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九壹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03680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14

(21)申请号 201420622708.6(22)申请日 2014.10.24

(73)专利权人慈溪市九菱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315300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邱王村(72)发明人杨兵华 虞国耀 金纯骏(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2

代理人张一平(51)Int.Cl.

H02K 11/00(2006.01)H02K 5/2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包括一用于线圈绕线用的绕线骨架,所述绕线骨架上具有一供接线用的凸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够导电的接线端子和导线;所述凸台内设置有两个插孔,所述插孔内各插接有一插针,所述线圈的两端引线分别缠绕在所述两个插针上,所述接线端子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插针的所述导线以实现线圈与所述导线的电连接。该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简单,能够满足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绕制过程自动化实现需求,提高了加工效率、加工质量及产品的合格率。CN 204103680 U CN 204103680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包括一用于线圈绕线用的绕线骨架(1),所述绕线骨架(1)上具有一供接线用的凸台(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够导电的接线端子(2)和导线(3);所述凸台(11)内设置有两个插孔(111),所述插孔(111)内各插接有一插针(4),所述线圈的两端引线分别缠绕在所述两个插针(4)上,所述接线端子(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插针(4)和所述导线(3)以实现线圈与所述导线(3)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其中一个插针(4)位置的一侧,所述绕线骨架(1)上具有一自插针(4)位置向绕线骨架(1)上绕线方向导向的狭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能够与所述绕线骨架(1)相扣接且能覆盖所述插针(4)和接线端子(2)的盖体(5),所述盖体(5)内设置有与所述接线端子(2)相适配的容置槽(51),对应于所述导线(3)的引出位置,所述盖体(5)上具有供所述导线(3)引出的开孔(6),或者所述盖体(5)与所述绕线骨架(1)之间共同形成一供所述导线(3)引出的开孔(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够卡接在所述凸台(11)上的卡钩(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5)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一卡槽(54),所述卡槽(54)能够卡接在所述绕线骨架(1)的侧壁上以限位盖体(5)的安装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2)连接插针(4)的一端设置为与所述插针(4)相匹配的连接狭缝(21),所述插针(4)插接入所述连接狭缝(21)中实现与所述导线(3)的电连接。

2

CN 204103680 U

说 明 书

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

1/3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

[0001]

背景技术

目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因其可靠性高、噪声比较低、恒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

个领域,如在转页式电风扇、冷暖风机、麻将机、各种恒速或者低速装置的自动化仪表、教科仪器及自动窗帘机中均有应用。但是当下的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生产效率非常低下,作为电机加工的一个重要工序,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绕制不能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一般在电机线圈绕好后,线圈的两个端头需要人工进行捻线、引线、焊锡及缠绕绝缘胶带等一系列工序加工,整体工序繁杂,且各个工序的质量难以控制,则在电机的线圈绕制过程中耗时耗料的同时,质量也很难提高。

[0003] 授权公告号为CN203457015U(申请号为201320609781.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其中公开的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结构虽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稳定性好,但是该结构的电机线圈的两端仍然需要进行人工加工,生产效率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授权专利号为CN201839122U(申请号为201020197822.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爪极式同步电机定子的接线结构》,其中公开的爪极式同步电机定子的接线结构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配速度,但是该结构仍然不能实现全自动的线圈绕制,相对于自动化线圈绕制,其效率仍然非常低。

[0002]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满足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绕制过程自动化实现需求且不需要人工处理线圈端头的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包括一用于线圈绕线用的绕线骨架,所述绕线骨架上具有一供接线用的凸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够导电的接线端子和导线;所述凸台内设置有两个插孔,所述插孔内各插接有一插针,所述线圈的两端引线分别缠绕在所述两个插针上,所述接线端子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插针和所述导线以实现线圈与所述导线的电连接。[0006] 为了方便线圈绕线,对应于所述其中一个插针位置的一侧,所述绕线骨架上具有一自插针位置向绕线骨架上绕线方向导向的狭槽。[0007] 安全地,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还包括一能够与所述绕线骨架相扣接且能覆盖所述插针和接线端子的盖体,所述盖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接线端子相适配的容置槽,对应于所述导线的引出位置,所述盖体上具有供所述导线引出的开孔,或者所述盖体与所述绕线骨架之间共同形成一供所述导线引出的开孔。

[0008]

为了方便连接盖体和绕线骨架,所述盖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够卡接在所述凸台

3

CN 204103680 U

说 明 书

2/3页

上的卡钩。

[0009] 为了防止盖体在绕线骨架滑动,限位盖体的安装位置,所述盖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一卡槽,所述卡槽能够卡接在所述绕线骨架的侧壁上以限位盖体的安装位置。[0010] 为了方便连接插针,同时为了安装简单方便,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插针的一端设置为一与所述插针相匹配的连接狭缝,所述插针插接入所述连接狭缝中实现与所述导线的电连接。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简单,该结构能够利用现有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实现对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全自动绕制,满足了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绕制过程的自动化实现需求,无需人工处理线圈绕线的两个端头即能通过接线端子与外接引线实现连接,节省了人工捻线、引线、焊锡及缠绕绝缘胶带等一系列工序,大大的节省了劳动成本,同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另外,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材料损耗低,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

[0012] [0013] [0014] [0015] [0016] [0017]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的总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绕线骨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绕线骨架和插针的配合安装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体、接线端子、插针和导线的配合安装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0]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包括一工字型绕线骨架1,该绕线骨架1上可以利用全自动绕线机将漆包线缠绕其上形成电机线圈。该绕线骨架1的一侧壁上具有一供接线用的、向外凸起的凸台11,凸台11内沿绕线骨架1径向向外设置有两个插孔111,两个插孔111内各插接有一插针4,对应于其中一个插针4位置的一侧,该绕线骨架1的内侧壁上具有一自插针4位置向绕线骨架1上绕线方向导向的狭槽12。则利用全自动绕线机绕线的时候,全自动绕线机将漆包线的一线端先缠绕在该靠近狭槽12的插针4上,然后带动漆包线经过狭槽12导向绕线骨架1的绕线轴上,全自动绕线机将漆包线在绕线骨架1的绕线轴上缠绕完毕后,将漆包线的另一线端引向另一个插针4并缠绕到插针4上。漆包线在绕线骨架1上绕制好形成线圈后,由自动焊锡机对两个插针4上缠绕的漆包线端头以及插针4表层进行焊锡和检测,检测线圈的两个端头焊锡是否焊好,能够通电使用,检测合格的可以进行后续的加工。该过程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完成,无需人工进行捻线、引线、焊锡及缠绕绝缘胶带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1] 该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还包括有能够导电的接线端子2和导线3,能够与绕线骨架1相扣接且能覆盖插针4和接线端子2的盖体5。

4

CN 204103680 U[0022]

说 明 书

3/3页

其中,盖体5内设置有与接线端子2相适配的、能够容置接线端子2的容置槽51,对应于导线3的引出位置,盖体5上具有供所述导线3引出的开孔6,或者盖体5与绕线骨架1之间共同形成一供导线3引出的开孔6。本实施例中选用后一方案,即在绕线骨架1的一侧壁上设置一半缺口,对应于该半缺口的位置,盖体5上具有与该半缺口相匹配的另一半缺口,则绕线骨架1与盖体5扣合后,形成一完整的能够供导线3引出的开孔6。此外,盖体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够卡接在凸台11上的卡钩52,通过卡钩52与凸台11的卡接以将盖体5盖接在绕线骨架1上,从而覆盖导线3的连接端、插针4以及接线端子2,保证导线3和插针4的电连接安全。盖体5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卡槽54,本实施例中的卡槽54通过设置在盖体5一侧的限位键53和同侧设置的卡钩52形成,该卡槽54能够卡接在绕线骨架1的一个侧壁上以限位盖体5的安装位置,卡钩52和卡槽54的设置同时可以防止盖体安装后出现移位的情况。

[0023] 前述的接线端子2的两端能够分别连接插针4和导线3以实现线圈与所述导线3的电连接,其中接线端子2连接插针4的一端设置为与插针4相匹配连接狭缝21结构,如此焊锡处理后的插针4直接插入该连接狭缝21中即能实现和导线3的电连接。在生产过程中,接线端子2可以利用连带式的接线端子2带,通过自动输送装置输送到相应的工装位置进行连续加工,然后将用于外接使用的两根导线3利用端子铆压机分别接入该两个接线端子2的其中一端,再将两个接线端子2分别扣接入盖体5的容置槽51中,然后将导线3放置入盖体5上的半缺口内,最后将盖体5扣接到绕线骨架1上后,使得盖体5两侧的卡扣52分别卡接在凸台11上,同时盖体5一侧的凹槽54也卡入绕线骨架1的一个侧壁上,从而限位盖体5在绕线骨架1上的安装位置,防止盖体滑动。在盖体5扣接到绕线骨架1上过程中,焊锡处理后的插针4会匹配的插接入接线端子2的具有连接狭缝结构一端,从而实现与导线3的电连接,进而实现线圈和导线3间的电连接。同时,盖体5上的半缺口与绕线骨架1侧壁上的半缺口共同形成开孔6,导线3自该开孔6引出并限位于该开孔6内,引出的导线3可以实现与外部的连接。

[0024] 经过上述过程即完成了整个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绕制过程,由此可见,该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能够满足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绕制过程的自动化实现需求,大大的节省了劳动成本,同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另外,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材料损耗低,降低了生产成本。

5

CN 204103680 U

说 明 书 附 图

1/4页

图1

图2

6

CN 204103680 U

说 明 书 附 图

2/4页

图3

图4

7

CN 204103680 U

说 明 书 附 图

3/4页

图5

图6

8

CN 204103680 U

说 明 书 附 图

4/4页

图7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