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书法讲座(执笔方法)

书法讲座(执笔方法)

来源:九壹网
書法講座(執筆方法)

一、 硬筆執筆法

要寫好硬筆字,首先要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猶如打乒乓毬須要先學會握拍一樣,方法不正確,就不能靈活地推擋扣殺。同樣,執筆方法不當,寫出來的字就會出現筆畫乏力現象。如果養成不正確的執筆習慣,就會使你的硬筆字難以長進。所以學習正確的執筆方法,培養正確的執筆習慣,就是一項基本功練習。

在硬筆執筆上(以鋼筆爲例),我們所見的形式可謂花樣繁多,枚不勝舉。主要表現和問題是:①有的人寫字時,將小拇指伸出來支撐在紙面上,這樣的執筆會産生一種不踏實的感覺,而且筆尖不易著力,寫出字來則顯得變化單調,線條乏力。②有的人寫字時,用大拇指鈎住筆管,以食指頂端圧之,再用中指第一關節處抵住筆管。這種執筆法是不科學的,從力學角度講,由於三指所執筆的部位不同,致使三指表現在筆管上的力量是不均等的,大拇指有力量要勝於食指的力量。因此對於橫、豎、捺等筆畫,就難以如意地表現出來,整個字形則顯得瘦長有餘而寬綽不足,並且的向左傾倒的感覺。③有的人寫字時,執筆的部位過於偏下,筆杆幾乎垂直,其結果是既會損壞筆尖,又易劃破紙面,而且因執筆的部位過於偏下,筆頭的活動範圍受到,所以寫出來的字必然出現縮頭縮尾、拘謹擁擠的面目,從而有失疏朗大方之風韻。

那麽什麽是正確的執筆方法呢?這主要看是否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鐵筆的特性,使寫出來的字流暢圓潤,重心安穩,挺勁大方,變化豐富。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不必在執筆上繩求一律。宋代蘇東坡說過“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根據這一要求,在此提供一種比較科學的執筆方法。

① 用指部位:主要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這三指具體使用哪個部位去握筆呢?要用大拇指、食指的頂端內側、中指第一關節處或偏下處自然握住筆管,做到緊面不死,活而不脫,三指呈鼎足之勢,均勻用力。對硬筆雖然只用三指提筆,但並不是說其餘二指就閑置不用,而只是沒有與筆管直接接觸而已,它們同樣起著輔助支撐作用,不可忽視。

② 執筆部位:按照上面所說的用指部位執筆於筆杆兩部分交接處或稍偏下處。三批不能一指執高,一指執低,否則三指用力很難均勻。所以三指必須執於同一部位。這樣才能使寫出來的字圓潤方正,舒展大方。同時,執筆既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高則軟弱無力,低則運轉爲靈。以筆尖伸出約2-3厘米左右爲宜。

③ 筆管的傾斜度:筆管上部斜倚在虎口中,在虎口中心和食指末關節處之間也可,但不宜倚在食指末關節處以外。傾斜度在40°――45°之間爲宜。

這種執筆法的特點是:筋力勻全,靈活自如,能如意地表現各種筆畫形態,並且手感舒服。執筆不正確的都已經形成了習慣,要馬上改正過來,開始會感到不自然,甚至別扭。但要真正寫好硬筆字,就必須從頭學起,從基本動作學起,這樣才能循序漸進,逐步入門,步入正軌。

二、 書寫姿勢

在掌握了科學的執筆方法之後,還必須學會、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在用毛筆書寫時,根據需要有坐勢和立勢兩種姿勢。但硬筆由於其特殊性,通常情況下,都是坐著進行書寫的,所以只需掌握“坐勢”即可。坐勢的基本要求是: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1、 頭正:首先將頭部端正,並稍微前傾,俯視紙面和筆尖。不應爬在桌子上緊貼紙面,也不可頭部左右歪側,以防出現寫字歪斜和行不成行的情況。

2、 身直:是指身體坐正,兩肩齊平,腰部挺起,全身放鬆。切忌胸部壓在桌沿上,否則不僅影響姿勢優雅,不利寫好字,而且會感到胸悶、氣促,對身體有害。

3、 臂開:就是兩臂自然撐開,右手執筆,左手按紙,呈對稱之勢。

1

4、 足安:就是兩腳要自然地平放踏穩,以便整個身體放鬆、安穩,從而全神貫注。 書法藝術歷來在我國享有很高的聲譽,因爲它不僅可以創造美,給人以超凡的精神享受,而且通過書法創作活動,還可以使人修身養性、氣脈達暢。因此人們都美譽書法有“氣功”之妙。其健身益神作用,正是得益於正確的書寫姿勢。

三、 用筆方法通論

人們在長期的書法藝術實踐中,總結出很多經驗,有些已經成爲人們公認的、行之有效的要領。其中很多用筆方法,已經成功地運用到硬筆書法中。比如:起筆、收筆、提筆、按筆、換筆等。

1、 起筆:即筆畫開始。下落要沈著穩健、迅速有力,並要遵循“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和“逆入平出”的原則,但切忌誇大起筆,把回鋒寫成鈎折。這樣不僅不美觀,而且影響書寫速度,所以在講究回鋒的同時,也要注意藏鋒。

2、 收筆:是指一畫結束時如何收尾的方法。基本要領是“有往必收,無垂不縮”。收和縮是指該停的時候要停住,以免出現虎頭蛇尾、拖泥帶水的現象。

3、 提筆、按筆:在行筆過程中,爲了使筆畫線條呈現粗細之分,以産生靈活生動的效果,就要涉及到提筆和按筆。沈尹默在《執筆五字法》中強調:“用笔之要、首在提按。提按得宜、性情乃见。所成点画,自有意致。提笔和按笔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有提必有按、有按必有提。有提无按则飘浮无力;有按无提、会板滞成呆。所以沈老又指出;提笔和按笔应‘随提随按、亦提亦按;若离纸若不离纸。;但究竟何处提笔何处/按笔呢?“根椐我们这这通常的书写规律,书写起笔,短画等要按笔、书写提、撇、捺笔画的收笔处要提笔。

4、 换笔:遇到弯折的笔画,不能一带而过、或转折突然、而要略事停顿、以使笔尖有“回旋”的时间,即为换笔。其方法是:在转折处稍提笔、旋即按笔、这一提一按、便完成了转折,顿笔后再顺势运行。

关于用笔方法,祝嘉先生曾有诗道:“下笔如鹰猛擒拿、画沙屋漏妙无瑕。更从险劲追前哲、雄健和平两不差”便很深刻地点名了各种用笔的奥妙和要求、值得细细品味。

四、 学书口诀

学书不为难,姿势是首关,遵照三个一,用心在笔端,搭笔分先后,总体成心间,起笔有力度,行笔易果断,收笔须讲究,笔笔交待完,点是字的眼,眼明心地宽,横画略三折,不能太死板,竖画虽不多,关键不敢偏,撇捺显太极,含蓄味更添,顿后再挑勾,角度要自然,斜勾应出格,注意别太弯,走rao较特殊,三折要活泛,弧弯不可大,起收在一线,乙己也不易,开张形自倩;字形变万端,重心落中间,不过正楷关,胡来绕大弯,应下苦功练,三载或二年,待到成功时,满纸生云烟,小时学到手,终生用不完,老师喜高徒,乡亲另眼观,广阔天地走,受聘不作难,一封恋爱信,节省几千元,在此黄金节,千万莫等闲。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