儿安全规则意识 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自主分散活动时,教师的 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活动前老师要向孩子交待活 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牢记安全规则,培养幼儿的自我 保护能力。例如:在玩滑滑梯之前,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安 全玩滑梯规则:排好队、不拥挤。刚开始,幼儿都能遵守,但 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可能总喜欢用自己创新的方法 玩,喜欢逆行而上,或者反着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 帮孩子认清这其中的利害关系,逆行而上,从上面往下的幼 巧妙的设计游戏情景中的语言,使游戏自然停』 ,然后再提 出要求,会更加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如设计的体育 游戏活动《送快递》,当游戏中幼儿闯红灯时,老师可扮作交 警给予罚款教育,幼儿会欣然接受,从而遵守“交通规则”继 续游戏。所以,将活动的规则与孩子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巧妙 的结合,不仅可以减少教师烦琐的讲解、强调,同时还培养了 儿滑下来会带动你滑下去,这样就容易摔倒,反着滑,头先着 地,容易磕破头,而且其他的小朋友不小心容易踩到你等等, 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户外游戏活动技巧,就可避免没必要的伤 害。 二、在体育游戏活动前制定好游戏规则 在每次开始游戏前,教师先向幼儿解说本次游戏活动的 目的和要求,让幼儿了解活动中他们必须遵守的规则,以及 违反规则的后果。如:《老狼老狼几点了》是关于跑的游戏, 教师如果在游戏前没有要求,任凭幼儿在场地上自由的跑, 会出现碰撞的局面,甚至会出现危险。所以在玩这种游戏前 松,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掌握了数学知识,获得了生活的经验。 要将数学游戏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主动学 习,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如,带 幼儿游园散步时,我会启发幼儿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启发幼 儿去发现车轮是圆形的,幼儿园的墙壁的磁砖是正方形的; 孩子的自制能力和规则意识。 四、注重游戏评价,提高幼儿规则意识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老师要对幼儿参与体育游戏活动遵 守规则的表现及成果进行适时和适宜评价。由于幼儿年龄 小,评价能力低,教师应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 导者,应平等地参与幼儿的评价活动,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 得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上下、前后、左右等形体及 空问方位的认识。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调动了幼儿的积极 性,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 的主动性。 (责任编辑刘馨) 我们幼儿园有几棵树,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的等等,使幼儿获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