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纪念辛亥一百周年思想汇报

纪念辛亥一百周年思想汇报

来源:九壹网


纪念辛亥一百周年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一百年过去了。2011年的到来,标志着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画上了完满的句号。这一年,“九一八事件”迎来了八十周年的纪念;这一年,中国党将迈入它的新一个十年;这一年,中国的先锋辛亥将迎来百年庆典。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为把新时代建设的更加美好繁荣出一份力而做好准备呢?是的,我们正用行动证明着,我们不是垮掉的堕落的一代。浩瀚的自愿者队伍中有我们活跃的身影,自主创业的人群中有我们奋斗的汗水,同时我们正努力地改正自身的缺点。2011年,在这个众多历史事件都将迎来周年庆的时候,我们将继续坚定地在中国党的领导下奋勇前进。

回望过去,我们坚定的信念、奋斗的身影、前进的脚步,都成就了今天的繁荣。当我们辞旧迎新,展望未来时,我们依旧生活于历史的影响下,现在必将倒影过去,现在必将预示未来,因此,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们将坚持不懈的为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而奋斗。

尊敬的党组织:

曾记,1911。展望,2011。曾记,1911。辛亥鼎革,今已百年。是谁将这个时刻永恒的定格在中国的历史上,是辛亥和孙中山。当时,政局,清朝处于衰败,民族处于危亡。迎合着时代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仁人志士拿起了思想武器采取手段拯救着这生死关头的国家,但是因为当时的历史时局最终

失败了,可它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得民主观念深入民心。“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清朝统治,废除君主**,阐释为民族主义)、建立(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为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阐释为民生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的指导思想。正因为有了这个正确思想的指导才使得辛亥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正因为有了这个正确思想的指导,中国才能够一步一步走向繁荣,走向富强。

孙中山先生曾说:“天下为公”,此言出自儒家《礼记·礼运·大同篇》,是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也是三民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即“国富”“民强”。它描绘了一副蓝图,一副国泰民安的蓝图。我们可曾记得,孙中山先生寥寥数字的遗书,他一生牵挂的唯国家和人民。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曾努力过,他曾希冀过,希望建立一个政党,一个为国为民的政党,政党建立起来了,可是他的希望落空了,我们怎么忍心让他一个人来背负这历史的使命?

展望,2011。回首,时间沿着辛亥的印迹已滚过一个世纪,可越过一个世纪的追求与目标却从未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手段达到了“国富”,使得我国日益从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强大起来,在“国富”的同时也关注着“民强”。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来改善民生,推进民生发展。2011年3月3号在北京召开的上,提出:2011年工作要继续关注和促进民生改善,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人民是中国富强的脊梁,唯有脊梁强硬了,中国才能够屹立于世界之巅。

温总理曾把“天下最大事,莫非万民之忧乐。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他的座右铭,句句表真意,点点露深情。我想,在我们心中,在中国人心中,总有这样一位“平民总理”的形象,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总出现在

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心解读着“人民”,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这是一个国家的形象,这是一个民族的形象,这是一个执政党的光辉形象。

这个执政党如此强大?是的。因为,我们不肯把历史的担子交给孙中山先生一个人来背负。我们要给他些许安慰,我们建立了一个一心为民为国的政党——中国***。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经历着风雨,共度着难关,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走向成熟。当然,党的日益壮大离不开***员。他们始终保持着党的先进性,他们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他们始终奉献者自己却毫无怨言,哪里都有着他们的身影:地震处,山洪处,火灾中……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他们是人民心中一堵永不会倒的墙,他们是中国大地上不可缺少的亮丽风景线。

看来,时间不是总无情,它并没有将所有的东西都化为虚无。只保留,那一点,纯粹的无杂质的干净,那就是“国”“民”,那就是信念,那就是“为民服务”。从此处可以看出,三民主义与现代中国所追求的目标和文化传承具有一致性,是跨越百年的心系民情!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亦续百年情!

缅怀辛亥

敬爱的党组织:

时光荏苒,转瞬间已是二十一世纪和平年代。当今社会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然而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却是来之不易的,是靠无数先烈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我们走进了辛亥历史博物馆,缅怀辛亥。

辛亥,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清朝**

帝制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的复国运动,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馆址为中华鄂军都督府旧址,全由红砖红瓦雕砌而成,武汉人称之为红楼,又尊崇为“之门”。馆内收藏的上千万件辛亥历史文物和历史资料图片,把辛亥的全貌显示的淋漓尽致。从中,我们似乎听到辛亥的号角声,闻到爱国战争的炮火硝烟,看到了一代爱国者在救国道路上的奋斗,震撼于他们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誓与强敌奋战到底的气概,他们为了民族、人民而战的英姿,和炙热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伟大情怀......勾勒出一幕幕令人动容的画面。

沿着先烈的遗迹,我们渐渐地翻开了历史的书页。孙中山领导的活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民主共和的旗帜。这是一件有着破天荒意义的大事。作为民主,辛亥成功**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作为民族,辛亥的成功也对中国国内的民族关系及同时期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辛亥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不仅结束了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及地方政治,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辛亥被中国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了满清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却彻底**帝制。朱德同志在他的诗作中赞颂了辛亥**了腐朽的清王朝给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了希望:史秽**光史册,在铸重人间。他的“戎马少年半同学,倾心为国志无违”抒发了参加辛亥的一代者倾心报国的豪情壮志。***同志论辛亥:辛亥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可惜,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炮党汉奸集团数次勾结外敌发动叛乱,终结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族之悲,中华民族之痛。还好,在

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中国***产生了。***人经过28年奋斗,领导中国人民铲除炮党汉奸,中华民族再现复兴的署光!

的声已经渺远,辛亥带给古老中国的变化却是巨大的。时至今日,其影响依旧可见。辛亥是第一次彻底**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当我们在中国***领导下意气风发地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中国人在上个世纪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对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创立的不朽业绩肃然起敬?

我们纪念武昌,纪念辛亥,纪念这个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辛亥武昌丰碑不朽!孙中山先生和辛亥先烈们伟业永垂。参观红楼,回忆历史,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