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一)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1.改革的实质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改革的分类
(1)从改革的程度看:
①局部的调整: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
②彻底的改革: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
本性变化。
(2)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3)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3.改革的背景(原因)
(1)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不适应)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商鞅变法:秦国旧的奴隶制;孝文帝改革:鲜卑旧制;1861年改革:落后的封建农奴制
戊戌变法:清朝的封建统治;明治维新:幕藩就
(2)内部原因:各种社会矛盾激化(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3)外部原因:外来侵略,民族危机严重;(王安石变法、1861年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
(4)历史趋势:商鞅: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由走向统一;孝文帝:黄河流域统一、民族融合;
戊戌变法、明治维新、改革: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趋势。
(5)思想条件:(商鞅:百家争鸣,法家的改革思想;孝文帝:冯太后、孝文帝接受汉化思想文化;
:赫尔岑等人的反对农奴制、沙皇统治的新思潮;戊戌变法:康梁的维新思想;明治维新:富国强兵、尊王攘夷的思想等。
(6)主观条件:改革家掌权,统治者支持、厉行改革。(商鞅、秦孝公;冯太后、孝文帝;王安石、宋神宗;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倒幕派和明治天皇;康梁维新派和光绪帝)
(7)前提和准备:商鞅:战国时期其他国家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孝文帝:崔浩、冯太后的改革准备;
王安石:庆历新政;:公开讨论,制定方案;明治维新:倒幕运动;戊戌变法:上书、办报等宣传
4.改革的目的 (1)政治:
①废除旧制度确立新制度,打击旧势力巩固新势力,推动社会转型; ②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 ③挽救民族危机,走近代化道路;
(2)经济: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国力---富国; (3)军事:增强军事力量---强兵;
(4)文化:①吸收汉族的先进封建文化;②学习西方先进资产阶级文化,改造封建落后的文化;
(5)根本:巩固统治;实现民族振兴。 5.改革的结果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看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
① 成功:废旧制立新制,实现了富国强兵,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统治。总之达到了预期目标。
② 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新法废止,变法半途而废,或转化为;
6.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是否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 ⑤ 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7.改革的重要启示
① 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 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 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
8.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①坚持生产力的标准、社会发展的标准,主要看改革对历史的发展起了怎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推动还是阻碍);
②坚持历史的标准,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分析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
③坚持辩证的观点,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主要看你客观效果; ④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肯定期积极作用和影响,又要指出其不足和局限; ⑤坚持阶级分析法,注意其阶级实质。
二、历史上几种不同性质的改革 1.奴隶社会的改革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2.封建性质的改革
①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大化改新) ②挽救危机、自我完善:
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国: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洋务运动
③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 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 3.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②确立资本主义
外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③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4.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5.20世纪三次重大的成功的经济改革
①苏俄的新经济; ②美国罗斯福新政; ③中国的改革开放