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昆虫》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昆虫》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科学-三年级下册-打印版

《昆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整理养蚕日记”,既是对前一段时间饲养、观察活动的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蚕宝宝一生要经历哪几次大的变化?”,又能激发学生关注昆虫家族身体变化的兴趣。第二个活动“比较它们的身体”通过观察、比较、概括、总结等学习活动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第三个活动“它们是昆虫吗?”运用刚刚建立起来的昆虫概念识别昆虫。

本课前两个教学活动的地位是平行的,遵循同一个认知规律;后一个活动应用前面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养蚕活动中了解蚕的一生,也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认识的基础。本课以蚕作为样本,激发了学生了解其它昆虫的兴趣,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为四年级上册《多种多样的动物》中了解鱼、哺乳动物、鸟的共同特征做好铺垫。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对养蚕经验、观察记录的交流,构建新的养蚕经验,对蚕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科学-三年级下册-打印版

2.了解昆虫的变态,掌握昆虫的特征。

科学探究:

1.通过分析自己的养蚕日记,能够取得新发现。

2.能够学习“观察——比较、概括、总结——概念”这种认知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与他人交流在养蚕活动中的新发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昆虫的共同特征。

难点: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

评价任务

1.能够完整描述蚕的一生变化过程。

2.认识昆虫的共同特征。

科学-三年级下册-打印版

3.能够区分昆虫。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昆虫变态过程、身体特征的图片(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自己的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交流:雌蛾产卵的情景——产了多少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

2.讨论:养蚕活动中,我们还有哪些疑问?在下次养蚕中继续研究。

3.过渡:让我们一起来整理养蚕活动中的资料,看有什么新发现。

二、活动:整理养蚕日记

1.出示所有养蚕日记。

2.整理养蚕日记,看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汇报。

科学-三年级下册-打印版

3.分析养蚕日记,思考:蚕宝宝一生要经历哪几次大的变化?

学生汇报,填写好教材第38页的表格。

整理: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

4.学生汇报课前搜集蝴蝶、蜜蜂等动物的一生的资料。

5.比较这几种动物的一生有什么相同之处。

6.教师归纳:变态。

三、活动:比较它们的身体

1.出示蚕蛾、蜻蜓、蝗虫、蚂蚁等实物。

2.观察它们的身体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什么样子?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相似之处?

3.记录观察结果并汇报。

4.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

5.阅读指南车信箱,加深了解。

四、拓展:它们是昆虫吗

科学-三年级下册-打印版

1.学生看教材第40页的图,指出这些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2.到你住宅的周围去找一找,看能找到哪些昆虫,把它们画下来,装订成一本昆虫图册。

教学反思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在养蚕活动中了解蚕的一生,大家在课上能够积极交流养蚕心得及收获,继而引发探究昆虫的兴趣。由于本课前学生没有“把整体分成部分”这样的专门训练,因而观察昆虫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时需要教师合理引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