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来源:九壹网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本文介绍了XXX及其下属子公司的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范,规定了动火作业的定义、易燃易爆场所的范围和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

动火作业是指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易燃易爆场所是指符合GB中火灾危险分类的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场所,并被确认为甲、乙类的区域。

动火作业应由专人监火,并在动火前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上动火作业时,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距用火点15m以内的,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空间隔离措施。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

安全防火措施。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氧含量不得超过21%。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动火作业完毕后,动火人和监火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应在动火前进行,分析取样点的标准应符合相关规范。

6.1.9 在可能引起火灾的场所附近进行焊接工作时,必须备有必要的消防器材。同时,焊接人员应该接受相应的消防培训,了解如何使用消防器材。

6.1.10 进行焊接工作时,必须设有防止金属熔渣飞溅、掉落引起火灾的措施以及防止烫伤、触电、爆炸等措施。焊接人员在离开现场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现场没有留下火种。

6.1.11 在锅炉汽包、凝汽器、油箱、油槽以及其他金属内进行焊接工作时,应采取下列防止触电的措施:

a) 焊工应避免与铁件接触,应站立在橡胶绝缘垫上或穿橡胶绝缘鞋,并穿干燥的工作服;

b) 外面应设有可看见和听见焊工工作的监护人,并应设有开关,以便根据焊工的信号切断电源;

c) 内使用的行灯,电压不得超过24V。行灯变压器的外壳应可靠地接地,不得使用自耦变压器;

d) 行灯用的变压器及电焊变压器不得带入锅炉及金属内。 6.1.12 在密闭内,不得同时进行电焊及气焊工作,以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和气体,引起爆炸等危险。

6.1.13 在坑井或深沟内进行焊接,符合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条件的,应遵守受限空间作业的有关规定,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6.1.14 气焊与电焊不应上下交叉作业,以避免产生交叉干扰和危险。

6.1.15 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正在进行射线检验的工作场所,以避免受到辐射的危害。

6.1.16 电焊机的接拆线、停送电工作应由具备资质的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6.2 电焊

6.2.1 在室内或露天进行电焊工作时,应在周围设挡光屏,防止弧光伤害周围人员的眼睛。同时,焊工应该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保护自己的视力。

6.2.2 在潮湿地方进行电焊工作时,焊工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穿橡胶绝缘鞋,以防止触电和滑倒等危险。

6.2.3 固定或移动的电焊机(电动发电机或电焊变压器)的外壳以及工作台,必须有良好的接地,并采取空载自动断电装置等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

6.2.4 电焊工作所用的导线,必须使用绝缘良好的皮线,并确保连接牢固、绝缘可靠。

6.2.5 电焊机必须装有的专用电源开关,其容量应符合要求。焊机超负荷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禁止多台焊机共用一个电源开关。

6.2.6 禁止连接建筑物金属构架和设备等作为焊接电源回路,以避免产生电流干扰和危险。

6.2.7 禁止使用氧气管道和乙炔管道等易燃易爆气体管道作为接地装置的自然接地极,防止由于产生电阻热或引弧时冲击电流的作用,产生火花而引爆。

6.2.8 电焊设备的装设、检查和修理工作,必须在切断电源后进行,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6.2.9 电焊钳必须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a) 应牢固地夹住焊条; b) 焊条和电焊钳的接触良好; c) 更换焊条必须便利;

d) 握柄必须用绝缘耐热材料制成,以防止触电和烫伤等危险。

b)搬运气瓶时,应避免碰撞和摩擦,不得用钩子或者其他尖锐物品挂钩气瓶;

c)气瓶应该垂直放置,不得倒置或者水平放置;

d)搬运气瓶时,应该轻拿轻放,不得用力过猛或者抛掷。 6.3.9气焊气割作业时,必须使用防护用具,包括: a)耐火手套、工作服、防护帽;

b)防护镜片、面罩、呼吸器等防护设备; c)防滑鞋、安全带等防护装备。

6.3.10气焊气割作业时,必须注意防火措施,包括: a)作业地点必须清洁整齐,不得放置易燃物品; b)作业时必须有专人看守,随时准备灭火器材; c)作业时必须关闭附近的电气设备,避免火花引发爆炸或火灾;

d)作业时必须避免烟草、火种等火源,禁止在作业地点吸烟。

6.3.11气焊气割作业时,必须注意环境保护措施,包括: a)作业时必须避免产生噪声和污染,采取降噪、防尘措施; b)作业时必须遵守环保法规,不得倾倒废弃物料和废气; c)作业时必须遵守当地的环保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运输气瓶时,必须注意安全。气瓶应放在特制半圆形的承窝木架内,若没有该架,则应在每个气瓶上套上厚度不少于25mm的绳圈或橡皮圈,以防止互相撞击。所有气瓶的气门应朝向同一面。在汽车运输气瓶时,禁止纵向放置,应横向放置。押运人员应坐在司机驾驶室内,不得坐在车箱内。为防止气瓶在运输途中滚动,必须将其固定住。若使用敞车运输气瓶,则应用帆布遮盖或其他遮阳措施,以防止烈日曝晒。搬运气瓶时,无论气瓶内有无气体,都应将瓶颈上的保险帽和气门侧面连接头的螺帽盖好。运送氧气瓶时,必须保证气瓶不沾染油脂、沥青等。严禁将氧气瓶和乙炔瓶放在一起运送,也不准与易燃物品或装有可燃气体的一起运送。禁止运送和使用没有防震胶圈和保险帽的气瓶。

在焊接工作结束或中断时,必须关闭氧气和乙炔气瓶、供气管路的阀门,确保气体不会外漏。重新开始工作时,必须再次确认没有可燃气体外漏,方可点火工作。

在连接减压器前,应将氧气瓶的输气阀门开启四分之一转,吹洗1s~2s,然后用专用的扳手安上减压器。工作人员应站在阀门连接头的侧方。若发现气瓶上的阀门或减压器气门有问题,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修理。

氧气瓶应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进行水压试验和定期检验。过期未经水压试验或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在接收氧气瓶时,应检查印在瓶上的试验日期及试验机构的鉴定合格证。运到现场的氧气瓶必须验收检查。若有油脂痕迹,应立即擦拭干净;若缺少保险帽或气门上缺少封口螺丝或有其他缺陷,则应在瓶上注明“注意!瓶内装满氧气”,并退回制造厂。

氧气瓶应涂天蓝色,用黑色标明“氧气”字样;乙炔气瓶应涂白色,并用红色标明“乙炔”字样;其他气体的气瓶也均应按规定涂色和标字。在保管和使用中,严禁改变气瓶的涂色和标

志,以防止层涂色脱落造成误充气。氧气瓶内的压力降到0.196MPa后,不得再使用。用过的瓶上应写明“空瓶”。

氧气阀门只能使用专门的扳手开启,不得使用凿子、锤子开启。乙炔阀门应使用特殊的键开启。在工作地点,最多只能有两个氧气瓶:一个工作,一个备用。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炔气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

6.4.10禁止使用没有防震胶圈和保险帽的气瓶。同时,也严禁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和没有回火阀的溶解乙炔瓶。

6.4.11气瓶装有气体时,禁止与电线相接触。

6.4.12在焊接中,不得将带有油迹的衣服、手套或其它沾有油脂的工具、物品与氧气瓶软管及接头相接触。

6.4.13露天存放的气瓶应用帐棚或轻便的板棚遮护,以免受到阳光曝晒。

6.4.14严禁用氧气作为压力气源吹扫管道。

6.5减压器

6.5.1减压器的低压室没有压力表或压力表失效时,一概不准使用。在将减压器安装在气瓶阀门或输气管前,应注意下列各项:a)必须选用符合气体特性的专业减压器,禁止换用或替用;b)减压器(特别是连接头和外套螺帽)不应沾有油脂,如有油脂应擦洗干净;

c)外套螺帽的螺纹应完好,帽内应有纤维质垫圈(不准用棉、麻绳、皮垫或胶垫代替);

d)预吹阀门上的灰尘时,工作人员应站在侧面,以免被气体冲伤,其他人员不准站在吹气方向附近。

6.5.3将减压器和氧气瓶连接后,应将减压器顶针松起,再开启氧气瓶的阀门。开启阀门时,不得猛开,应监视压力,以免气体冲破减压器。

6.5.4减压器冻结时应用热水或蒸汽解冻,禁止用火烤。如果减压器发生自动燃烧,应迅速灭火并关闭氧气瓶的阀门。

6.5.6减压器需要长时间停用时,应将氧气瓶的阀门关闭。工作结束时,应将减压器自气瓶上取下,并由焊工保管。

6.5.7氧气瓶的减压器应涂蓝色,乙炔发生器的减压器应涂白色,以免混用。

6.5.8每个氧气减压器和乙炔减压器上只允许接一把焊炬或一把割炬。

6.6橡胶软管

6.6.1橡胶软管须具有足以承受气体压力的强度,并采用异色软管。氧气软管须用1.961MPa的压力试验,乙炔软管须用0.490MPa的压力试验。两种软管不得混用。

6.6.2橡胶软管的长度宜大于15m。两端的接头(一端接减压器,另一端接焊)必须用特制的卡子卡紧,或用软的和退火的金属绑线扎紧,以免漏气或松脱。

6.6.3在连接橡胶软管前,应先将软管吹净,并确定管中无水后,才可使用。禁止用氧气吹乙炔气管。

6.6.4使用的橡胶软管不得有鼓包、裂缝或漏气等现象。如果发现漏气现象,不得用贴补或包裹的方法修理,应该切掉损坏部分,用双面接头管连接软管,并用夹子或金属绑线扎紧。

6.6.5使用可燃气体(乙炔)的橡胶软管,如果发生脱落、破裂或着火,应该首先将焊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该先采取措施停止供气。

6.6.6动火作业禁止在通气的橡胶软管上方进行,以防火灾。

6.6.7在工作中,乙炔和氧气软管应该防止沾上油脂或触及金属溶液。禁止把乙炔及氧气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不应将重的或热的物体压在软管上,也不允许把软管放在运输道上,不得把软管和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

6.7焊

6.7.1焊在点火前,应检查其连接处的严密性及其嘴子有无堵塞现象,禁止在着火的情况下疏通气焊嘴。

6.7.2焊点火时,应先开氧气门,再开乙炔气门,立即点火,然后再调整火焰。熄火时与此操作相反,即先关乙炔气门,后关氧气门,以免回火。

6.7.3如果由于焊嘴过热堵塞而发生回火或多次鸣爆,应尽快先将乙炔气门关闭,再关闭氧气门,然后将焊嘴浸入冷水中。

6.7.4焊工不得将正在燃烧中的焊放下;如有必要时,应先将火焰熄灭。

6.8氩弧焊

6.8.1焊接工作场所应该有良好的通风。

6.8.2焊工应该戴防护眼镜、静电口罩或专用面罩,以防臭氧、氮氧化合物及金属烟尘吸入人体。

6.8.3焊接时应该减少高频电流作用时间,使高频电流仅在引弧瞬时接通,以防高频电流危害人体。

6.8.4氩弧焊所使用的铈、钍、钨极应该放在铅制盒内。氩弧焊时应该尽量采用放射性元素少的铈钨电极,在磨钨极时应该戴口罩和手套,磨完钨极后应该洗脸和洗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