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具有幽默感的人无论在事业、家庭和 童趣的作品,而被幼儿园选用于教材的只是其中很少的 社会交往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功率,幽默风趣的孩子比缺 一部分。为了能挖掘出更多情节生动的作品,笔者阅读 乏幽默感的孩子更有魅力因而更受欢迎。所谓幽默感, 了《世界著名童话集》《中外幼儿喜爱的儿歌选》以及各 就是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的表达,让与自己互动的对象 种类型的“图画书”等幼儿读物。在这些读物中我找到了 感到愉快。一个人的幽默感既非天生具备,也非一朝一 故事《书本里的蚂蚁》《晓晓拖地板》《老虎和刺猬》儿歌 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慢慢地 《伞可以做什么》绕口令《收瓜瓜》图画故事《虾儿跳跳》 积累起来的。幼儿园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弱,有些 我们能更好地去塑造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 发现幼儿文学作品中蕴藏有许多的幽默内涵,如让孩子 ……在笔者有意引导下,孩子们在这些作品中体验着幽 (二)幼儿的收集 能力甚至表现为零。正是他们这种具有“白纸”的特征让 默所带来的快乐。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和老师、同伴共同学习、生活,离 们喜欢的多种表现手法、生动的情节等。因此,我们在尊 园后他们会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问。那儿存在着丰富的 重幼儿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以幼儿文学审美意识为前 教育资源——家长、亲戚、朋友、邻居等,这为幼儿收集 导,让幼儿在感知文学作品的同时,体验作品中的幽默, 活动素材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我发动幼儿在园外进 在快乐中明辨是非,从而学会乐观地面对自己遇到的问 行趣味文学作品的收集。在成人的帮助下,孩子们能把 题,能幽默地想办法解决。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 知道的小笑话给小朋友们讲出来,能收集身边的事和物 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编成谜语、幽默小故事,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共享。幼儿在 、收集富有童趣的幼儿文学作品 收集过程中学会了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学会发现生活  幼儿文学对幼儿有着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的功 中的幽默和趣闻。二、欣赏幼儿文学作品中的幽默,体验快乐 能。不同的文学作品功能的侧重点不同,这就需要我们 做一名有心的收集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 和需要有选择地去寻找、积累相关的幼儿文学作品,让 (一)集体欣赏幼儿文学作品 集体欣赏可让幼儿与老师和同伴充分互动,获得最 其欣赏,同时在收集过程中体验快乐。 (一)教师的阅读积累 佳的欣赏效果,共同分享快乐。集体欣赏时我先让幼儿 感知作品,他们通过听、看,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情节, 从古至今,许多的幼儿文学创作者创作了许多富有 接着,引导幼儿去模仿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动作、语气, 幼儿教学研究 在模仿中进~步体验有趣的情节,然后让幼儿根据已有 呜》的活动之后,我让孩子们模仿故事的主人公,给自己 的生活经验联想到和故事情节相似的生活趣事。如,我 的家人或好朋友“画”一封信,并在区域中展示出来,孩 们在欣赏故事《老虎和刺猬》时,我利用图片先讲述故事 子们对画面内容进行的充满趣味的猜测和认读,不仅发 一遍,然后带领幼儿分段欣赏,让他们想象模仿出“老虎 展了幼儿的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促进了幼儿幽 三、借鉴幼儿文学作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被刺猬弄得又痛又痒、嗷嗷直叫、急得狂奔乱跳”的样 默感的表现能力。 子,孩子们在笑声中表演着稚嫩、夸张的动作。随后我问 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象老虎这样的情况,于是 幽默。促进交往能力 孩子们回忆起当树上的毛毛虫掉在自己的头上时、当被 小狗追赶时的样子……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从集体欣 赏、相互欣赏中愉悦着身心、体验着快乐,提高了对幽默 的领悟能力。 (二)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欣赏、教育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有许多环节,在不同的环节 中蕴藏着许多的教育契机。教师运用一些有趣的幼儿文 学作品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餐前活动时,我让幼 儿轮流讲讲自己在家收集到的笑话、谜语,在笑声中孩 子们增强了食欲。又如,我们班的铭铭不愿让妈妈帮他 把耳朵弄干净,我知道后就和大家一起欣赏王汶的儿歌 《阿宝的耳朵》,儿歌中种子飞进阿宝的耳朵能长出一株 草的奇异情节,十分风趣幽默,让铭铭明白了要保持耳 朵清洁的道理,回家后铭铭主动地要求妈妈把他耳朵打 扫干净。这也表明了幽默可以代替缺乏亲切感的批评、 可以代替没有味道的提醒和多余的唠叨。他给幼儿带来 了新奇和有趣,他让幼儿愉快而有效地接受教育。 (三)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欣赏 在区域活动中开设一片幽默区,摆放一些图文并茂 的幽默小画册;幽默故事、儿歌的磁带;准备一些表演的 小道具等,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欣赏内容,更有利于促进 幼儿幽默感的形成。如我把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幽默小 画册一起陈列在幽默区,孩子们可以挑选自己没看过的 进行欣赏,画册的小主人也会主动地推荐、介绍自己画 册上幽默的内容。孩子们在区域里交流自然、热烈,体验 着自由欣赏的喜悦。 (四)延伸欣赏内容,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幽默的情节 由于受到年龄和生活经验的,幼儿对有些幽默 情节难以完全理解,这时教师应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 去充分感知和体验。如在欣赏过故事《晓晓拖地板》后, 孩子们虽然对主人公把劳动当成游戏的情节感到十分 有趣,但是他们在生活中没见过这种有趣的拖地过程, 于是,我利用劳动时间,让幼儿把故事中的情节在生活 中进行重现,使孩子们在劳动中不仅体验了劳动的快 乐,而且加深了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又如在《小小和啊 (一)引导幼儿学习用幽默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困难 由于个体的差异,幼儿在相互交往时常常会发生冲 突,怎样化干戈为玉帛呢?幽默的方法是首选。我们班的 胡蒋山顽皮好斗,经常欺负小朋友,经过多次教育就是 改不了。于是,我把张继楼的儿歌《快住手》进行改编: 你这个淘气包. 为啥要欺负我! 老师没有告诉你吗? 这样顽皮可不好。 你要是想做游戏, 我来当你好朋友。 改编过的儿歌孩子们都学会了。以后只要被欺负的 小朋友一念这首儿歌,胡蒋山就会立即住手,不好意思 地笑起来。孩子们用幽默的方法轻易地解决了交往中的 困难。 (二)指导幼儿用幽默的方法向同伴提出批评和建议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孩子们之间零距 离的接触更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善意的提醒运用不同的 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效果。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能把人说 得跳起来,一句话又能把人说得笑起来”。大家都知道笑 比跳好。如就幼儿进餐习惯来说,吃饭时常有人报告: “某某的桌子上、地上掉了许多的饭粒!”被告状的孩子 听了很不开心,对告状的人产生敌意,甚至产生了抗拒 心理。于是,我给孩子们讲《漏嘴巴的大公鸡》的故事,告 诉他们以后发现谁再掉饭粒,就问他是不是想做‘漏嘴 巴的大公鸡’了。又如,有的小朋友爱吃糖,牙齿蛀了好 多,我就给他们讲《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当发现谁又连 续吃糖时,就会有人问他还记得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吗。 幽默的提醒换来了不良习惯者快速的纠正。 总之,幼儿幽默感的培养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交 往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促进、健康心理的塑造等都 有较大的影响,只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用心去挖掘幼儿文 学作品中的幽默因素,给孩子创造一个幽默的空间,跟 孩子一起捕捉、欣赏和体会生活中的快乐,相信一定能 培养出幽默乐观的孩子。 幼儿放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