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word版本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word版本

来源:九壹网
高中生物学科 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为确保教学活动的深入、健康发展,有必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建立评价体系的目的是:①倡导方向——体现课程改革的思想、观念及原则,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突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②引导和规范——最终目的在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的。因此评价体系以及指标构成要素,应对教师的行为有明确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并能被广大教师接受和理解,使之成为不断改进教学的依据。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学质量——方案和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应有直接或间接的甄别作用。因此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的分配,要恰当处理现实与愿望的关系,既激励教师努力向上,又不挫伤教师的积极性。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1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及策略 1.1 先进理念与现实条件结合

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要鲜明地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思想、观念及原则,体现自主学习活动开展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新要求。评价指标的先进性要符合现实,具有客观性。指标定得太高,可望不可及,不能被大多数教师所理解,会失去对教师的激励作用;指标定得太低,又会失去指标的先进性和倡导性,不利于促进课改深入。在策略上,

一部分指标处于高水平,让教师心中始终有向上的目标;一部分指标处于较高水平,让教师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对教师具有成功的激励作用。

1.2 共性标准与特色加分结合

各项评价指标对广大教师应有普遍性,对于课堂教学质量高低应有共同一致的标准。但是,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过程,教师的个性、特长也是千差万别的,评价体系应为教师形成自己的风格留出空间,不因统一要求而扼杀个性和特色。策略上,在统一要求、共性评价的同时,对确有特色的教师教学给予特色加分,肯定和鼓励这样的教师和这样的教学。

1.3 简略性与指导性结合

教学评价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因此评价体系的构成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指标应当精简,具简略性,便于掌握和使用。但在课堂教学重视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今天,一套公开、公正、实用的评价体系不仅是评价者评价教学的依据,又必将是被评不断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直接参照物。过于简略的指标体系可能便于评价者掌握与操作,但却不利于对教学的指导。策略上则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繁简适当。从我们的评价实践来看,二级指标以10至14条为宜。

1.4 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结合

教学评价有自身的规律,也有公认的标准(效果标准、工作标准、素质标准等)。全面收集信息并参与评价是保证评价科学客观的基本准

则。但全面评价绝不是面面俱到,而应参照评价标准,在满足信息全面、体系客观科学的基础上,突出评价体系的先进性与倡导性,恰当选择评价指标与分配权数。在策略上,应针对当前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如学生活动流于形式、质量不高,对部分指标分配较高的权数,同时针对课改要求,部分指标予以简化,部分指标加以突出。

2 评价指标的确定与评价表的构成

我们在广泛调查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一级指标:教学目标、教学素养、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学效果。它们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2.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是否具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是衡量一堂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特别强调两点:①目标的全面、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②目标对学生性、自主性培养的要求、措施具体。

2.2 教学素养

教学素养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确保教学目标顺利达成的基本素养,包括教师的基本技能和教学理论基本修养。我们筛选了两方面的素养作为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①具有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素养和能力—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基本条件。只有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自主性、

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展示和有效的培养、提高。良好氛围是师生共同营造的,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该指标的目的在于让教师通过学习、摸索,能在这方面有所提高,有所作为。②对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组织与应变能力—学生的自主性与自主学习能力是在一定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和提高的,因而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实际情况,恰当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与能力,就成了衡量一个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水平的关键。

2.3 教学活动过程

一堂课质量的好坏最终还是看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在这一项投放的分数最多,权重最大,评价的项目最详细,力求既能真实、全面地考察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又能检验和考察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切合学生实际和教师素养。它由4个方面的要素(二级指标)构成并加以体现:①自主学习活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活动内容、形式、情景是否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该指标在于帮助和指导教师开展高质量的学生活动;②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该指标在于通过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时空,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不断提高;③为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广泛参与——该指标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更加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④在活动中要体现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结论要让学生去发现或者自悟——该指标提示教师在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时,

必须思考活动的目的、过程与结果。这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是检验开展的学生学习活动是否具有自主性和有效性的主要标准。

2.4 教学效果

因为学生的自主性与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具有形成的长期性和隐蔽性,用常规的考试难于检测,因此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培养的有效性,只能从听课中去感受,从课堂的氛围中去体验。我们选择了两项指标来加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的氛围。通过在实际教学评价活动的反复实践、修改、补充与完善,我们初步确定了体现以上4个方面的二级指标,以及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与计量体系,形成了评价量表(附表)。

3 结语

建立中学生物学评价体系,是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是为了自主学习活动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近两年来,我们在评价体系方面的探索仅仅是开始。随着社会变革和教改的不断深化,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培养。

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量表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量表

序一级 二 级 指 标 三 级 指 标 评价 得分 号 指标 教书育人10分 教学 1 遵守教学纪律10分 为人师表,重教又重导,关心学生,得10分;只重教书不重育人,扣4分;甚至以分数卡学生 或暗示学生送礼,扣10分。 遵守教学纪律,按时上下课,得10分;每迟到一次或提前下课一次扣1分;每擅自调课一次, 旷课一次各扣2分,直到扣完为止。 态度征求学生意见,改进教虚心征求,接受学生意见、并用于改进教学、得(35学 5分;不征求学生意见甚至对提意见的学生报 复、酌情扣分。 分) 5分 能根据课程特点认真做好作业布置及批改或辅作业布置及批改或辅导导答疑工作10分;作业量少或批改不认真或辅 导答疑少应酌情扣分;既不布置作业,也不辅导答疑10分 答疑,不给分。 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 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清楚、准确,得8分;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不清楚每次扣1分;讲解错误, 10分 每次扣4分,直到扣完为止。 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处教学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得5分;照本宣科,理 无重点、难点之分,视具体情况,酌情扣分。 5分 理论教学能结合社会、学生实际、效果好,得7理论联系实际情况7分 分;理论脱离实际,视具体情况,酌情扣分。 教学中不断引入学科研究新成果、教学新经验,得10分;局限于教材包括的内容,视具体情况,充实新内容8分 酌情扣分。 上课的连贯性,系统性强、效果好,得4分;上讲解的系统性4分 课的系统性、逻辑性差,视情况酌情扣分。 善于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得4分;启发教学的运用4分 教学生硬灌输,课堂气氛死气沉沉,酌情扣分。 口齿清晰,富感染力,得3分;普通话差,口齿语言表达3分 不清,无感染力,酌情扣分。 板书规范,得2分;板书随意性大,扣1分 板书2分 善于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得2分;教学手段单教学手段的运用2分 一,扣1分。 教师讲课受学生欢迎,得6分;教师讲课不太受教学后学生的兴趣6分 学生欢迎或不受欢迎,酌情扣分。 教学后,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教学后学生的能力8分 其它能力,专业技能技巧,得8分;教学对各种 能力,技能的提高帮助不大,酌情扣分。 通过教学与指导,学生在报刊上发表了本学科的或在校以上有关竞赛中获奖,按级 教学后学生的成绩6分 论文与作品,别和数量酌情加分。 教学 2 内容(30分) 教学 3 方法(15分) 教学 4 效果(20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