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二建实务案例分析预测题
2021二建实务案例分析预测题
建筑案例
背景资料:
某新建大型综合商场,筏板基础,基础埋深10m,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5P6;地下两层,地上八层,框架结构。
土方开挖之前,施工单位先进行降水工作,直接将水位降至-12m,降水结束后采用分层开挖;土方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考虑之后需要采用原土回填,遂将挖出的土方就近堆置基坑旁边,距基坑上部边缘1m,堆置高度为1m。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时,为防治产生有害裂缝,采取部分措施如下:(1)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增加水泥用量;(2)采用振捣棒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捣;(3)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养护。
现场施工高峰期间共有6台总容量为48kW的用电设备,项目经理安排焊工班班长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为节省材料,每个开关箱至少控制三台用电设备。
为防止在上部结构施工工程中基础后浇带处发生从地下渗水现象,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7天后,施工单位采用C35P6混凝土进行填充,浇筑完成后保持14d的湿润养护。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立即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单位人员参加地基与基础工程分部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程序不妥,拒绝
1 / 13
2021二建实务案例分析预测题
参加验收。
01
土方工程施工存在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考虑哪些因素进行土方平衡和合理调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参】
1.(1)不妥之处一:土方开挖之前,施工单位先进行降水工作,直接将水位降至-12m,降水结束后采用分层开挖;
理由:土方工程施工前,应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基坑内地下水位应降至拟开挖下层土方的底面以下不小于0.5m。
不妥之处二:土方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考虑之后需要采用原土回填,遂将挖出的土方就近堆置基坑旁边,距基坑上部边缘1m,堆置高度为1m;
理由: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
(2)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考虑的因素有:土方量、土方运距、土方施工顺序、地质条件等。
2 / 13
2021二建实务案例分析预测题
02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的措施中,有哪些不妥之处?指出正确做法。二次振捣的目的有哪些?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参】
(1)不妥之处一:增加水泥用量;
正确做法: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胶比,减少水泥用量;
不妥之处二:采用振捣棒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捣;
正确做法:二次振捣应在初凝以前进行。
(2)二次振捣的目的: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缝,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升,从而提高混凝土抗裂性。
03
现场临时用电存在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3 / 13
2021二建实务案例分析预测题
【参】
不妥之处一:现场施工高峰期间共有6台总容量为48kW的用电设备,项目经理安排焊工班班长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理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
不妥之处二:每个开关箱至少控制三台用电设备;
理由: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
04
后浇带施工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说明正确做法。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参】
不合理。
正确做法: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留设,并保留一段时间(设计无要求时,则至少保留14d并经设计确认)后再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应采用C40P6混凝土,因基础有抗渗要求,所以至少保持28d的湿润养护。
4 / 13
2021二建实务案例分析预测题
05
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验收程序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说明正确程序。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参】
不合理。
正确程序:地基基础分部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工程验收申请,然后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勘察、设计或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基础质量负责人,共同按设计和有关规范规定进行验收。
市政案例
背景资料:
某单位承接市政道路,起止桩号为K11+460~K16+850,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快速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 80 公里/小时,路基设计宽度32 米,其他技术指标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执行。总工期为10个月。其中,道路穿越居民区.河流.农田等。包括涵洞.地下管线等工程。预计填方量400000m³。施工前,勘察单位对工程地质进行勘察,出具了地质勘察报告。
合同约定,回填土单价为20元/m³,超过预计方量15%以上的部分,每方按照16元
5 / 13
2021二建实务案例分析预测题
/m³记取。低于预计方量15%以下的,按照24元/m³记取。经计算,实际施工过程中回填土方量为480000m³。
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如下施工方案.
(1) 路基施工前,应进行清表,为保证填土质量,将沙土黏土充分混合后分层填筑至设计标高。
(2) 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
(3) 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厚度.含水量。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时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0t级的压路机。
01
本路基工程中,有哪些施工特点?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参】
本工程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交错纵横;专业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施工变化多。
02
6 / 13
2021二建实务案例分析预测题
做勘察报告时应对哪些项目进行试验?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参】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路基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CBR试验,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胀和膨胀量等试验。
03
建设单位就回填土方应支付的工程款为多少(以万元表示)?列式说明。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参】
由于超过预计方量15%的部分,按照16元/m³记取,则(480000-400000)/400000=20%>15%。
则按照20元/m³记取的部分为400000*(1+15%)=460000m³,
按照16元/m³记取部分为480000-460000=20000m³。
则工程款为460000*20+20000*16=952万元。
7 / 13
2021二建实务案例分析预测题
04
指出施工方案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参】
错误之处一.为保证填土质量,将沙土黏土充分混合后分层填筑至设计标高。
正确做法.性质不同的填料,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合填筑。
错误之处二.碾压时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0t级的压路机。
正确做法.碾压时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机电案例
背景资料:
A施工单位总承包某城市偏远地区石油库区改扩建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新建4台5000m3球罐;建筑跨度18m的钢混结构厂房和安装1台32t桥式起重机。
A施工单位把厂房建造和桥式起重机安装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B施工单位。B施工单位编制了用桅杆系统吊装32t桥式起重机吊装方案,由B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完成桥式起重机安装任务后,在拆除桅杆系统的过程中,由于工人操作不当,造成
8 / 13
2021二建实务案例分析预测题
一人死亡,一人重伤,B单位采取了应急措施。
A施工单位把4台球罐的施工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C施工单位,球罐焊接采用焊条电弧焊,C施工单位组织得当,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项目实施过程中,现场用电申请己办理,但从电网引入的线路施工和通电还需要一段时间,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A公司自行决定租用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解决电网负荷不足问题,被供电部门制止。
01
32t桥式起重机吊装方案的审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说明理由。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参】
不符合规定。根据背景资料和相关规定,桅杆系统吊装32t桥式起重机,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其吊装方案应由A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经A、B单位技术负责人分别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考点来源】2H312020机电工程起重技术
02
本案例伤亡事故发生时应有哪些应急措施?
9 / 13
2021二建实务案例分析预测题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参】
(1)立即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有组织,听指挥,立即抢救伤员,争取抢救时间,并立即联系急救医院。(3)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4)保护事故现场。(5)立即向B单位负责人报告;若情况紧急,可直接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考点来源】2H320080机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03
球罐采用焊条电弧焊有什么要求?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
焊条电弧焊时,焊工应对称分布、同步焊接,在同等时间内超前或滞后的长度不宜大于500mm。焊条电弧焊的第一层焊道应采用分段退焊法;多层多道焊时,每层焊道引弧点宜依次错开25~50mm。
【考点来源】2H313050静置设备及金属结构的制作与安装技术
04
10 / 13
2021二建实务案例分析预测题
供电部门为何制止A公司自行解决用电问题?指出A公司使用自备电源的正确做法。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
供电部门制止A公司自行解决用电问题的理由是:按电力法规定,申请新装用电、临时用电、增加用电容量、变更用电和终止用电,应当依照规定的程序办理手续。而A公司自行解决用电,属于变更用电未按规定办理手续。
A公司正确做法是:应办理告知手续,征得供电部门同意,采取安全技术措施,防止自备电源误入市政电网。
公路案例
某公路工程路线长2.192km,其中软土地基路段约400m,填土高度平均4.5m. 位于冲积平原,地层厚度均匀,层位稳定,地层主要由第四系新近沉积的淤质土和第四系下更新统的灰、杂色黏土和砂层构成。其层次由上至下分别为黏土(硬壳层)、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黏土。
该项目采用袋装砂井辅以砂垫层方法处理软基,示意图如图1。施工工艺流程为:整平原地面→铺设下层砂垫层→设备定位→打入套管→沉入砂袋→埋砂袋头→拔出套管→设备移位→铺上层砂垫层。
砂井井径、间距及布置经多次固结计算确定,砂井直径为7cm、间距1.2m,按梅花型排列;砂垫层厚度60cm,保证高出地表水位20cm。
11 / 13
2021二建实务案例分析预测题
项目部选用了渗透系数不小于砂的聚丙烯编织砂袋,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一定的耐腐蚀、抗老化性能,其抗拉强度能保证承受砂袋自重和弯曲所产生的拉力;砂必须采用大于0.5mm的颗粒占总重50%以下、含泥量不大于3%、渗水率较高的细砂。
施工中,套管拔出检查了砂袋的外露长度,砂袋入土深度是否满足要求,共发现有5个砂袋被带出,带出长度lm左右。
问题:
1.改正施工工艺流程。
2.改正项目部材料选择中的错误。
3.对5个被带出的砂袋应如何处理?
4.配置处理该软基的机械设备。指出图中构筑物A、B名称。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
1. 施工工艺流程为:整平原地面→铺设下层砂垫层→设备定位→打入套管→沉入砂袋→拔出套管→设备移位→埋砂袋头→铺上层砂垫层。
2. 砂料宜采用渗透率高的风干中粗砂,大于0.5mm砂的含量不宜少于总质量的50%,含泥量应不大于3%,渗透系数应不小于5×10-3cm/s。
12 / 13
2021二建实务案例分析预测题
3.对5个被带出的砂袋,应在原孔位边上重打袋装砂井。
4.处理该软基的机械设备有沉管式打桩机、机动翻斗车。图中构筑物A是袋装砂井、B是砂垫层。
1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