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默写 1.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2)独坐幽篁里,________。(《竹里馆》)
(3)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逢入京使》) (5)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6)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登幽州台歌》) (7)荡胸生曾云,________。(《望岳》) (8)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9)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10)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泊秦淮》) 【答案】 (1)策勋十二转 (2)弹琴复长啸 (3)谁家玉笛暗飞声 (4)凭君传语报平安 (5)杨花榆荚无才思 (6)独怆然而涕下 (7)决眦入归鸟 (8)不畏浮云遮望眼 (9)落红不是无情物 (10)隔江犹唱后庭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要形式在平时的学习中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做题时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注意默写不能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故答案为:(1)策勋十二转;(2)弹琴复长啸;(3)谁家玉笛暗飞声;(4)凭君传语报平安;(5)杨花榆荚无才思;(6) 独怆然而涕下; (7)决眦入归鸟;(8)不畏浮云遮望眼;(9)落红不是无情物; (10)隔江犹唱后庭花
【点评】做该题时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注意错别字,书写要正确。注意平时的积累,完成此题不是难事。
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赋》)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8)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9)《爱莲说》中表现君子行为刚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隔江犹唱后庭花 (2)今夜曲中闻折柳 (3)闲敲棋子落灯花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独怆然而涕下 (6)会当凌绝顶 (7)自缘身在最高层 (8)柳暗花明又一村 (9)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重点字:“犹”“怆”“凌”“缘”“蔓”。 故答案为:⑴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⑵今夜曲中闻折柳; ⑶闲敲棋子落灯花; ⑷落红不是无情物; ⑸独怆然而涕下; ⑹ 会当凌绝顶; ⑺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⑻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⑼ 中通外直 ; 不蔓不枝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书写,避免出现错别字,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理解辨析识记,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注意“犹”“怆”“凌”“缘”“蔓”的书写。
3.古诗文名句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斯是陋室,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3)________ ,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赵师秀《约客》) (5)________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韩愈《晚春》)
(7)读诗文,增智慧。身处俗世,不妨如《爱莲说》中所写,做一枝莲,不沾染污秽,又不孤高自许:________ , ________。也不因一时的顺境而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因为生活的道路漫长而时有艰险,正如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所
写:________ , ________。 【答案】 (1)隔江犹唱后庭花 (2)惟吾德馨 (3)烟笼寒水月笼沙 (4)青草池塘处处蛙 (5)此夜曲中闻折柳 (6)百般红紫斗芳菲
(7)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解析】【分析】本题为名篇名句默写,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 ⑴隔江犹唱后庭花;(重点字:隔) ⑵惟吾德馨;(重点字:馨) ⑶烟笼寒水月笼沙;(重点字:笼) ⑷青草池塘处处蛙;(重点字:蛙) ⑸此夜曲中闻折柳; ⑹百般红紫斗芳菲;
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重点字:淤、濯)。
故答案为:⑴隔江犹唱后庭花; ⑵惟吾德馨; ⑶烟笼寒水月笼沙; ⑷青草池塘处处蛙; ⑸此夜曲中闻折柳; ⑹百般红紫斗芳菲;
⑺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点评】要答好此类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
4.名句默写。
(1)桃李不言,________。 (2)________,可笑不自量。 (3)皮之不存,________。 (4)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5)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__。 (6)见贤思齐焉,________。 (7)________,寒光照铁衣。
(8)《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哪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注意重点字“蹊”“蚍蜉“、\"戎\"凳子的写法。 故答案为:⑴下自成蹊; ⑵蚍蜉撼大树; ⑶毛将焉附; ⑷路漫漫其修远兮; ⑸患不知人也; ⑹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朔气传金柝;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9)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和默写。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答题时应注意,记忆性默写,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记识,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至今已不要出现错别字。
5.诗文默写。
(1)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谭嗣同《潼关》)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刘禹锡《秋词》)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6)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为警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曹操的《观沧海》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山入潼关不解平 (2)便引诗情到碧霄
(3)却话巴山夜雨时 (4)僵卧孤村不自哀 (5)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6)闻道龙标过五溪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此题中注意“碧霄”“僵”“溪”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 山入潼关不解平 ⑵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⑶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⑷ 僵卧孤村不自哀 ⑸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⑹ 闻道龙标过五溪
⑺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⑻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6.读古诗文,将原句规范的书写在横线上。 (1)水何澹澹,________。(《观沧海》曹操) (2)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3)夕阳西下,________。(《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5)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谭嗣同)
(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追有此寄》李白) (7)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8)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9)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一诗中,借直冲云霄的“一鹤”来表达自己乐观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十二章》中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山岛竦峙 (2)海日生残夜 (3)断肠人在天涯 (4)落花时节又逢君 (5)河流大野犹嫌束 (6)随君直到夜郎西
(7)何当共剪西窗烛 (8)尚思为国戍轮台
(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分析】默写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竦峙、涯、郎、霄、罔、殆”等字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 山岛竦峙;⑵ 海日生残夜;⑶ 断肠人在天涯;⑷ 落花时节又逢君;⑸ 河流大野犹嫌束;⑹ 随君直到夜郎西;⑺ 何当共剪西窗烛; ⑻ 尚思为国戍轮台;⑼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7.在本单元中,我们领略了四季美景。现在,班里拟开展以“走进四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为本次活动拟一句宣传语。
(2)请你仿照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绘四季美号 第二环节:________ 第三环节:唱四季歌谣 第四环节:________
(3)历代文人墨客描绘四季的诗词名篇有很多,请打开你的知识库,选几句与大家分享。 春: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 【答案】 (1)走进四季,领略美景。 (2)诵四季诗文;记四季常识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这样的题虽然没有统一答案,但也要注意所拟写的宣传标语①内容要符合本次活动主题;②要易于传播;③最后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要能吸引人。如: 走进四季,领略美景。
(2)本题已经给了两个环节,答案的形式是动词+四季+名词,因此答题时也要按照这个形式,如诵四季诗文;记四季常识;赏四季美景等。
(3)根据平时对古诗词名篇名句的积累答题,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答案能符合要求即可。但要注意诗句和作者要统一。 故答案为:⑴ 走进四季,领略美景。 ⑵诵四季诗文;记四季常识
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读图,了解嘉宾的基本情况,明确宣传活动举行的具体的时间、地点、内容。然后再把这些内容用语言进行表述。注意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言要有鼓动性和吸引力。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活动形式的设计能力。此类题型属开放性试题,做题时要根据活动主题,展开想像,设计相应的活动形式,力求各种形式能突出主题,具有可操作性。 ⑶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属于直接性默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8.你所在的班级将要举行“爱国·爱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同学们分别查找了资料,并设计了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我国古代有很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展示你的爱国情怀。 (2)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3)校团委将于4月25日在校多功能教室进行“我爱祖国”的诗歌朗诵比赛决赛,现通知下午两点各班去观摩比赛,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写一则通知,要求各班班主任组织好学生有秩序到场。
【答案】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我赞同张明敏先生的话。因为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以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3)通知 各班班主任:
学校将于4月25日下午两点在校多功能教室举行“我爱祖国”诗歌朗诵比赛决赛,要求各班去观摩比赛,请各班班主任组织好本班学生按时有序到场。
校团委
2019年4月23日
【解析】【分析】(1)从学习积累中,选择两句我国古代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作答即可。 (2)本题作答可从“爱国歌曲对民族精神的记忆、民族性格的塑造”等角度来回答,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3)通知的基本格式:①标题:第一行居中写明“通知”或“关于××的通知”。②称呼:换行顶格写被通知方的名称,后加冒号。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通知内容,如会议通知
要包括会议内容、时间、地点、出席对象和有关准备事项等。④署名:正文下一行的右下方是发出通知的单位或组织。⑤日期: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右边。本题按通知的格式要求,书写通知相关内容来作答。
故答案为: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⑵ 我赞同张明敏先生的话。因为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以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⑶
通知
各班班主任:
学校将于4月25日下午两点在校多功能教室举行“我爱祖国”诗歌朗诵比赛决赛,要求各班去观摩比赛,请各班班主任组织好本班学生按时有序到场。
校团委
2019年4月23日
【点评】⑴此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属于运用型默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⑵本题考查表达观点和看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题意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看法。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⑶本题考查写作通知的能力。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会经常用到通知这种应用文,写作时首先要掌握它的写作格式,然后把有关内容写清楚即可。
9.七年级各班开展“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担任本班此次活动的负责人,你需要完成这些事情。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你展示:
(1)有关战争的成语:________(至少两个)
有关战争的诗词完整的一句:________
(2)下表是部分国家在二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回答
国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中国 28,000,000 30,000,000 日本 1,850,000 672,000 苏联 13,700,000 13,000,000 德国 3,500,000 1,600,000 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500 153,000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3)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答案】 (1)草木皆兵,马革裹尸,打草惊蛇 四面楚歌,全民皆兵,出其不意,坚壁清
野,揭竿而起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①在抗日战争中,中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民死亡人数均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算。③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④在战争中,大多数被侵略国家平民死亡人数多于军人死亡人数。⑤侵略人死亡人数多于平民死亡人数。
(3)①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②让和平永驻人间。③让战争远离人类。④以史为鉴,珍惜和平。⑤让世界充满爱。
【解析】【分析】(1)根据自己的学习积累回答即可。(2)首先看清要求,认真分析比较表格的内容,再概括总结。要求学生在表达时注意语言的简洁、得体。此题属于主观发挥题,没有固定答案,表达条理清晰,符合题目要求即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在二战中,中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送死亡人数来看:战争中,平民死亡的人数大部分多余军人的死亡人数;侵略国家的死亡人数多余被侵略国家的死亡人数。任意写出两点即可。(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对提供的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运用。解答此类题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解读图表的流程:根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2、把握好五个环节: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简要归纳概括。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10.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雁啄春泥。 B.塑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正入万山圈子里, 。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② , 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④ ,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⑤鸟向檐上飞, 。 (吴均《山中杂诗》)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伤春悲秋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主题,但其实春秋各有情趣。春天,我们可以像赵师秀在《约客》里一样,约上朋友一起欣赏①“ , ”;秋季,我们可以像孟浩然在《过故人庄》里一般和朋友约定②“ , ”。
【答案】 (1)C (2)①一山放过一山拦
②谁家玉笛暗飞声 ③似曾相识燕归来 ④独怜幽草涧边生 ⑤云从窗里出
(3)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②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
(1)中的A“雁”为“燕”,B“塑”为“朔”,D“歧”为“岐。 (2)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拦、暗、燕、怜、幽、涧。 (3)要注意抓住题中关键性提示信息填写诗句。
11.综合性学习
中国教育部日前宣布,将在10个省份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试点中小学的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1)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的是________ ;中国的戏曲“国粹”是 ________ ,被称为“东方歌剧”。
(2)戏曲的角色可分为________ 四大行当。
(3)对“京剧进课堂”这一做法你是如何看的,试谈一谈。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答案】 (1)昆剧(昆曲)
; 京剧
(2)生、旦、净、丑
(3)本题是一道表达观点题。无论有什么观点,说出充分的理由即可。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昆剧”的认知能力。根据对“昆剧”的了解来填写即可。 (2)本题考查对“昆剧”的认知能力。根据对“昆剧”的了解来填写即可。 (3)本题是一道表达观点题。无论有什么观点,说出充分的理由即可。
12.进入中学,你一定认识了很多新的同学,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要知道,与人交往,结为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我们不妨来开展一次“有朋自远方来”的活动。 (1)请仿照示例分享与友情有关的古诗词。 示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如果你能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你愿意和哪一位历史人物交朋友?并说说你愿与他为友的理由注意要写积极向上的历史人物。回答理由时,要写出这个人物的优秀品质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请结合实际谈谈网路交友的利弊。 【答案】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2)略
(3)利:促进心灵沟通;扩大交友范围;方便信息收集;加强社会联系; 弊:遇人不淑;易于沉迷网络;扭曲心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词的积累,对古人的生活常识文学作品的了解等。(1)平时要注意对诗词按内容分类整理,系统复习。 (2)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写出他们的优秀品质。 (3)关于网络交友的利弊要结合实际,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2)略(3)利:促进心灵沟通;扩大交友范围;方便信息收集;加强社会联系;弊:遇人不淑;易于沉迷网络;扭曲心灵。 【点评】考查学生对名人事迹的了解程度。需要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和积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