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殷都学刊 2009经 殷墟卜辞 中的“商”与“大邑商" 韦心滢 (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1) 摘要:殷墟 辞中“商”有数种含义,具备商王畿及王都的二重概念;商末王畿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反映在 辞中即为“大邑商”与“天邑商”的出现。 辞“王入商”说明商后期王畿内部除了王都之外,还同时存在着数个 王常住处理军政事务的都邑。利用 辞中与“大邑商”同版出现的地名,系联其他与王畿相近的地点,可勾勒出 王畿之大致地理范围。 关键词:殷墟 辞;商;大邑商;王畿 中图分类号:K8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38(2009)01—0034—08 商王畿应是指以商王都为核心,由商王直接 控制的一块区域,为商王朝的政治中心。白20世 纪初安阳殷墟被发现以来,即被诸多学者认定为 (1)丁丑……贞,商……受年。 弗受生年。(合集20650) (2)癸卯卜,争贞,今岁商受年。(合集9661) (3)辛丑卜,古贞。商受年,十月。(合集 9663) 是商后期的都城,同时在小屯也发现大量自武丁 以来到商末期的甲骨,更有力地证明安阳殷墟为 商王都的可能性 。然而在检视殷墟卜辞时发 现,商王朝王畿地区的具体地理范围并tb- ̄I{明朗, 学者们在这个问题上也多有异议。因此本文重新 (4)甲辰I-,商受年。(合集9664) (5)贞商其受年,三月。(合集9666) 属于出组卜辞的有: 检视有关“商”与“大邑商”的卜辞,希望能够从中 梳理判断出“商”和“大邑商”的地理位置,并进而 确认商王畿的区域范围。 一(6)癸卯卜,大贞,今岁商受年,七月。(合集 24427) 辞(1)至(6)中.商应是作为一个概念性名词, 即商王国的代称,这是在总问商王国受年与否。 、殷墟I-辞中的“商” 殷墟I-辞中“商”出现次数很多,对其内涵学 者论述观点纷歧。作为地名使用时其地望有安阳 小屯 与河南商邱 两种说法。要明确商王朝王 畿区域之范围,首先就必须先厘清殷墟f、辞中出 2.“商”为商王朝的中心区域,即王畿。是商 王直接行使统治权的政治区域,为实体性的地理 范围。 属于历组卜辞的有: (7)南方 西方 现的“商”之含义与其地望。 (一)卜辞中“商”的含义 段墟卜辞中从武丁到帝乙时期的各组卜辞皆 可见“商”的出现,“商”这一名称似包括下述几种 含义: 北方 东方 商(屯1126) 1.“商”指称商王国 属于自组、宾组卜辞的有: [收稿日期]2008 12.23 属于黄组卜辞的有: (8)己巳王l、贞,……[今]岁商受[年]…… [作者简介]韦心滢,女,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史研究。 ① 似也有学者持殷墟非王都的看法,如官崎市定《中国E代 都市国家匕 墓地——商邑e 何媳|二南,) 力 》,东洋史研究29卷2、3 号,东洋史研究会,1970年12月;秦文生《殷墟非殷都考》,《郑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胡方恕《小屯并非殷都辨析》,《东北师大学报》 1987年t期。 第1期 韦心滢:殷墟卜辞中的“商”与“大邑商” 35 王固曰:吉。 (19)癸……贞。 癸卯卜贞旬亡田。 癸酉F贞旬亡田。 癸……卜贞旬亡田。 东土受年。 南土受年,吉。 西土受年,吉。 北土受年,吉。(合集36975=粹907) 癸卯卜,入于商,甾。(合集33126) (20)辛巳贞,弱奠于集。 辛巳贞,其奠 刍。 辛巳贞,其执以至于商。(合集32183) 辞(7)将商王畿视为中土,并与四方同版共 卜。辞(8)贞问“商”(即王畿)今岁是否受年,再贞 问四土是否受年。由此可见商人将“商”看作相对 于四土的中心区域,故“商”是一个面的概念,其内 包括商王国都城、周围的城邑及城邑四周的农田, 可种植农作物,所以卜问年成。 从辞(10)至(2O)来看,王经常出入商(王都), 其表示法有“自商”、“人商”、“入于商”及“至于 商”,除“自商”代表王出外,其它均为进入、到达的 意思。 3.“商”为王都,即今安阳殷墟所在。 (9)己巳贞,示先入于商。 ……4.“商”为较偏远的一个城邑名,可能曾为商 的旧都,故仍沿用商的称号。 属于宾组卜辞的有: (21)……商……允生来齿自商。 ……贞,……示……暨……入。(合集 28099) 示为神主,卜问“示”是否先入于“商”。由此 可见,此“商”是王室宗庙所在地,应即今安阳殷 墟。可能是指称安阳殷墟的“商”,尚见于相当多 其生(有)来[齿]自[商]。允…… 亡其…… ……占卜“王人商”的卜辞。 (1O)乙酉卜,王入商。 庚寅F,王入。 辛卯b,王入。 弱入。 ……允……(合集17300) 属于历组卜辞的有: (22)丁巳卜,贞,王令垃伐商。(合集33065) (23)辛卵卜,贞,今夕令伐商。(合集33067) 属于黄组卜辞的有: (24)癸卯王F贞,旬亡毗,又一,王征 于三月。(合集20578) (11)辛卯F,彀贞,王入于商。 辛卯卜,毅贞,王勿入于商。(合集 10344) 人方,在商。(英2524) (25)……丑……于商亡……征人方。 其……往…………雨案。(合集 36506) (12)辛卯F,数,今夕王入商。(英716) (13)……戍卜,直今夕入于商。(英720) 属于出组b辞的有: (14)乙酉……贞,王……自商……亡灾。(合 集24227) 辞(21)是贞问是否有象牙从商地进贡。辞 (22)、(23)中此商地可能曾被敌方攻占,故贞卜是 否要征伐商①。辞(24)、(25)为王征人方途中经 过的商邑。以上辞(21)至(23)的“商”地亦可能即 是此商邑。 (15)辛酉卜,尹贞,王步自商亡灾。(合集 24228) 5.“商”为人名或氏名。 (26)乙亥贞,王其夕令 侯商于祖乙门。 属于何组、无名组b辞的有: (16)癸亥卜,王其入商直乙丑,王弗每(悔), 引吉。 ……于父丁门令包候商。(屯1059) (27)贞,呼商比 乙亥I、,数贞,呼商比 (28)……卵……八月。 丁卯。(合集27767) 。(合集4301) 属于历组卜辞的有: (17)壬寅b,王于商。 弱甾?(合集33124) 贞……令亡回。 贞直商令。(合集16537) (18)辛卯I-,王入商。(合集33125) 辞(26)贞问王是在祖乙门还是在父丁门令包 ① 此处伐商的意义不确,也可能是商地一度被敌方攻占,故王卜问是否伐商。 36 殷都学刊 2009焦 侯商。辞(27)贞问王呼商偕同 。 贝从一, 月。在[章]。(合集137正) (37)……大骤风……皿乙巳,[羌五]人。五 月。在章。(合集11362正) (38)四日庚申亦有来蛀自北。子妩乇告曰:昔 应为动词,但字义不明。辞(28)是贞问是否王命 令商去从事某事。另外,殷墟卜辞中还可见名“子 鹤”的人物,因“商”字写法与前述“商”字略有不 同,故非本文讨论重点。 甲辰方征于坐又,俘人[十生(又)]五人。 五日戊申,方亦征俘人十生(又)六人。 以上分析了殷墟b辞中“商”的五种含义,其 中以指称商王畿与王都的两种含义为本文关注的 对象,下文对与此两种含义的“商”有关的卜辞作 进一步讨论。 (二)“王入商”的含义 在上文论述“商”的内涵时,即已论及有b王 “人商”的b辞,除前述例子外,在宾组b辞中尚有 为数较多的贞问王何时入于商的b辞。列举如 下: (29)癸卯卜,王入于商……。(合集20584) (30)己丑卜,彀贞,来乙巳王入于商。 庚寅卜,彀贞,来乙已王入于……。 辛卯卜,彀贞,来辛丑王入于商。(合集 7795) (31)戊寅卜,毂贞,生七月,王入于商。 辛巳卜,彀贞,王于生七月入……。 甲中b,毅贞,王于八月入于商。 ……毅贞,生七月,王入于……。 ……贞,王入于商。 ……王入于商。(合集7780) (32)辛未b,争贞,王于生七月入于商。 辛未卜,争贞,王勿衣……。(合集7777) (33)甲戌卜,毂贞,今六月,王入于商。(合集 7775) (34)辛酉{、,毂贞,今二月,王入于商。(合集 7774) (35)辛卯卜,王入商。(合集33125) 作为王都的“商”,应是商王常住之地,但从b 辞观之似非如此。商王似乎一年之中经常不在此 商之内,若王固定在此都邑内处理政事,偶尔从外 返回商,似无必要反复贞问王何时入商。而且,反 复贞问何时“王人商”,似乎暗示着“王入商”是带 有某种重要的目的性,即要人商做某事。由此,商 王在安阳王都之外可能另有常住之地,即从商晚 期武丁时期开始,即有别都存在的可能性。 以下从殷墟卜辞中,可以看到王经常停留某 处一段时间的例子,如: (36)癸卯卜,争贞,旬亡田。甲辰……大骤 风,之夕皿乙巳,……辜[羌]五人。五 六月。在[章]。(合集137反) 辞(36)的地点虽残缺,但辞(36)与辞(37)是 异版同辞,故可确定辞(36)的地点为卒。辞(38) “才(在)”后实有一小斜笔,与草字上部笔划同,陈 梦家在《殷墟卜辞综述》中引本辞时“才(在)”后亦 作“敦(章)”解,故读为“在”的可能性极大。辞 (36)至(38)为武丁时期极具特色的一组牛胛骨刻 辞,其共性为大字、字体端正、特征相同,且多涉及 武丁时期北方或西北方敌方来犯的战事卜辞b , 所记时段应相近。辞(36)末署“五月”,辞(38)末 署“六月”,又在一版之正反两面,很可能是连续两 个月间的卜辞。由这三条b辞来看,商王至少从 乙巳日开始到戊申日这19日内可能都在草地指 挥听取战报。幸地是商后期重要的地点之一,从 宾组至黄组b辞中皆可见到,此地是一个具备祭 祀、指挥战事、田猎多重性质的地点 。由商王在 听取来自北方或西北边患的军情,可以判断卒地 似应在太行山东,安阳的西边或西南方向。 除草地之外,尚在黄组卜辞中常见王停留于 上鸯地。例如: (39)癸巳卜,在上星贞,王旬亡畎。在九月。 癸卯b,在上嚣贞,王旬亡畎。。 癸丑卜,在上晷贞,王旬亡畎。。 癸亥卜,在上晷贞,王旬亡畎。。 癸酉卜,在上琶贞,王旬亡畎。 一0 癸未卜,在上鸯贞,王旬亡徂走。又 一。 癸巳卜,在上嚣贞,王旬亡畎。又 一。(合集36846) (4O)癸卯卜,在上鸯贞,王[旬]亡[ ]。在十 [月又_Z-]。 癸亥[b],在上星[贞],王旬[亡畎]。在 十[月]又[二]。 癸未卜,在[上]星贞,王旬亡噩是。在正 月。 癸卯】、,在莲,永贞,王旬亡畎。在二月。 (合集36848) 第1期 韦心滢:殷墟卜辞中的“商”与“大邑商” 37 (41)癸酉1-,在上鑫贞,王旬亡畎。在正月。 癸未卜,在上鑫贞,王旬亡畎。在正月。 癸巳卜,在上贞,王旬亡畎。在正月。 癸卵i-,贞王旬亡。在二月。在上嚣。 丁卜,其涉河鞍。 丁卜,不皲。 其涿河鞍,至于萎。 不其鞍。(HD36) 癸丑卜,在上鑫贞,王旬亡畎。在二月。 癸亥卜,在上嚣贞,王旬亡畎。(B12820) 从辞(39)至(41)来看,王在上蠢停留了至少 在此版卜辞中记载着占卜主体“子”于丁日在 地卜问,往 地的东边去打猎,还是不往东去打 猎,而是人商。丁日又卜问要过河打猎?还是不 要呢?卜辞既言“入商,在 ”,则 地不在商内。 此处的“商”与上述王卜辞提及“入商”的“商”所指 不同,王当常在王畿之内,故王卜辞中的“入商”意 指“入王都”;而非王卜辞所属贵族家族已较庞大 时,未必住在王畿以内②,故非王卜辞中的“入商” 应意指“人王畿”。由此可知, 是商王畿边境外 的地名,在商外但距离商不会太远,且与商在古黄 河③的同一侧,其地理位置可能在商的西南或南 两个月,且占卜内容为卜旬,而非祭祀、战事、田猎 之类。此外,尚有《合集))36853、《补编》11257等连 续数时日的卜旬辞,不一一罗列,凡此均反映王常 在此居住之事实。可见王在上鑫停留的目的并非 为了完成某种特殊的任务,而应为日常性的停留。 由此推知,上鑫亦应是商末期王畿内的一个重要 城邑,可能为离宫别馆所在地之一。 (三)作为王畿的“商”之地望与范围 田野发掘资料已证明安阳殷墟即商后期王 边。在《合集》10956,《屯南)664及《怀特》1626中 也见到贞问王在菝打猎,蠢为古黄河东岸的重要 田猎地,其地望大概位于今河南浚县西南附 近④[ 。 都,除发现各组甲骨的遗存外,尚发现宗庙、宫殿 基址及大型墓地等。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云: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日都,无日邑”来看,安阳 殷墟作为商代的王都是不容置疑的。如此一来, 则卜辞中作为王畿地区意义的“商”肯定包括安阳 殷墟在内。 花东卜辞还有: (43)己卜,在焘,其告人亡由于丁,若。 己卜,在磊,于商告人亡由于丁,若。 (HD494) 但正如前述,作为王畿的“商”是一个区域概 念,而非单独的一个都城。那么,其范围究竟有多 大,这似可由卜辞资料作进一步探讨。在花园庄 东地H3出土的非王卜辞(以下简称“花东卜辞”) 中有: 从辞(43)作为地名的麓写作鹿;《释名・释 山》:“山足日麓”,故磊可能为来山的山脚之地,其 地望可能即在大邳山附近,《括地志》:“大邳山在 卫[黎]州黎阳县南七里”,即今河南浚县南郊 ]。 (42)丁卜,在 ①,其东皲。 丁卜,其二。 上文已论及基在商外,綦与焘位置接近(均在浚县 附近),且在 卜是否“于商告人”,则焘地也应在 商外⑤。 不其默,入商,在Iif。 ① 该字摹本有“又”形,但释文无,此从释文。 ②朱风瀚师在《读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出土的非王卜辞》,收入《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增订版中, 其贵族家族居地应在今郑州以北、淇县西一带。与本文判断其居地在商外吻合。 ③ 古黄河的流向见于先秦史籍记载者有禹贡河与山经河,此二条河道从今荥阳、郑州向东至今浚县西南古宿胥口北 流,经今内黄、曲周至今深县南。以下禹贡河经今青县在今天津东南人海,山经河往北流经今安新,折向东流经今霸 县至今天津东北人海。《汉志》中提到黄河经流,虽在汉代才著录(但始见于公元前七世纪中叶),为春秋战国时期存 在的河道。其流向为古宿胥口前均同于禹贡河与山经河,经今滑县、濮阳,折北经古顿丘、馆陶,折东后至高唐北流, 经古阜城、章武人海。参见谭其骧《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Yi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 ④ 薮的地望尚有谭其骧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定于山西东部偏北的太谷附近。本文从郑杰祥在《殷墟新出卜辞中若 干地名考释》一文中的见解。 ⑤ 花东卜辞中在商外的地名尚有HD176: 丁丑卜,子卸于妣甲, 牛一,又鬯一,[亡]灾。入商 ,在麓。 丁丑h,子卸妣甲,料牛一,鬯一。用。 本辞在镌 是否“人商 ”,即知齄地已非属王畿之内,但距商很近,惟麓地的地望待考。 38 殷都学刊 2009正 综上述,可推得王畿东南边境界应近于浚县 (50)甲午I、,贞,在戳天邑商皿宫衣,……亡 匝是,宁。 南部一带的古黄河西边。花东卜辞主人在 地b 问入商,可证地不在商内,故王畿西南边境界应邻 近 地。 乙丑卜,贞,在狱天邑商公宫衣,兹夕亡 耿,宁。在九月。(合集36542) (51)……在黄林 ……[天邑]商公宫衣…… (合集36547) 二、殷墟b辞中的“大邑商”与“天邑商” 殷墟b辞中的“大邑商”仅出现在黄组b辞 中,约乙、辛时段,除了“大邑商”之外,卜辞中亦有 “天邑商”之称。以下即从殷墟l、辞中分析比较 (52)辛卵,王……方于……余其甾菱…… 余有不曹 ……天邑商亡……(合集 36535) “大邑商”与“天邑商”的性质及其异同。 (一)“大邑商”与“天邑商”的性质 言及“大邑商”的卜辞如下: (44)……贞,今回巫九备,作余 ……素…… 羹人方上下于岽又示,受余佑……[告]于 从b辞(48)至(51)来看,天邑商是一个较大 范围的地理概念,其内有狱地、黄林等,并设有公 宫、皿宫,可在此对先公、先王进行衣祭(大合祭), 可知天邑商应是王畿所在地。从文献记载对照, 大邑商,亡崔,在畎。(合集36507) (45)丁卯,王b贞,今田巫九备,余其比多田 ……《尚书・多士》日:“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尔于 天邑商”,此处的“天邑商”从孔颖达《正义》解释: “我一人惟听用有德之者,故我敢求汝有德之人于 彼天邑商都,欲取贤而任用之”来看,即是商王国 王畿的名称,亦即周初时,周人称武庚的封地所 在。 多伯征盂方伯炎,亩衣。翌日步 自上下于教示,余受有佑,不曹 于兹大邑商,亡齿,在哦。……引 …………吉。,遘大丁翌。(合集36511) (46)己酉,王卜贞,余征三邦方,直螺令邑弗 悔,不亡……在大邑商。 王固曰:在九月,遘上甲……五牛。(合 集36530) 天邑商已可确定为王畿,那么大邑商呢?上 述已言大邑商多与征战卜辞相关,似与天邑商的 b夕、衣祭性质相去甚远,陈梦家先生即曾认为凡 称天邑商的记衣(殷)祭之事,凡称大邑商的记征 伐之事并兼及田游,两者未必是一地,大邑商疑在 沁阳田猎区 。从辞(52)的句式似可与辞(45)、 (47)相对照,应是王为征战敌方b问有无灾祸并 (47)甲午,王卜贞,作余 朕 ,余步比侯喜 征人方,上下毂示受有佑,不曹 ,田告 于大邑商,亡[老],在畎。王固日:吉。 在九月,遘上甲 ,惟十祀。(合集 36482) 告于天邑商的例子。由此,可知天邑商似乎可与 大邑商等同起来看待。西周早期的《何尊》铭文 日:“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何尊》铭文 年代为成王五祀,距离商灭不到十几年,文中出现 另有《合集}36546、36548也提到“大邑商”。 上引这些b辞具有相同的性质,即皆出征前b问 是否受佑而告于大邑商。可见大邑商内供奉有庇 佑战争胜利的祖神,是商王室重要的宗庙所在地, 因此每逢征战王必亲自占卜以告大邑商。 出现“天邑商”的卜辞如下: (48)癸巳卜,贞,羊狲……[天 邑商公宫衣 ……的“大邑商”应即反映商末商人对其王都自称。况 且“大邑商”若非王都,则成王必不会如此言之。 虽然学界至今仍对“天邑商”与“大邑商”的说 法多有分歧①,尚无定论。但从上引b辞及金文 提供的线索,笔者认为“天邑商”与“大邑商”是王 畿与其内之王都的二层次概念,即天邑商包含着 大邑商,但两者均可为王畿之代名词。关于“大邑 商”所指何地?则在下文有进一步的讨论。 (二)“大邑商”与“天邑商”的地望与范围 兹……亡耿,宁。(合集36540) (49)辛卯b,贞,……狱天邑[商]公宫衣…… 辛酉i-,贞,在狲天邑商公宫衣,兹夕亡, 宁。 ……卜,贞,在戥[天]邑商公宫衣,亡酞。 1.大邑商之位置 (合集36541) “大邑商”与“天邑商”的名称均仅见于黄组b ① 仅罗振玉在《殷墟书契考释》下认为天邑即大邑之讹。陈梦家、董作宾、岛邦男等人均认为“大邑商”与“天邑商”皆各 有所指。 第1期 韦心滢:殷墟 辞中的“商”与“大邑商” 39 辞,可见商末期王畿地区有了异于以往的新变化, 可见以下文献: 这种变化反映到了地名称谓中,即是出现了新地 1.《书传》曰:“牧野在纣都近郊三十里”。 名。《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日:“纣时 2.《后汉书・郡国志》日:“朝歌西南有牧野”。 稍大其邑(殷),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邱,皆为 3.《水经・清水注》曰:“自朝歌以南,南暨清 离宫别馆”,在此“距”意为“至”①,其意为帝辛时 水,土地平衍,据皋跨泽,悉牧野矣”。 稍微扩大了王畿的范围,南至朝歌,北拥有邯郸及 4.《括地志》日:“今卫州城即殷牧野之地,周 沙邱,在这范围内皆设有离宫别馆。此段文献暗 武王伐纣所筑也”。 示了从武丁到帝辛阶段王畿的范围没有太大改 由上述诸文献所记可知,牧野在商末王都一 变,但王畿内城邑的经营与发展,到了帝辛时期加 朝歌的西南或南边近郊处。武王攻占的大邑商与 以扩大,这正与“大邑商”、“天邑商”的出现时间相 进入的纣之死所,皆应为朝歌而不可能为安阳。 合。 另再以描写商亡後周人历史的文献来检验, 而要勾勒天邑商的范围,首先就要先确认殷 如《史记・卫康叔世家》日:“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 墟卜辞中大邑商的位置。上文论及武王克商前攻 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 占的即是大邑商,而以下记载武王伐纣的文献中, 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史记会注考 展现了武王攻克商王朝的过程及进入商都的情 证》引张守节正义云:“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问故 况,由此便能判断大邑商的具体地理位置。以下 商墟,即朝歌是也”。《左传・定公四年》:“分康叔 即征引史料说明: 1.周初铜器《利簋》铭文记载了武王伐商的珍 以大路、少帛……。命以《康诰》,而封于殷墟”。 杜预注:“殷墟,朝歌也”。 贵史料,其铭日:“武王征商,惟甲子朝,岁鼎,克闻 由种种记载显示,商末期已以朝歌(即大邑 (昏)夙又(有)商。” 2.《史记・殷本纪》曰:“……纣亦发兵距之牧 商)为政治中心所在,此一都邑乃是商後期商王国 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 的政治与军事核心区域。那么朝歌究竟在今地何 衣,赴火而死。” 处呢?根据《括地志》日:“纣都朝歌在卫州东北七 3.《史记・周本纪》日:“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 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又“朝歌故城在卫县西二 至于商郊牧野,乃誓。……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 十三里。卫东北七十二里,谓之殷虚”。《大清一 千乘,陈师牧野。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 统志・河南卫辉府》古迹条下:“朝歌故城在淇县东 距武王。……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 北”;又《水经注・淇水》:“淇水东经朝歌城北”。结 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成 合上述文献并对照近年对朝歌遗址的发掘调查 ] 待于郊。……遂入,至纣死所。” 来看,淇县东北部淇河沿岸地区可能为商末王都 4.《逸周书・克殷解》云:“周车三百五十乘陈 朝歌所在。 于牧野,帝辛从”。孔晁注:“牧野,商郊。纣出朝 其次从殷墟卜辞来界定大邑商的范围: 歌二十里而迎战也”。 (53)丁未卜,王在¥ 贞,王……[今]日入大邑 综上引文献可知,甲子朝周、商于牧野大战, 商,亡徒。(合集36639) 帝辛率大军迎敌。帝辛见大势已去,便登上鹿台, (54)丙子卜,在……贞,王田麦……亡畎。 身亡。仅一天的时间,周武王便攻克商王朝 丁丑卜,在軎贞,今日王入大邑商。(菁 取得胜利,武王获胜後,即进入商王都,至帝辛自 10.9 3) 杀之处,以大钺斩纣首。 辞(53)即郭沫若《卜辞通纂》别二所收岩间大 由此可见,商周对决之地一牧野必离王都不 龟,命辞中“王”字之後,郭氏释作“于丁邑 远,才能在一天之内从战场进人王都。关于牧野 商”,但细观应是“今日”,与辞(54)句式相同。从 的位置,除上引《周本纪》讲牧野在“商郊”,而《逸 辞(54)来看,丙子日王田麦,丁丑日即在軎占卜, 周书・克殷解》更明确说明为距朝歌二十里外。还 则一日内从麦可抵达軎。麦地可能在今河南省获 ① 《尚书・禹贡》“济河惟充州”,伪孑L传日:“西北距河”,孔颖达疏日:“距,至也”。 40 殷都学刊 2009年 嘉以北①。 7与再地均在大邑商外附近,日内即 可进入王畿的地方,而¥7与冉的距离可从下列b 辞得知: 西南界相当,可知朝歌约在天邑商(商)的王畿地 区南界。这即是说,商王畿自武丁至帝辛时期,南 界并未有太大变化。由于天邑商的北界未能由卜 (55)甲子卜贞,王其逆 ,亡灾。 乙丑卜贞,王其巡再,亡灾。(屯南660) 与軎相距一日的路程。¥7在宾组、出组及 花东b辞中写成 ②, 地即 7地,上文已述 地 辞资料推测,下文将从文献记载中寻找线索。 郑玄《诗经・邶都卫谱》云:“邶、酃、卫者。商 纣畿内方千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之 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衡漳是横流 与王畿毗邻,在王畿西南边或南边,位于古黄河西 的漳水⑤。《尚书・禹贡》云:“济、河惟兖州”,表示 边。由于大邑商即新都朝歌,故可推知 ( )地 兖州在古济水与古黄河之间。《禹贡锥指》云:“今 当在朝歌西南的方向不远。李学勤先生认为軎地 历城以东有小清河,即济水人海之故道”。桑土。 应在(≮?)地北面 ,朝歌西边,正与本文推测(《?) 杜预注为帝丘,即今河南濮阳县。《史记・孙子吴 地与朝歌的相对位置吻合。 起列传》也有类似的说法“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 在岩间大龟与地同版共F的其他地名尚有喜 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常山所指应为常山 (事)③、袁、宫,这四地彼此均应相去不远④。 郡,即原恒山郡,後避汉文帝刘桓讳而改称常山 总结上述卜辞提供的信息,大邑商的西南界 郡,范围历代有变化,但大致是在今日河北石家庄 应在()地附近,西界在地附近,而东界在上文已 附近。由上引文献可得知商末王畿的北界超过横 论,应在古黄河西岸。 流的漳水,远可以抵达今河北石家庄附近。至于 2.天邑商(王畿)之地理范围 孟门的位置,除《史记》中的描述外,在《战国策・魏 由上述大邑商的东、西、南之范围,可以勾画 策》引吴起语中云:“殷纣之国,左孟门,右漳滏,前 出天邑商(王畿)的大致轮廓:西抵太行山东侧,南 带河,後被山”。“右漳滏”指漳水、滏水之南;孟门 至今辉县、新乡附近,东到古黄河西岸一带。由于 常与太行连言,如《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遂 大邑商西南界与上文通过卜辞所考“商”(王畿)的 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杜预注: ①麦地于今何处尚不能确知。相关考据说法有麦与来形、音、义相近,可能为一字;来与jI{打相通,故麦地可能为jI5打地。 参看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6l页。 ② 也可写成 ,参见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科学出版社,1959年,17页。 ③再字在 辞中初见于无名组,写作牵,黄组时除仍作牵外,多简化成軎。此字似从直得声,黄组时作軎,系省去下部 示容器形的部分形符.仅留下容器的口沿部分。从《合集))37718有地名“小牵”,在37719则写作“小再”,亦可证害与 摩为一字之异体。在本文中均隶定作軎。 ④ 与軎在一日内路程的地点有草、}余,如下列b辞所示: 辛酉王 贞,田軎,往来亡灾。王固日:吉。 壬戌王b贞,田軎,往来亡灾。王固日:吉。(合集37746) 辛亥王卜贞,田軎,往来亡灾。王固日:吉。 壬子王 贞,田軎,往来亡灾。王固日:吉。(B11295) }余可读为榆、渝(参见于省吾:《释橡》,《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99年,73~75页),其地望可能在汲郡朝歌县东 (陈梦家《殷墟 辞综述》,中华书局,2004年,262页)。 与在一日内路程的地点有宫: 辛卯王 贞,田宫,往来亡灾。王固日:吉。 壬辰王 贞,田定,往来亡灾。王固F1:吉。(合集37497) 辛酉b贞,王田脖,往来亡灾。王固日:吉。兹。 壬戌 贞.王田枣.往来亡灾。王固日:吉。(合集37722) 辛丑王 贞,田軎,往来亡灾。王崮日:吉。 壬寅王 贞,田霞,往来亡灾。王固日:吉。(合集37363) 辛巳王卜贞,田壶,往来亡灾。王固日:吉。 壬午王b贞,田徐,往来亡灾。王固日:吉。(合集37621) 脖或作游,一说在今河南省濮阳附近(郑杰洋《商代地理概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97页)。童具体位置尚 不可考,但从上举 辞来看,必在脖与軎中间的地方.且距卡余地一日的路程。 ⑤ 衡与横古通。孔氏正义引郑玄日:“横漳,漳水横流”。 第1期 韦心滢:殷墟 辞中的“商”与“大邑商”41 “孟门,晋隘道”。则《战国策》中提及的孟门应为 进入太行山的隘口,如此一来即与上引《史记》所 (四)在整理商与大邑商、天邑商卜辞之际,系 联了其他与王畿相近的地点,勾勒出商後期王畿 大致的地理范围:西以太行山为界,东临浚县一带 言“左盂门”的位置不符。此事自古其他学者即有 怀疑,如《史记》索隐刘氏按:“纣都朝歌,孟山在其 西,今言左,则东边别有孟门也”。故此孟门确实 位置待考。 古黄河西侧,南至辉县、新乡,北迄河北石家庄附 近。 从上述文献资料可知,商末王畿北边已抵今 河北石家庄一带。 三、结语 [参考文献] [1]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5;王 国维.观堂集林卷十二:说商[M].北京:中华书局, 本文所论可以概括为下几点: 1984;林泰辅.甲骨地名考【J].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 所集刊(第十集第105期);胡厚宣.殷代之农业甲骨学 商史论丛[M].北京:大通书局,1972. (一)“商”与“天邑商”皆是商王国王畿之称, 亦可作为对商王国的称呼。安阳一殷墟所在,为 盘庚迁殷後最早建立的都邑,该地始终是王室宗 庙与王陵所在地,是商王国的象征,故亦可称 “商”。“天邑商”是由于商末期王畿内部发生变化 而新产生的名词,包含安阳殷墟地区及新兴发展 起来的新都朝歌“大邑商”。 [2]董作宾.b辞中的商与毫[J].杂志,1953,(第六卷 第l期);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 2004.255—258;岛邦男.殷墟b辞研究[M].日本:汲古 书院,1975.362. [3]朱凤瀚.武丁时期商王国北部与西北部之边患与政治 地理一再读有关边患的武丁大版牛胛骨卜辞[A].国 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研究丛书・甲骨文卷 [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二)大邑商是商末期商王国的王都~朝歌。 从武丁至商末近二百年问王畿内部的繁荣发展, 原有的王都(今安阳殷墟所在)性质升华成圣都, 即商王室宗庙与王陵所在的宗教活动中心;而朝 [4]钟柏生.殷墟b辞地理论丛[M],台北:艺文印书馆, 1989.74. 歌则成为实际军政事务处理中心。 (三)透过对“王入商”卜辞的考证,进一步发 [5][6]郑杰祥.殷墟新出b辞中若干地名考释[J].中州 学刊,2003,(9). [7]陈梦家.殷墟b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57. 现武丁时期虽以安阳为王都,但在王畿内可称为 都邑者似非一,王畿内部存在其他王常住的处理 政事或军事的重要都邑,如。商末期甚至还出现 [8]夏商周断代工程朝歌遗址调查组.1998年鹤壁市、淇 县晚商遗址考古调查报告[J].华夏考古,2006,(1). [9]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9. 其他新的都邑,如上。由此可见,商晚期王直接统 治控制的王畿内部情况,是除了王都之外,还同时 存在着数个王停留处理军政事务的都邑。 On Shang and Dayishang in the Inscriptions of Yin Ruins WEI Xin—ying (Department ofHistory,Peking University,Be ng 10087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scriptions of Yin ruins and the surviving documents,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prob— lems conceming’Shang’and’Da Yi Shang’.The usage of the word’Shang’in context of the inscriptions of Yin uirns is surveyed first.The two—fold meaning that the word’Shang’carries is clariifed—the radiation zone(Wang ji)or the city of royal capita1.The emergence of such phrases as’Da Yi Shang’and’Tian Yi Shang’reflects the change tha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radiation zone undergoes.And after a semantic inquiry of’Wang Ru Shang’ (1iterally,the king enters Shang),we attempt to show that in late Shang Dynasty there exist several capitals fre quented by the king to deal with the political as well as military affairs.Furthermore,according to the topographic names that appear in the same tablet and the nearby places,we suggest an approximate range of the radiation zone. Key words:the Inscriptions of Yin Ruins;Shang;Da Yi Shang;Radiation Zone(Wang ji) [责任编辑:郭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