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我们介绍的是吴氏太极拳十六式中的第3、4、5式。
吴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种,主要从杨氏太极拳的拳式发展创新的。杨式太极拳原有大架和小架之分,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小架拳式基础上逐步修订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渴望有所成就,却不愿意刻苦用功,期望有所作为却又疏于基本功训练;在道德修养方面大多数认为应该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乏内省精神,在人际交往方面或我行我素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缺乏乐于奉献的精神,社会责任感淡薄;在运动技能掌握方面他们求知欲强,渴望对运动有深层次的了解,具备了思考、对知识的判断、融合等能力,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个人素质的培养。但对太极拳接触甚少。当前,我们强调人文底蕴培育与职业应用能力培养的融合,太极拳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对陶冶人的外在仪表及内在修养颇有裨益。因此将太极拳教学作为一项必学内容,将太极理念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武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认知目标:发展协调性、培养学生对武术兴趣,崇尚武德的精神。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领悟每一个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定意念 四、教学重点:白鹤晾翅动作协调
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五、教学方法运用 1、教法
(1)认真备课,教法多样化,精讲多练,重点放在学生动作规范的培养和提高上。
(2)将太极拳理论知识与技术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其理论知识。
(3)镜面示范、背面示范相结合,口令指挥,分组互助练习、巡查纠正。 (4)根据大部分错误对学生进行评价。 2、学法
(1)学生模仿练习 (2)学生分组练习
(3)学生分组自评自练 (4)集体练习
六、场地设计与组织
分成两组,让学生对比竞争学习。 六、教学过程
1、上课师生相互问好。(1′)   2、宣布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   3、跑步
3、热身运动
(1)肩部运动 (2)腰部运动 (3)踢腿运动(4)劈叉练习 (5)燕式平衡
设计意图:
充分活动身体 防止肌肉拉伤 4、教师师范   设计意图:
通过老师的动作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进行动作模仿
(1)教师做镜面示范,同时讲解动作名称和要领。(3′)
(2)学生自己进行模仿 (3)两组学生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
通过竞争,使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设计意图:
(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般学生。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学生均衡发展。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谦虚好学的学习习惯。   (2)充分发掘学生运动潜能,通过教师评价,学生间互评,促进学生改进动作。以完美的动作表演体现“我能行”。使学生能在表演过程中体验成功。
(三)进行放松  整理
(1)两个学生一组,充分放松。   (2)老师对此堂课进行评价
09级体教三班
陶宁
学号:9141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